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土家族擺手舞的“孝文化”土壤

2016-09-28 11:44陳佳芯
戲劇之家 2016年16期
關鍵詞:孝文化土家族

陳佳芯

【摘 要】土家族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民族,這個古老民族原始文化的遺存更多地保留在其歌舞藝術之中,筆者從具有代表性的土家族古老傳統舞蹈擺手舞的形式、形態特征分析入手,探究其文化藝術價值之深遠的原因,論證中國優良傳統“孝文化”在土家族藝術瑰寶中的根基作用。

【關鍵詞】土家族“擺手舞”;“孝文化”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156-02

土家族以數百萬之眾雄踞祖國腹地,分布在武陵山脈和鄰近地帶,大半族人在鄂西南和湘西北,小半在黔東北及川東南。土家族人祖輩居住在崇山峻嶺、溝壑縱橫的武陵山區,因為交通十分不便,居住又分散,所以長期處于與外界相對隔絕的閉塞狀態。他們的民族充滿神秘而古樸的色彩,傳統舞蹈擺手舞是其民族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精神。其以人為本的生命意識、純樸的務實精神和強大的包容性等文化精神無不展現其強大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

一、土家族擺手舞的形態特征

土家族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遠離城市喧囂,幾千年來,土家人憑借智慧與善良在這片土地上編織著古老而神秘的土家文明。擺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人民從生產勞動中、祭祀活動中創造了這種優美的舞蹈文化。

“擺手舞”的動作主要模仿勞動過程中的播種、收割及漁獵,更多地體現土家族人民在一年四季中的生產勞動過程和喜慶豐收的情形,例如“薅秧”、“撒種”、“割草”、“篩簸箕”、“挑擔擔”及“擦汗”等。把這些充滿鄉土生活氣息的情節以身體活動的形式固化下來,充滿了原始美和生活美,以達到強化生產,放松身體,宣泄情緒又自娛自樂的功能,表現了土家族人民自強自信的奮斗精神以及樂觀豁達的精神狀態。

擺手舞的基本動作形態概括起來為:走動順拐(甩同邊手),重拍下沉,雙腿曲膝,全身顫動。在動作造型上任意取舍,變形夸張對比強烈,踢踏擺手、節奏鮮明、內容健康向上、風格獨樹一幟、一百多種擺動動作變換,多且不亂,舞姿舞態流暢大方,這些都體現了土家人樸實勤勞勇敢向上的性格特征。作為土家族特色鮮明的擺手舞,究其舞蹈形態與內涵,不論是“男女相攜”連臂而舞的原始部落舞、民族舞的遺習,還是質樸古拙的動作所顯現的原始“擬獸舞”遺韻,都充分展示出了土家族人的生命本體力量,最終反映了人類祖先普遍關心的生存和繁衍這兩大內容。

土家人質樸自然,重視宗族家庭倫理,生活勞動、婚喪嫁娶無不循規蹈矩,都有一套約定俗成的習俗——“喪喜假哭”別有一番哲學意味:喜時不忘憂,憂時要看到希望??藜薷?、擺手舞這些優秀的藝術形式令人聽之觀之無不稱嘆土家人的智慧和他們生活的藝術化。土家人的孝文化正是他們藝術之樹長青的最好土壤。

二、土家族擺手舞中的祭祀和哭嫁

土家族民俗舞蹈無不想表達著的是一個最基本的主題,即對生命的禮贊和對民族繁衍壯大的期盼。土家人最優秀的品格是純樸務實,他們敬神拜祖的祭祀文化和哭嫁習俗體現了土家人把“孝文化”深深根植在內心,正是因為他們不忘祖先,不忘父母、家人,土家族文明才一代一代傳承繁榮,民族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土家族“孝文化”由來已久,首先,崇拜祖先、祭祀祖先和思念祖先超過了信奉任何神靈。在土家人心目中,民族共同的遠古先祖是在本民族歷史發展中起到過重大作用的八部大神。土家族,對祖先神的信奉達到了“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程度,把八部大神當作族神頂禮膜拜。由此可見,擺手舞是土家族人紀念祖先,祈求后代興旺發達、五谷豐登的一種舞蹈儀式,且把祖先神敬奉為最大也是最有本事的神靈。而以舞的形式祭神,是為了祈求神靈為本民族賜福,碩果豐收、征戰勝利以及種族興旺,一年一次祭祀,形成了土家族人特有的風俗。因祭祀的時候必跳擺手舞,場面十分壯觀隆重,在跳擺手舞時繞著擊打樂器圍成圓圈集體而舞,一圈換一次動作。舞蹈在隊形上有“一條龍”、“雙龍出洞”、“繞山涉水”等等圖案,可以看出,“擺手舞”隊形較多的是在模擬龍的姿態。敬祖先是土家人人性中天然孝親的延伸,“孝”和“敬”正是這個古老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

哭嫁是土家族傳統習俗。桃李杯優秀土家族擺手舞作品《女兒嫁》以哭嫁習俗為素材,大量運用擺手舞元素細致生動地刻畫了一位即將出嫁的姑娘一系列美好生動的心理、生理活動。其中思慕雙親養育之恩,跪別家鄉山水的哭嫁情節尤為感動。土家哭嫁習俗蘊含著豐富的孝親內涵,它是出嫁女子要求孝敬雙親的真實反映,是準新娘的家人對她孝敬公婆的婚前教育。在以悲為喜和以悲定才德的教育下,哭也是出嫁新娘對父母盡孝的一種表現。作品《女兒嫁》的取材非常有代表性,“孝文化”在家族文化中是一個重要的支柱??藜薇砻嫔鲜潜憩F骨肉親情的別離之悲,實際上它有更深層的孝道倫理內涵。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為之悖德?!毙⒌雷鳛橹袊膫鹘y美德,是人類自然的情感流露。出嫁意味著告別雙親、家人和成長的環境,心中不免悲從中來。舞蹈《女兒嫁》中闡述的內容都是對這種情感的表現。土家族人民重視家教,女兒出嫁前三天三夜家中燈火通明,母親和女兒徹談,教導女兒怎樣做個好妻子:你到了人家家的廊場,要真心順著人家的爹娘,只能是墻上加土、錦上添花,火上加不得油!雪上加不得霜!親生爹娘不要緊,人家父母腳下要留心,抬起板凳讓人坐,走到路上讓人行。我的女兒啊,金盆打水是清又清,你十分性子改九分,銅盆打水黃呀又黃,你十分性子要改完,千萬別講人閑話,萬萬莫給你爹娘添麻煩。

由于母親對女兒的寵愛最深,所以在這時候新娘想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母親:“天上星多月不明,爹娘為我費苦心”,“勤耕苦種費盡心,娘的恩情說不完,一教女兒學煮飯,二教女兒學結麻,三教女兒學背柴,四教女兒學挑花,五教女兒學寫字”。都表達了母親含辛茹苦把自己女兒養大成人,女兒卻無法報答的傷心。土家姑娘在出嫁前,哭得越狠聲音越大就表明越孝順父母。在婚禮結束后,哭嫁新娘的才德便成了眾人談論的話題,她的父母親也就享用著女兒哭嫁而帶來的光輝。土家女子在家時對父母的最后一次盡孝也就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土家族擺手舞《女兒嫁》等一批優秀的歌舞作品正是在這深厚的孝親文化中不斷呈現,肥沃的土壤自然會孕育出藝術的奇葩。

三、結語

土家族傳統民間舞蹈擺手舞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其豐厚的民俗孝道文化土壤。土家族人世代愛父母、愛族人、愛生他們的山、養他們的水;土家人敬祖先、敬天地,至誠淳樸,生生不息;土家人的舞是頂天立地、是腳踏實地。

土家人知道,只有在天地間立穩站住,才能與大地同在,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生活的實在;只有老老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才能頂住各種壓力,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土家人的舞是他們民族品行、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他們獻給天地人類、大自然最誠摯樸實的孝敬之心——感人至深。

參考文獻:

[1]段超.土家族文化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3]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輯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南卷[M].北京:中國舞蹈出版社,1991.

[4]土家族哭嫁歌[J].天涯,2001.

[5]楊宗紅.論土家族哭嫁歌的孝道內涵[J].貴州民族研究,2006.

猜你喜歡
孝文化土家族
土家族情歌
三峽地區土家族擺手舞藝術特征分析
———評《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土家族
56個民族56枝花土家族
傳統文化視角下把握 “孝文化” 概念
土家族“七”類藥物考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