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民族歌劇演員的形體訓練基礎教學初探

2016-09-28 10:12梁小斐
戲劇之家 2016年16期

梁小斐

【摘 要】中國民族歌劇從產生發展至今,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也形成了自身獨特、鮮明的藝術特點。從其題材選取來說,中國民族歌劇大都取自我國的本土文化,而且從中國傳統戲曲與民間歌舞中汲取了大量的養分。本文從中國古典舞身韻、中國民族民間舞以及戲曲身段這三個方面出發,就如何進行中國民族歌劇演員的形體訓練進行簡單的探討,以期中國民族歌劇演員能夠利用自身的形體表演來體現與傳達豐富的歌劇內涵。

【關鍵詞】中國民族歌??;演員形體訓練;中國古典舞身韻;中國民族民間舞;戲曲身段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012-02

在戲劇表演中,演員最為根本的目的是塑造人物形象。通過教學實踐,及借鑒、學習姐妹藝術,筆者總結出了一套針對民族歌劇演員的訓練方法,以期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與訓練設置,能夠探索出歌劇演員進行形體訓練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中國古典舞身韻

中國古典舞身韻訓練要求演員們達到“形神兼有,內外合一”的標準,在訓練的過程中對于神韻的訓練包括外形(身)與內涵(韻)兩大方面,要求掌握“形、神、勁、律”四大特征,達到“用神領形,以形傳神”的目的,幫助演員在舞臺上更好地塑造人物。

(一)形神兼備

凡是一切看得見的形態與過程都可稱之為“形”;“神”泛指內涵、神采、韻律、氣質。任何藝術若無神韻,即無靈魂?!吧耥崱本褪恰拔兜馈?,是可知、可識、可感覺的,它們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演員們要想做到“形神兼備、身心并用、內外統一”,就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與長期的磨練,掌握表演的技巧與規律。在“形”的訓練中,選用的內容有:地面練習、元素短句、基本手位腳位、基本站姿與步法、基本舞姿組合訓練。形是基礎,是通過模仿就可以做到的,每一個細小的動作中都有呼吸的內涵及內蘊的外形。

“神”是演員向觀眾傳遞內涵動作的意識。一切內涵的氣韻、呼吸、意念、神采都可以稱之為“韻”。在歌劇表演中,演員不僅是簡單地完成動作,還要在表演中利用自身的動作和神態表達歌劇中的情感,并在這過程中不斷地搜集自身對于藝術的想象力,來豐富歌劇的情感表達。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歌劇表演中,歌劇的精髓不僅僅是靠動作去傳遞的,更應該利用眼神的“聚、放、凝、收、合”來表達藝術的“神”?!吧瘛庇醒娱L于肢體的感覺,這時傳遞出來的即是神韻支配著的一切,要做到“形止而神未止”,這即是“形”和“神”的聯系。在身韻練習中,歌劇演員要注意每一個細微的動作、簡單的過程,因為這都是陶冶神韻的過程,因而演員的形體動作所具有的“神韻”是民族歌劇藝術需要借鑒與學習的地方。觀眾也是通過演員的表演,通過人物外部動作、形態的表現,去一步步接近、認識和理解人物,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接觸人物的靈魂的。

(二)勁律合一

京劇藝術家錢寶森先生通過藝術實踐,總結與概括出了“形三、勁六、心意八、無形者十”的戲諺,同樣適用于民族歌劇演員。所謂“無形者”即達到了融會貫通的“化”的境界,但“勁”和“心意”是一種藝術心理的體現,比單純的外部動作難掌握,而沒有“勁”和“心意”來支撐與支配形體運動,“形”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要掌握民族歌劇表演中的“勁頭”,演員們需要通過嚴格的訓練才能達到,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潛心體會、揣摩與實踐,把握人物角色的內在心理動機與外部動作原理。

“律”是指民族歌劇演員在表演中形體動作的律動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演員需要遵循中國古典舞與戲曲的表演美學規律,其特點是“欲左先右、欲前先后,逢開必合、欲上先下”。在歌劇形體教學中運用與借鑒中國傳統藝術的表演美學與律動規律,既符合中國民族歌劇的審美需求,也是為更好地塑造人物和展現良好的舞臺效果服務,使舞臺表演更具吸引力。

二、中國民族民間舞

形體課程的另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學習與訓練,旨在培養演員對音樂節奏的掌控能力,增強體態的美感、韻律和四肢的協調性、靈活性、敏捷度,以及對肌體的調控能力,塑造有表現力的形體姿態。中國民族民間舞是各民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過程中通過對生活的認知和體會,所形成的具有鮮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代表性舞蹈,與該民族人民日常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息息相關。

中國民族民間舞的開設是為了演員在表演與民族相關的題材作準備。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主要挑選藏族、蒙族、維族、東北秧歌來進行教學,主要是學習基本體態、腳位、手位,舞蹈短句和舞蹈作品。在授課前,教師必須深入研究該民族的文化淵源,準確抓住每一個民族舞蹈的風格特點,然后把舞蹈動作一一進行分解,再教給學生。學員需要學習與掌握相關民族生活,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和生產方式,以便于以一種寬闊的文化視野來審視該民族的舞蹈,加深對該舞蹈動作樣式、審美特點的認識。同時,學生還需要學習民間舞蹈中的動作特點和舞蹈的表演特色,努力把握舞蹈的基本體態和基本動律,以此作為把握舞蹈風格特點的基礎,再進一步掌握整個舞蹈樣式的審美特色。民間舞蹈豐富多彩,其主要特點是載歌載舞、自由活潑。我國民間舞蹈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舞蹈與歌唱緊密結合。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自由、生動、活潑,更易于表現更多的生活內容,與中國民族歌劇的歌唱表演形式一脈相承。

三、戲曲身段訓練

民族歌劇的創作,需要借鑒西洋歌劇形式、吸收中國民間曲藝精華與戲曲文化,將這些優秀舞臺藝術作為創作的元素,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精神。表演是一種“發于情而形于外”的藝術活動,演員通過富于美感的動作來塑造人物和傳遞情感,而美的動作正是由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可控性來保證的。在訓練中,演員通過組合訓練與身段表演進行綜合的訓練,使“手、眼、身、法、步”能夠達到高度的協調統一。日本現當代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先生,他的戲劇訓練法充分吸收了傳統能劇的營養,經過篩選,使傳統的表演技法煥發出了新的光輝。他的理念是要發揮動物性能源,也就是通過人的身體把舞臺表演發展到極致,而不是依靠舞臺高科技手段。筆者認為,民族歌劇演員進行戲曲身段訓練,與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戲曲身段有巧妙運用道具、使技與藝相結合的特點。運用道具增強藝術的表現能力,使得身段動作更加豐富優美、絢麗多姿,講求動作的美感,張弛有度,具有節奏性,這對于肌肉力量的控制就更為嚴格。角色行當清晰,人物形象鮮明,人物性格突出。

(一)身段組合訓練

從訓練的角度來看,通過長期的戲曲身段訓練,能夠使演員掌握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韻律,有助于演員準確把握歌劇角色中的行當特點與形體表演韻律,為人物的“形神結合”打下基礎,使演員自身更加有魅力。在教學中,男生主要選擇的道具有:單刀、單槍、髯口、馬鞭等,女生選擇的道具有:水袖(三尺)、扇子、劍、云帚等。在訓練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每個班都會選擇兩至三種道具來進行形體造型與身段組合的訓練,通過不斷練習掌握表演中的功法,使學生掌握戲曲表演中所使用的道具基本元素與表演方法。而后,教師自編一套身段組合與音樂進行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動作的節奏感與韻律。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還應強調行當的初步體驗,使學生在舞臺上表演時能夠嫻熟地運用戲曲行當劃分的方法來定位人物塑造的方向,使演員在歌劇表演中對人物行為動作的把握能更加準確,更好地體現出人物特性,為人物形象塑造服務。

(二)節目形式訓練

舞臺表演動作技能的學習與訓練,是表演專業學員由較為單一的基本功訓練向復雜形態形體動作表演的轉變。通過對舞臺表演動作技能的訓練,不但能進一步鍛煉和鞏固形體素質與動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舞臺表演動作規范和美學特征的學習,掌握運用形體技能創造和表現人物的舞臺技巧,在提高學生形體可塑性的基礎上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形體表現力,增強其運用自身形體器官表現人物形象外部特征、個性特點和內心活動的能力,使演員能夠通過形體動作自如地表達內心體驗,增強心靈對形體動作的支配和控制力,以滿足進行形體動作表演的需要。中國傳統戲曲集百家之長,海納百川并融會貫通,在長時間的摸索與傳承中形成了極為精簡到位又韻味無窮,具有豐富象征意義和抒情表意作用的形體動作語匯,要求表演者做到真正的“形止而神不止”,給觀眾無限的想象空間。

隨著我國戲劇藝術的不斷發展與繁榮,作品所涉及和反映的領域日趨豐富多樣,演員只有不斷掌握新的動作技能,增強形體動作能力和素養,才能不斷滿足新的、更高的要求。筆者在戲曲身段訓練教學過程中,除了自編身段組合(基礎訓練)外,還會選擇戲曲劇目中的片段或對其進行改編來教授,而這部分教學內容需要學員具備一定的形體基礎。

四、結語

中國民族歌劇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形成了獨特的民族特色與民族風韻。豐富的表演教學和研究成果表明,形體動作能力越過硬,演員所塑造的藝術形象也就越成功。對演員形體動作能力的訓練,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應當遵循“由簡入繁,由淺入深”的原則。此外,演員還應當掌握形體造型的基本規律,了解形體動作的基本知識,以科學的訓練方法,有邏輯、有條理地展開針對性的專門訓練。在表演上,演員需要將良好的形體素質運用起來,將自身對人物情感、人物動作的理解和體驗,通過形體動作準確地揭示和表達出來,這就要求演員在形體素質基本功訓練之外,還須具備聽從創作意志的形體器官,也即形體感知的控制力。要掌握必要的形體動作技巧,能夠充分傳情達意,也即形體動作要具備充分的表現力,這是舞臺表演動作技能訓練階段的主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楊揚.戲劇影視形體表演基礎[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2]唐滿城,金浩.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