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笙的起源綜述

2016-09-28 10:08張明儀
戲劇之家 2016年16期
關鍵詞:起源

張明儀

(河南大學 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笙的起源綜述

張明儀

(河南大學 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摘 要】笙是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也是最早使用自用簧的樂器。笙有著悠久的歷史,相關史書、典籍、文獻中從殷商時期起就有對笙的記載,先秦時期笙和竽在宮廷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關于笙最早起源于什么時期,許多專家、學者們都持有不同的觀點和依據,此論文以各類期刊、文獻、碩博士論文等作為參考,對各種不同的觀點和依據進行整理和綜述。

【關鍵詞】笙;起源;笙竽;先秦時期

一、前言

笙是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歷史悠久,流傳廣泛,而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各朝各代都不可或缺。此外,它還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二、研究文獻分析

關于笙的起源,歷史的研究文獻已有不少,對其研究的時間都集中于先秦時期。從殷商時期的“隨”、“女媧”做笙,到周代各時期的史書中對“笙”的記載,都有一些相同和不同的觀點。

關于研究“笙”的起源、歷史發展的專著并不多,李光陸于2006年出版的《中國笙藝術》中有幾篇文章寫到過。相關的學術、學位論文期刊卻有不少,大部分文章的觀點、依據大致相同,還有一些文章內容只是簡單提及,點到為止,其中有幾篇專門寫“笙”的歷史起源的文章,觀點依據明確,內容比較詳細。

三、研究內容綜述

關于笙的起源,一些文獻、期刊、典籍中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觀點如下:

(一)“隨”、“女媧”作笙說

《世本》十五篇中的《作篇》記載了上古各種器物技術的發明及禮樂,其中就有“隨作笙”;在《禮記·明堂位》中有記載:“垂之和鐘,叔之離磬,女媧之笙簧”。根據這些人物傳說中的推測,遠在三千年之前的商朝已有了笙的雛形①。但是后來也提到,隨和女媧都是傳說之人,不能作為可靠、準確的依據來證明商朝就有了笙,例如李光陸的文章《論笙與蘆笙的源革》中就提到他們無法作為真實依據②。雖然無法證實,但通過其中的描述能看出“笙”在當時的重要性。

(二)甲骨文“龢”即“笙”

在各種與笙相關的書籍、文章中提到,早在殷商時期,甲骨文中的“龢”即“和”,是小笙③。關于“龢”字,一篇文章提到,關于笙屬樂器,目前發現的最早可考資料為河南殷墟甲骨文中的“龢”字。清代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載注釋《說文解字》曰:“經傳多借和為龢?!笨梢?,“龢”字在流傳過程中漸變為“和”。④又通過許慎《說文解字》中的龠部: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币约拔覈摹兜谝慌愺w字整理表》中,“H:he和(龢咊)”,可以斷定,史書中記載的樂器“和”即甲骨文中的“龢”。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研究·釋和言》中也提道:“龢”為笙⑤。有一篇關于論笙的形制及發展的論文提及“芋、笙、巢、和”的歷史淵源,比如《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蓖ㄟ^這些典籍的記載,得出的結論是用芋、笙、巢、和這四個字來區分大小種類的笙屬樂器⑥。這篇文章也說明“和”表示小笙。梅雪林在《笙的歷史與現狀》中也提道:“笙的起源很早,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經有‘竽’的象形文字記載?!雹?/p>

(三)《尚書》中的“笙”

梅雪林在文章中提到了《尚書》對笙的描述?!渡袝肥俏覈鱾髦两竦牡谝徊抗诺湮募妥钤绲臍v史文獻,記載了從堯舜到夏商周時期的內容?!端吹洹肥恰渡袝返钠轮?,記載了虞堯的言行:“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逼渲小鞍艘艨酥C”中的“八音”就包含了笙。在另一篇《益稷》中有載:“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婵紒砀?,虞賓在位,群后德讓。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鏞以間。鳥獸蹌蹌;簫韶九成,鳳皇來儀?!逼渲刑岬搅搜葑囿息?。但是關于《尚書》的真偽,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問題,之前甚至有人認為《尚書》是偽書。所以里面關于“笙”的記載,其真實性也待證實。而且梅學林在文章中也表明:“關于《尚書》的疑竇還有很多,諸多問題尚無定論,因為《尚書》中牽涉到笙的文字記載,想要尋求笙的源頭,只有先借助于《尚書》獲得暫時的答案?!?/p>

(四)八音“匏”之屬

《樂記》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純音樂類的專書?!稑酚洝分性杏涊d:“土曰塤,竹曰管,革曰鼓、匏曰笙,絲曰弦,石曰磬、金曰鐘、木曰柷?!蓖趿峋?、程東真在《〈樂記〉器樂詞的義類分析》一文中寫道:“匏”是我國先秦時期匏制有簧管的用于演奏的吹奏樂器?!稑酚涀g注》:“所謂匏和笙,都是簧管發聲類的樂器,匏比笙大,據說有四十六支簧管?!薄抖Y記譯注》:“匏,同笙一樣,也是一種利用簧管發聲的樂器?!薄绑稀笔俏覈惹貢r期匏制有簧管的用于演奏的吹奏樂器?!墩f文》言:“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薄夺屆め寴菲鳌费裕骸绑?,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竹之貫匏,以瓠為之,故曰匏也。這說明了匏和笙都是簧管發聲樂器⑨。周代已經有“八音”的記載。劉再生在《中國古代音樂簡史》中寫道:在《周禮·春官·大司樂》中有“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的記載,其中“匏”指的就是“笙”⑩。笙被歸為“匏”之屬,說明在周代已經有笙。

(五)《詩經》中的“笙”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其最早的記錄是西周初期,最晚產生的作品已在春秋時期。作品中有不少關于笙的描述,梅雪林提到《詩經·小雅·鹿鳴》中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薄对娊洝ば⊙拧す溺姟分杏小肮溺姎J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边€有《詩經·小雅·賓之初筵》寫道:“籥舞笙鼓,樂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白禮。?”《詩經》中還記錄有六笙詩,是《小雅》“鹿鳴之什”中的《南陔》《白華》《華黍》,“南有嘉魚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儀》六篇的合稱?。這六篇笙詩只有題目,沒有文字內容。王永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關于“笙詩”的性質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有其義而亡其辭”說,另一種是“本無文辭”說。經過一些論證,他總結出,六篇笙詩原本真實存在過,只是其文辭亡佚了,應該是一種可信的結論?。但是無論如何,《詩經》中都有不少對笙的記載?!对娊洝ば⊙拧分卸际俏髦?、東周時期的作品,這說明笙在當時已經比較廣泛地存在了。

(六)史書中的“竽”和“笙”

史書中也有對“竽”的描述。有人認為“竽”指的就是笙,在《韓非子·內儲說》中有記載:“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薄俄n非子·解老》有載:“竽也者,五聲之長也,故竽先則鐘瑟皆隨,等唱則諸樂皆和”?!墩f文》中有載:“竽,竹三十六簧也。按,管樂也?!薄盾髯印ふ分杏休d:“聲音清濁,調竽奇聲,以耳異?!薄妒酚洝ぬK秦列傳》中有載:“秦成,則高臺榭,美宮室,聽竽瑟之音?!币约啊芭R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筑,斗雞走狗,六博蹋鞠者”。文音在《笙》一文中寫道:“在我國早期記載中有兩種笙,即笙和竽。其區別在于笙體積小而簧少,竽體大而簧多。他把笙和竽都歸為是笙??!毕嗤挠^點在《笙的制作》一文中也有體現:“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竽(笙的一種)?!惫P者之前看了楊蔭瀏先生寫的《笙竽考》,其中在“笙和竽的區別和關系”中寫道:“漢代以前,人們一方面用笙來概括笙和竽兩種同類樂器,另一方面,他們又同時兼用笙和竽兩種不同的名稱來區分兩種樂器。所以史書中的‘竽’是不是指的就是‘笙’還是一個問題。?”通過《禮記》中《鄉飲酒義》的“笙入三終,主人獻之”可以分析得出,這里的“笙”可能是指笙和竽兩種樂器及其他的笙類管樂器。一些戰國時期和漢代的史書中如《周禮》《儀禮》《淮南子》,同時記載了笙和竽,也可看出笙和竽是同時并存的兩種樂器。

《周禮·春官·大司樂》中寫道:“笙師”:掌教龠、竽、笙、塤、籥、簫、篪、笛、管,舂、牘、應、雅,以教祴樂。凡祭祀、饗射,共其鐘、笙之樂。一方面,說明在周代就有笙師這個樂官;另一方面,楊蔭瀏先生認為可以說明當時的確有用“笙”來概括笙和竽兩種樂器的習慣。?

(七)其他先秦時期史書中“笙”的記載

還有一些先秦文獻中對于“笙”也有記載?!盾髯印氛摗分杏休d:“聲樂之象:鼓大麗,鐘統實,磬廉制,竽、笙、簫和,筦籥發猛,塤箎翁博,瑟易良,琴婦好,歌清盡,舞意天道兼?!薄秶Z·周語下》有述:“故樂器重者從細,輕者從大,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絲尚宮,匏竹尚議,革木一聲?!薄赌印し菢贰分杏休d:“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樂者,非以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以為不樂也?!崩罟怅懢帉懙摹吨袊纤囆g》中有一篇林富貴的文章《笙的起源及發展》,文中提到《禮記》的記載:“孔子既祥,五日彈琴而不成聲,十日而成笙歌?!笨梢钥闯觥绑稀钡钠占俺潭??!抖Y記》是西漢時期戴圣對秦漢以前漢族禮儀著作加以記錄,編纂而成,上面寫到的記載出自《禮記》中的《檀弓上》,一些文章寫到,《檀弓》是戰國中晚期的文獻。?

(八)考古發現

對“笙”的起源研究有重大意義的是一項考古發現。1978年,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幾支匏笙,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笙。曾侯乙墓是戰國時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由此可以證明笙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

四、小結

通過以上學者、專家據古代各文獻、典籍中的記載所描述的關于笙的歷史起源的羅列,我們看出笙在先秦時期就普遍出現,并且社會地位也很高。最早在舜時就有對笙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尤為廣泛。雖說提到“隨”和“女媧”作笙屬于傳說,《尚書》的內容真實性也待考證,但是這些都可以作為笙起源的可溯之源。從《詩經》《周禮》等史書記載可以看到,在周代初期便出現了笙,但是論實物的話,考古發現的笙可以證實其在戰國時期確實已經出現。綜上所述,我認為在春秋前期笙就已經存在。

注釋:

①劉文祥.淺談笙的起源與發展[J].藝術交流,2002(4).

②李光陸.論笙與蘆笙的源革[J].藝術教育,2010(06).

③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中國笙藝術[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林富貴《笙的起源及發展》);梅雪林.笙的歷史與現狀[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5(04);王磊.淺談笙的歷史源流[J].藝苑,2009(07).

④張月.笙屬樂器命名流變及類別考述[J].黃河之聲,2012(18).

⑤郭沫若.郭沫若全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⑥鐘之岳.論笙形制的變革對其演奏藝術的發展影響[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9.

⑦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

⑧?梅雪林.笙的歷史與現狀[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5(04).

⑨王玲娟,程東真.《樂記》樂器詞的義類分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6).

⑩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

?孫志成.樂器“笙”的歷史溯源及歷史演變的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5(10).

?王永.“笙詩”性質的幾種解說再辨析[J].寧夏社會科學,2011(03).

?文音.笙[J].樂器科技簡訊,1976(02).

??楊蔭瀏.笙—竽考[J].樂器科技簡訊,1974(03).

?王鍔.《禮記》成書考[D].西北師范大學,2004;杜明德.《禮記·檀弓》中的孔子形象——兼論《禮記·檀弓》可能的成篇時代[J].齊魯文化研究,2009(00).

中圖分類號:J6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057-03

作者簡介:

張明儀(1996-),女,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在讀本科生,專業方向:音樂表演器樂。

猜你喜歡
起源
圣誕節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
跳繩的起源
萍鄉春鑼的起源和流變
奧運會的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討
萬物起源
萬物起源
萬物起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