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改名,爭的是什么

2016-09-28 18:46游宇明
百家講壇 2016年5期
關鍵詞:校名南京大學國民政府

游宇明

1928年2月底,國民政府大學院(相當于教育部)批準第四中山大學(即南京大學)校長的請求,將該校改名為“江蘇大學”。消息傳來,師生們義憤填膺。

他們事先并不知道學校要改名,更沒想到改成這樣。經過商量,師生們立即組成請愿代表團,要求將校名變更為“國立南京大學”。因為南京是當時的首都,“江蘇大學”局限于一省,體現不出該校全國學術中心的地位,同時將失去其他各省在財政等方面的支持;而世界各國都有一所首都大學,如日本東京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等,中國也不應例外,改名為“南京大學”能與北京大學遙遙相對、共同代表中國大學。

這些意見非常中肯,然而,專制下的權力對民意總帶著天生的傲慢。這邊心急如焚,那邊如霜似冰,大學院依然強令該校改名為“江蘇大學”。學生的不滿像洪水一樣泛濫。4月中旬,他們召開大會,一致反對此校名。會后,大批學生涌至學校大門,將新校牌摘下,抬到大學院,聲明將其“奉還”。大學院副院長好言規勸學生,學生便將牌子抬到國民黨中央黨部請愿。

大學院院長蔡元培被激怒了,斥責道:“這樣類似兒戲的舉動不像受高等教育者所為!”學生們不服氣,決定罷課三天,并將新校牌存放在學生會,永不懸掛,又到國民政府請愿,一路高呼“反對江蘇大學”“促成國立南京大學”等口號。國民政府不得不開會討論此事。大學院或許被學潮折騰得累了,決議將其改為“國立中央大學”。1928年五四這天,蔡元培親自來校宣布決定。師生們表示認可,風波就此化解。

表面看來,校名之爭是在爭新校名能否保持這所大學原有的地位、是否有利于其今后的發展,實際上折射的卻是師生對不守規則的權力的反感。

著名教育家郭秉文曾執掌該校七年,他不拘一格引進人才,校內名家薈萃,堪稱當時中國第一流學人的就有吳宓、竺可楨等。郭秉文思想開明,與當時的北大校長一起首開“女禁”,1920年一次就招收了50名女生。他還引進美國大學的董事會模式,這不僅擴大了學校的知名度,也讓學校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蛇@樣一位非常有作為的校長卻被突然教育部無故免職。師生強烈不滿,學生自治會立即發表全體學生宣言,教師們致電教育部,都表示抗議,校董會也敦請郭秉文繼續任職。但郭秉文還是被迫離開了他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學校。該校師生也從此對當局有了本能的不信任。

無論是更名還是解雇校長,主事者和國民政府都沒有事先廣泛征求師生的意見,以想當然來處理。引發學潮之后,大學院考慮的也不是怎樣改正錯誤,而是如何用強硬手段將學潮壓下去——當政者在權力面前,表現出了習慣性的任性。這次更名風波的最終平息也告訴后人:高高在上的權力不會天然地使人服從,除非權力首先虛心地傾聽民意。

猜你喜歡
校名南京大學國民政府
《現代特殊教育》雜志理事會(按校名音序排名)
我校黨委書記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學交流學習
《現代特殊教育》雜志理事會(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榮獲“廣西高校名刊”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南京大學學報數學半年刊》征稿簡則
從汕頭到上海:國民政府的“廢兩改元”之路(1925—1933)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重婚罪及其司法實踐——以湖北為例
Comprendre et s'entendre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