?

文化產業創新與利潤、市場結構關系的研究

2016-09-23 07:18包文莉李煥軍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本溪成本費用利潤

包文莉 李煥軍

(遼寧科技學院管理學院,遼寧 本溪 117000)

文化產業創新與利潤、市場結構關系的研究

包文莉 李煥軍

(遼寧科技學院管理學院,遼寧 本溪 117000)

圍繞如何實現本溪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利潤目標,實證分析了文化產業創新與利潤、產業結構的關系,結果表明創新可以帶來高額利潤率,產業創新可以影響市場競爭和市場結構,市場規模與市場競爭出現強負相關關系。圍繞研究結果本文提出三點創新對策以促進本溪文化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創新;市場結構

本溪文化產業如:旅游、遼硯、剪紙等對于本溪經濟發展和遼東傳統文化傳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本溪市十二五文化產業發展綱要指出:“2009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為8.94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3%。按照全市“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要求,到“十二五”末期,文化產業占GDP比重要達到5%,實現增加值100億元。實現這一目標,未來五年全市文化產業占GDP比重的增速必須實現25%,文化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必須實現50%?!眹@著如何實現本溪文化產業利潤增長的目標,本文探討文化產業創新與利潤、市場結構的關系。

一、研究假設的提出

市場競爭程度與創新關系研究是經濟學古老而復雜的問題。Arrow(1962)通過比較完全競爭和壟斷兩種市場結構,認為競爭更有利于創新。Hart(2000)、Aghion等(2005)認為創新可以帶來額外利潤,但競爭會削弱落后者的創新激勵。Delbono等(1990)在同質產品假設下證明價格競爭對創新的激勵高于數量競爭對創新的激勵。Bester等(1993)通過考察橫向差異化市場,得出結論:如果產品差異化程度大,數量競爭下減少成本的研發激勵大,如果產品差異化程度低,價格競爭下減少成本的研發激勵高。Bonanno等(1998)在一個縱向差異化框架中考察同樣的問題,發現減少成本的研發激勵不依賴產品差異化水平,在數量競爭下創新帶來的利潤比在價格競爭下帶來的利潤高。根據以上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文化產業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有利于產業創新。

假設2:文化產業創新能夠提升利潤水平。

關于創新對市場結構的作用機制及效果的研究很少。Levin(1978)認為技術產生進入壁壘。Roxon(2002)論述了技術和機構鎖定對技術壁壘的作用。李平等(2007)通過奈克爾模型分析中國35個行業1995-2005的面板數據,認為創新加劇了市場競爭程度。余東華(2006)比較了在不對稱信息情況下在位企業與潛在進入者的研發投入,用投入量的多少判定在位企業的壟斷能否被打破。在確定條件下,在位壟斷企業通過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保持壟斷地位;在不確定條件下,在位企業實現技術自我替代的成本增加,創新動力減弱,潛在進入者通過提高技術創新投入打破壟斷市場結構。根據以上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文化產業創新加劇市場競爭,改變市場結構。

二、指標的選取和數據來源

創新可以分為產品或服務創新、生產制造創新、組織結構創新和人員創新(Knight,1967)。產業創新是指產業企業內部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Schumpeter,1943)。產業創新的衡量方法最常用的是按照創新的種類進行因素分析:如歐洲創新記分牌法1。國內的很多學者用類似的方法衡量產業創新。為了更好地衡量各類創新的轉化能力,用新產品銷售收入來表示產業創新水平。

考慮到數據收集的可能性和指標的適用性,用Cheung和Pascual(2004)提出測量行業創新的勒納指數L=(產業增加值-勞動力成本)/總產值。

考慮到創新的其它影響因素,Schumpeter(1943)提出著名的假說:企業規模越大,技術創新就越有效率;技術創新與市場集中度之間存在正相關性。要素生產率反映企業的管理能力。增加三個控制變量:市場規模、企業規模、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管理能力。市場規模用主用業務收入表示,企業規模用資本存量2表示,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用工業成本費用利潤率表示。數據來自于2009-2015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全部上市公司年報和《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年鑒》。

根據前面的相關研究,設定以下多元回歸方程:

Ct+n=α+β1△N+β2△N2+β3M+β4K+β5P+ε(t =年份,n=1、2…)

C=市場結構,N=創新,M=市場規模,K=產業規模,P=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

三、實證分析結果

利用SPSS22.0進行變量Pearson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通過驗證膨脹因子和容忍度,無多重共線性存在。具體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變量Pearson相關性

表2 創新對市場結構影響的回歸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創新變量△N2與當年和第二年的市場結構顯著負相關,說明創新可以加劇競爭。但是到第三年影響開始不顯著,第四年開始出現正弱相關?!鱊對市場結構前三年弱負相關,第四年出現弱正相關。說明創新對市場結構可能是倒U型關系。表2的回歸結果中,C+1模型的擬合效果最好。驗證了創新對市場結構是倒U型關系。創新出現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激烈的市場競爭,但2年后這種競爭出現減弱的情況。

市場規模與市場競爭出現強負相關關系。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與市場競爭顯著正相關,這也說明行業利潤越大,市場越趨于壟斷。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與△N2顯著負相關,說明創新可以帶來高額利潤率。產業規模與創新關系不顯著。

假設1“文化產業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有利于產業創新”沒有得到驗證。假設2“文化產業創新能夠提升利潤水平”得到驗證。假設3“文化產業創新加劇市場競爭,改變市場結構”得到驗證。

四、文化產業創新對策

創新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產業利潤率的上升和形成規模效應。創新可以加劇市場競爭,市場競爭使許多企業走上兼并、收購的道路,競爭使企業形成規模效應,行業集中趨勢突出。圍繞如何創新傳統文化產業,形成傳統文化產業的競爭力,本文提出以下文化產業創新對策:

(一)以合作方式促進傳統文化產業創新。

文化產業可以通過吸納風險投資、吸納民營資本、其他社會資本、外資進入等方式進行合資或合作。政府制定專門文化貿易政策,鼓勵傳統文化產業“走出去”,通過實施市場準入制度等方式,提升文化產業創新水平。

(二)規范文化市場。

理順傳統文化市場管理體制、反不正當競爭和壟斷、打擊走私、盜版、保護知識產權、建立企業誠信體系、建設行業標準和專業認證體系,為傳統文化市場提供公平競爭環境,促進傳統文化市場創新,提升傳統文化組織道德水平和專業化水平。

(三)提升文化產業組織創新水平。

政府可以對文化產業組織管理方法如組織創新機制、團隊建設、人才引進機制、人才培養方法、激勵制度等進行指導。鼓勵文化產業自主創新。

注釋:

1.衡量創新的三個維度:企業行為和創新產出:百萬人口擁有的三方(歐洲、美國、日本三年平均值)專利,商業性研發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人力資源:新科學和工程學科入學率,高等教育的勞動力占勞動力總數的比重,每百萬人口研究人員的比例,每百萬人口的科學文章數量;基礎建設和吸收能力:每人信息通信技術的支出比重,每百萬人寬帶接入數量,公共研發支出占GDP的比。

2.基期的資本存量Ki=Ii/(5%+g),Ii表示第i個產業投資,g表示投資的評價增長率。Kit=(1-5%)Kit-1+Iit[6]。i表示產業,t表示年份。

[1]李思屈。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2]本溪市政府.本溪市“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發展規劃綱要[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LmBnBkZLAiwnsXFq50z2Wq OGTA14TeBHRuj_jUSgVbzIpW9_qRYlzYwf7G9Onwiecn9egJ-hNxaBQPqYRKRrlIEOfXBTX2M43VDZAvdxa_2013/3/11.

本文是遼寧科技學院博士科研基金項目“本溪旅游業社交商務社區營銷策略研究”(1604B04)、遼寧科技學院服務地方軟科學項目“本溪市地方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研究”研究成果。

G124

A

1671-864X(2016)09-0037-02

猜你喜歡
本溪成本費用利潤
完善冷鏈物流企業成本費用制度建設的對策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費用精益化管控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制酒業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
利潤1萬多元/畝,養到就是賺到,今年你成功養蝦了嗎?
高陽臺·本溪楓葉
觀念新 利潤豐
本溪紅葉
本溪:理順體制讓基層穩定了
成本費用與定額控制在高速公路運營期間的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