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類型劃分及土壤理化性質
——以修文縣喀斯特示范區為例

2016-09-24 15:25蔡品迪貴州省林業調查規劃院貴州貴陽550000
吉林農業 2016年17期
關鍵詞:喀斯特石漠化樣地

蔡品迪(貴州省林業調查規劃院,貴州貴陽550000)

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類型劃分及土壤理化性質
——以修文縣喀斯特示范區為例

蔡品迪
(貴州省林業調查規劃院,貴州貴陽550000)

本文主要針對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復問題,以修文縣喀斯特示范區為研究對象,在示范區內開展對不同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的調查研究,采用TWINSPAN分類法和DCA排序對31個樣地進行群落類型劃分,將修文縣喀斯特示范區劃分為7個森林群落類型,并對不同類型群落土壤理化性質進行深入研究,探索不同類型群落土壤理化性質變異規律,為下一步開展退化植被恢復提供理論依據。

TWINSPAN;DCA;群落類型;土壤理化性質

貴州省地處我國西南地區,該省喀斯特地貌發育非常典型,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62%。由于該地區人地矛盾的突出性,加之經濟落后,大面積的開山造地,導致大片的原生喀斯特森林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喀斯特森林植被出現退化,繼而引發了石漠化危害。石漠化問題已經誘變為該區域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制約著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并已對人們的生存問題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近年來,隨著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的逐漸增強,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退耕還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及各類造林綠化工程的逐步實施,使貴州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但由于喀斯特森林群落的特殊性,全省部分地區森林仍存在有量無質的情況,退化森林群落面積較大,其組成結構不合理,生態系統穩定性差,極易發生退化,如何切實改善退化森林群落的結構,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多種效能是解決貴州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本文以修文縣喀斯特示范區為研究對象,通過采用TWINSPAN分類法和DCA排序對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進行劃分,并深入研究不同類型群落土壤理化性質,為下一步開展退化森林群落結構調整提供理論依據。

1 研究區概況

研究區域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城邊,烏江支流的貓跳河右岸,海拔1100~150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溫13.6℃,≥10℃積溫4097.4℃,年降雨量1235毫米,分布不均,易出現干旱現象。試驗示范區面積共1500畝,包括強、中、輕度三類石漠化等級,其中強度石漠化面積為260畝,中度石漠化面積為515畝,輕度石漠化面積為725畝。母巖以白云質灰巖為主。土壤為發育在白云質灰巖上的黃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pH為4.0~7.4,土層淺薄,石礫含量高?,F存植被為各種次生喬林、灌木林、藤刺灌叢、草坡以及石漠化荒地,群落蓋度15%。主要植物種類有白櫟(Quercus fabri Hance)、川榛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ex Trautv.var. sutchuenensis Franch)、茅 栗 (Castanea seguinii Dode)、火 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光皮樺(Betula luminifera H. Winkl.)、紅葉木姜子(Litsea rubescens Lec.)、響葉楊(Populus adenopoda Maxim.)、云南鼠刺(Itea yunnanensis Franch.)、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麻櫟(Quercus acutissima Carr.)等。當地村民經濟條件較差,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來源,副業以挖鋁土礦為主。

2 研究方法

2.1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巖石裸露率用裸露巖石總面積與樣地面積的百分比表示,裸露巖石面積用皮尺量測樣地每一塊巖石的尺寸,計算其面積;土壤厚度用自制測扦在樣地中隨機選擇10個點實測,取其平均值。土壤pH值—電位測定法;有機質—重鉻酸鉀(K2Cr2O7)容量法、外加熱法;全氮測定采用靛酚藍比色法;全磷 —鉬銻抗比色法;全鉀—火焰光度法;水解氮—堿解擴散法;速效磷—pH8.5,0.5mol/lmNaHCO3法;速效鉀—1mol/L 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1]。

2.2數據處理

數 據 處 理 主 要 使 用 Excel2007、SPSS17.0、WinTWINS Version2.3和CANOCO 4.5等分析軟件。

3 結果與分析

3.1退化喀斯特森林類型劃分

3.1.1TWINSPAN群落分類退化喀斯特森林類型的劃分是開展植被恢復研究的前提,TWINSPAN是一種理想的植物群落分類方法,其分劃過程充分利用了能夠反映群落生境特征的指示種及其組合,可得到比較客觀、合理的分類結果[2,3]。本文主要采用TWINSPAN分類法對31個樣地進行群落類型劃分,并結合野外調查結果和群落特征對TWINSPAN分類結果做了一些調整,選擇D=4的劃分結果,最終將示范區植被劃分為7種群叢,具體劃分結果見圖1。

群落類型 I:光皮樺—火棘—蕨類 +芒群叢(ASS.Betula luminifera-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H.Ito+Miscanthus sinensis),包含樣地11、12、14。主要分布在弱度石漠化區內,海拔1355~1415米,坡度10~49°,巖石裸露率2%~65%,土層厚度21~75厘米,群落蓋度為85%~95%,喬木層優勢種為光皮樺,灌木層優勢種為火棘,草本層為蕨類(Cyclosorus interruptus(Willd.)H.Ito)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群落類型II:香樟—小果薔薇—白茅+藎草群叢(ASS.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Rosa cymosa Tratt.-Imperata cylindrica(Linn.)Beauv.+Arthraxon guizhouensis S.L.Chen et Y.X.Jin),包含樣地25、26。主要分布在中度石漠化區內,海拔1297~1302米,坡度20°,巖石裸露率2%,土層厚度大于100厘米,群落蓋度為80%,喬木層優勢種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灌木層為小果薔薇 (Rosa cymosa Tratt),草本層為藎草(Arthraxon guizhouensis S.L.Chen et Y.X.Jin)。

群落類型III:光皮樺—茅栗+白櫟—芒群叢(ASS.Betula luminifera-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Castanea seguinii Dode+Quercus fabri Hance-Miscanthus sinensis),包含樣地7、8、9、18、19、20。主要分布在弱度石漠化區內,海拔1308~1370米,坡度15~30°,巖石裸露率2%~55%,土層厚度20~100厘米,群落蓋度80%~95%,喬木層優勢種為光皮樺,灌木層優勢種為茅栗和白櫟,草本層優勢種為芒(Miscanthus sinensis)。

群落類型IV:火棘—白茅+密毛蕨群叢(ASS.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Imperata cylindrica(Linn.)Beauv.+Cyclosorus interruptus(Willd.)H.Ito),包含樣地15、16。主要分布在中度石漠化區內,海拔1350米,坡度20°,巖石裸露率25%~28%,土層厚度8~10厘米,群落蓋度85%~90%,灌木層優勢種為火棘,草本層優勢種為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inn.)Beauv.)和密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Willd.)H.Ito)。

群落類型 V:獼猴桃—蒿類群叢(ASS.Actinidia chinensis-Artemisia japonica Thunb.),包含樣地31。分布在中度石漠化區內,海拔1289米,坡度3°,巖石裸露率0,土層厚度大于100厘米,群落蓋度80%,灌木層優勢種為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無其他木本植物分布,草本層優勢種為蒿類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

群落類型VI:火棘+茅栗+木姜子—密毛蕨+白茅群叢(ASS.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i+Castanea seguinii Dode+Litsea rubescens Lec.-Cyclosorus interruptus(Willd.)H.I-to+Imperata cylindrica(Linn.)Beauv.),包含樣地 21、22、23、24、27、28、29、30。主要分布在強度石漠化區內,海拔1310~1435米,坡度15~45°,巖石裸露率5%~70%,土層厚度12~25厘米,群落蓋度25%~90%,灌木層優勢種為火棘和木姜子,草本層優勢種為密毛蕨和白茅。

群落類型VII:白櫟+小果南燭+茅栗群叢(ASS.Quercus fabri Hance+Lyonia ovalifolia(Wall.)Drude var.Elliptica(S.Et Z.)H. -M.+Castanea seguinii Dode),包含樣地 1、2、3、4、5、6、10、13、17。主要分布在中度石漠化區內,海拔1338~1373米,坡度15~50°,巖石裸露率 1%~55%,土層厚度 12~100厘米,群落蓋度 80% ~100%,部分樣地有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喬木樹種分布,但密度低,灌木層優勢種為白櫟、小果南燭(Lyonia ovalifolia (Wall.)Drude var.Elliptica(S.Et Z.)H.-M.)和茅栗,灌木層蓋度過大導致草本植物稀少。

圖1 修文縣示范區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群落的TWINSPAN分類樹狀圖

圖2 修文縣示范區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群落的DCA排序圖

3.1.2DCA排序分析采用DCA對示范區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31個樣地進行分析,并根據前2個排序軸作出樣地的二維排序圖(圖2),從圖2可以看出,TWINSPAN分類所得各群叢類型在二維排序上有一定的分布范圍和界線,分析結果較一致,說明DCA較好地反映出各植物群落之間以及植物群落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其排序的第一軸和第二軸顯示出了較顯著的生態學意義。DCA第一排序軸主要反映了各樣方土層厚度、巖石裸露的變化趨勢,從左到右樣地土層厚度逐漸增大,巖石裸露率逐漸降低,土壤環境改善明顯,DCA第二排序軸主要反映了各樣方隨坡度的變化趨勢,從下到上坡度逐漸減小。

3.2不同群落類型土壤特征

土壤養分是植物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也是物質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系統發展與穩定的潛在能力。本文主要對不同類型退化喀斯特森林土壤養分進行研究,不同群落類型土壤特征統計,見表1。

3.2.1不同群落類型土壤pH值 土壤酸堿度對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長影響較大,掌握不同群落類型土壤酸堿度狀況對于開展植被恢復早期樹種配置具有指導意義,示范區中除群落IV的土壤pH為7.78偏堿性外,其余土壤均偏酸性,其余群落 pH值分布在5.13~6.33之間,均呈現偏弱酸性,主要是示范區屬于白云質灰巖地段,其發育的土壤呈偏中到弱酸性。

表1 不同群落類型土壤特征

3.2.2不同群落類型土壤有機質土壤有機質是土壤中非?;钴S并普通存在的組分,其幾乎對土壤本質的所有方面都產生強烈的影響[4]。近年來的研究則承認土壤有機質是土壤理化質量和健康的中心指標。由于土壤有機質可以對土壤理化質量健康和植被生產力產生有益的影響,多數人認為土壤有機質是土壤理化質量衡量指標體系中最重要的指標。

從圖3中可以發現,不同類型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土壤有機質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中有機質含量最高的是群落III,該類型植被覆蓋率高,物種豐富多樣,林下枯枝落葉層厚,微生物種類多,植被營養返還能力高,群落II的有機質含量最低,僅為19.54 克/公斤,主要是由于該種群落為香樟純林,物種單一,香樟為常綠樹種,枯枝落葉稀少,并且由于栽植密度過大,植物生長消耗了土壤中的大量養分,導致有機質含量很低,其他類型群落有機質差異不明顯,值主要分布在34.17~49.46克/公斤之間。

圖3 不同群落類型土壤有機質圖

圖4 不同群落類型土壤全量養分

3.2.3不同群落類型土壤全量養分土壤養分全量是該元素土壤中各種形態含量的總和,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土壤的養分供應的潛在水平。從圖4可以看出,不同類型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土壤全量養分含量均是K>N>P,全N含量最高的是群落IV,含量為2.37克/公斤,最低的是群落V,含量為1.36克/公斤;全P含量均很小,其中最高的是群落IV,含量為0.41克/公斤,最低的是群落VI,含量為0.28克/公斤;全K含量最高的是群落II,含量為12.97克/公斤,最低的是I,含量僅為1.59克/公斤,與群落II差距顯著。

3.2.4不同群落類型土壤有效養分土壤元素的全量只能看作土壤養分的潛在供應能力和貯量的指標,植物能吸收利用的是土壤中元素的有效態,有效態元素的含量對植物生長的作用較元素全量大[5],其含量的高低直接決定植被生產力的大小。

圖5 不同群落類型土壤有效養分

從圖5可以看出,不同類型退化喀斯特森林群落土壤有效養分含量普遍都是N>K>P。水解N含量最高的是群落IV,含量為221.20毫克/公斤,最低的是群落VI,含量為100.56毫克/公斤;不同類型群落有效P含量差異不顯著,其中最高的是群落I,含量為15.61毫克/公斤,最低的是群落III,含量為12.44毫克/公斤;速效K含量最高的是群落IV,含量為146.25毫克/公斤,最低的是群落I,含量為71.33毫克/公斤。3.2.5不同群落類型土壤體積由于喀斯特區環境復雜,巖石裸露率高,小生境多樣,如石溝、石槽等小生境較多,土壤總量便成為植被恢復的早期的重要元素,土壤體積成為反映喀斯特生態系統潛在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

表2 不同群落類型土壤體積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類型群落中群落V的土層厚度大,巖石裸露率低,土壤體積最大,高達1.00立方米/平方米,土壤具有很強的供應能力,其次群落II的土壤條件與群落V相當,也具有很高的土壤體積,而群落IV土層厚度很小,僅為9.00厘米,并且巖石裸露率高達26.5%,導致其土壤體積很小,只有0.07立方米/平方米,土壤供應能力較差。

4 結語

本文采用TWINSPAN群落分類方法將示范區植被類型劃分為7個群叢;通過采用DCA排序分析,較好地反映出各植物群落之間以及植物群落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對退化森林群落進行科學劃分是開展退化植被恢復的關鍵和前提,它能為植物群落早期樹種配置和后期群落結構調整提供理論依據。

通過研究不同群落類型土壤理化性質,研究表明:不同群落類型土壤理化性質差異顯著,土壤養分含量的高低能夠客觀反映不同類型群落恢復的潛力大小。通過研究不同群落類型土壤理化性質,針對不同退化群落土壤養分狀況,制定相應的植被恢復模式,確保植被恢復取得良好成效。

[1]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2]張金屯.數量生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許彬,張金屯,楊洪曉,等.京西百花山植物群落數量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2(01):90-94.

[4]劉曉冰,邢寶山,Stephen J.Herbert.投入質量及其評價指標[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2,18(02):109-111.

[5]謝麗萍.石漠化過程中土壤——植被系統營養元素的協變關系[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

S15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7.061

蔡品迪,碩士,貴州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調查規劃設計。

猜你喜歡
喀斯特石漠化樣地
貴州省北盤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變化特征及治理成效分析
額爾古納市興安落葉松中齡林植被碳儲量研究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現狀分析與評價
昆明市主要綠化樹種閾值測定與分析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國南方喀斯特”
“別有洞天”的喀斯特王國
喀斯特
————水溶蝕巖石的奇觀
典型巖溶區不同水土流失強度區石漠化特征分析
石漠化治理存在問題及對策——以廣西為例
重慶金佛山喀斯特等入選世界自然遺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