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版權紛爭到版權合作

2016-09-29 16:19袁曉新
出版廣角 2016年13期
關鍵詞:利益平衡版權

【摘要】新聞聚合版權問題的本質是產業鏈震蕩與調整過程中利益分配的失衡。為此,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要加強合作,重構謹慎的利益平衡機制。政府應采取措施促進新聞聚合媒體和傳統媒體的互補、一體與融合發展。新聞媒體應改變“單干、封閉、獨大”的經營思路,建立戰略聯盟,制定共同遵循的游戲規則,打造互信機制與組織文化,不斷擴大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

【關鍵詞】新聞聚合;版權;利益平衡

【作者單位】袁曉新,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

日新月異的技術總是給傳媒業的變革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與可能性。當人們在享受互聯網創造的福祉,又對分散化、碎片化和冗雜無序的網絡資訊的獲取感到焦慮與束手無策之時,“轉碼”“鏈接”等技術的應用使人們逐漸體驗和領略到了新聞聚合服務的無窮魅力。然而,新聞聚合媒體對用戶界面的控制與對傳播渠道的壟斷,使提供內容的傳統媒體被邊緣化,版權作品傳播的相關利益,也朝著對“渠道”更加有利的方向分配,于是爭議迭起[1]。新聞聚合作為一種技術催生的新媒體傳播方式對于挖掘新聞價值、提高新聞輻射效率,以及對于整個傳媒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倡導與推廣,但是這種傳播方式又面臨著觸及權利人利益的尷尬局面。面對新聞聚合媒體在現實法律環境中戴著“腳鐐”跳舞與傳統媒體合法權益被鯨吞的尷尬,或許雙方化干戈為玉帛,攜手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途。

一、聚合服務:惹來了麻煩與官司

簡單而言,新聞聚合就是通過相關技術將分散式存在的網絡資訊整合、分類和排序后推送給用戶。早期的新聞聚合模式是Netscape公司開發的RSS,現在的新聞聚合則將網絡資訊挪到了移動終端。新聞聚合與傳統新聞傳播相比,最大的優勢不僅在于能夠將天下新聞“一網打盡”,而且在于其突出的定制服務功能。比如,“今日頭條”將“你關心的才是頭條,定制專屬你的產品”作為理念,宣稱“秒懂” ──當你用新浪微博或者騰訊微博賬號登錄之后,“今日頭條”能在5秒之內分析出你的興趣點,將符合個性化需求的新聞推送到你的面前,整個過程不需要你再有任何的操作[2]。所以,新聞聚合在媒體與用戶之間創造了一種互動機制,大幅度提升了用戶在新聞傳播中的主動性、主導性,轉變了媒體選擇什么、編輯什么、傳播什么,受眾就接受什么的被動局面,明顯改善了用戶體驗。

在“去中心化”的媒體時代,“無中心”恰恰意味著“人人皆是中心”。千千萬萬個“你”的選擇,改變著媒體格局,無數個“小人物”,推動著“大時代”。后門戶時代,媒體競爭的核心目標就是贏得受眾[3]。新聞聚合正是迎合了這種趨勢,在無數粉絲的強力支持下“野蠻生長”。據艾媒咨詢的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信息客戶端總體用戶規模達到3.44億,比2012年增長了48.3%[4]。截至2015年8月,“今日頭條”累計激活用戶數達2.9億,日活躍用戶超過2700萬,廣告月收入超過1000萬?!邦^條號”平臺的賬號數量超過3.5萬個,各類自媒體、政府和機構總計近9000家,其中簽約過的傳統媒體過千家,“頭條號”自媒體賬號總量超過2.5萬個[5]?!耙稽c資訊”的日活躍用戶量達2480萬,用戶量達到1.9億[6]。新聞聚合展現出廣闊的市場空間與市場誘惑力,成為網絡淘寶的又一座“金礦”。

正當新聞聚合媒體躊躇滿志,春風得意,欲大展宏圖時,一場版權阻擊戰到來。2014年6月,《廣州日報》首先發難,將“今日頭條”訴至法庭,狀告其侵犯版權。隨后,搜狐公司、《楚天都市報》等紛紛加入用法律武器維護權利的行列。法庭之外,對“今日頭條”的口誅筆伐更是鋪天蓋地,多家媒體通過聲明、檄文對盜版行徑予以強烈譴責與抨擊。在此期間,國家版權局、公安部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聯合發起第十次“劍網行動”,直指非法的網絡轉載。同時,國家版權局針對“今日頭條”事件立案調查,確認其新聞聚合服務構成侵權。轉瞬之間,“今日頭條”仿佛就從身披華麗外衣的、受人尊敬的和勤勞的“新聞搬運工”,變成人人鄙視的盜取他人財物的“梁上君子”,陷入了巨大的版權危機。

然而,新聞聚合媒體并沒有四面楚歌,完全孤立無援,為其鳴冤抱屈、站腳助威的聲音同樣不絕于耳。因為,排斥新聞聚合就等于堵塞了新技術背景下傳媒產業變革的道路,新聞傳播模式向傳統的回歸,無疑將使業績本已下滑的傳統媒體更無生機。特別是受到億萬擁躉的青睞與推崇,新聞聚合媒體更有了與傳統媒體抗爭的底氣。有學者指出,傳統版權保護主要涉及權利人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平衡,而網絡版權則涉及權利人、網絡服務提供者和社會公眾三者利益之間的平衡[7]。讓新聞聚合媒體逐步走向窮途末路,或者任由傳統媒體的利益被宰割,只能是兩敗俱傷,既不符合版權制度的初衷與基本原則,也不可行。所以,我們需要探索一條更加富有建設意義和實際價值的解決問題的道路。

二、搬運新聞:盜走了他人的版權

新聞產業始于印刷技術對大眾傳媒時代的開啟,而電子技術的誕生又導致了新媒體的出現以及對受眾的分流,引發媒體的競爭。但是在模擬技術(印刷技術與電子技術的總稱)條件下,無論是報刊媒體,還是廣播電視媒體,采用的都是“內容為王”的競爭策略,而且融“內容”和“渠道”于一體。傳統媒體既是新聞產品的生產者,又是新聞產品的銷售者。即便新聞產品需要交給其他渠道發布,“內容”與“渠道”也是涇渭分明的。由于技術的局限性,傳播渠道較為狹窄,不僅用戶的選擇余地較小,依賴性較強,而且新聞媒體易于控制,便于授權,媒體具有較強的主動性和話語權,經濟利益能夠得到保障。在此情況下,相對于新聞媒體,渠道商是被動的,渠道商之間的競爭鞏固了新聞媒體在產業格局里的優勢地位。

網絡技術的進步使“內容”與“渠道”的邊界變得模糊,新聞聚合媒體新增用戶所需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呈現出很強的自然壟斷性[1]。一方面,新聞傳播渠道多元化,傳統媒體對新聞市場的壟斷被打破,用戶對新聞的獲取不再有渠道的限制感;另一方面,新聞聚合媒體為個性化新聞服務創造了條件,傳統的非完全針對個人需求的“撒胡椒面”式的新聞傳播逐漸勢微。同時,“內容為王”的新聞競爭策略受到極大沖擊與抑制,特別是新聞聚合服務的出現使任何一家傳統媒體的新聞提供能力都顯得如此弱小。于是,“渠道為王”日漸成為新聞產業競爭的新理念,而那些曾經奉行“內容為王”的傳統媒體不僅失去了對新聞傳播的控制力,而且也不再有談判桌上的主動權。如果傳統媒體采取措施向新聞聚合媒體轉型,以求得新生,對絕大多數傳統媒體來說都不容易,因為技術、資金等都是難以跨越的門檻。

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矛盾的表象化就是對版權利益的爭奪。新聞聚合媒體稱“不生產新聞,只是新聞的搬運工”。似乎新聞聚合媒體只是在幫助傳統媒體傳播新聞,干的是助人為樂的事情。但是,傳統媒體并不領情,指責新聞聚合媒體為“寄生蟲”,采取掩耳盜鈴和“拿來主義” 的手段攫取了本應屬于別人的利益。在技術上,新聞聚合媒體主要采取“轉碼”和“鏈接”等兩種聚合新聞的模式。轉碼實現了在移動終端利用網絡新聞的目的,使用戶有了“新聞無處不在,新聞無時不有”的極佳體驗,但是轉碼涉及對復制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使,可能構成對傳統媒體版權的侵害。深度鏈接模式下的新聞聚合不僅替代了被鏈接網站的傳播功能,而且使用戶產生誤認,削弱了被鏈接網站在用戶中的影響力。在訴訟中,新聞聚合媒體往往用“避風港”規則,或者合理使用規則進行抗辯,但是無論是非經授權轉碼,還是深度鏈接,都不構成合理使用,也無法進入“避風港”免責。

即便新聞聚合不存在版權問題,也回避不了利益紛爭。因為,新聞聚合降低了用戶對被鏈接網站的訪問量。點擊率的減少,不僅會弱化對用戶的吸引力,相應地減少訂閱收費,而且會影響廣告策略,造成廣告收入滑坡。新聞聚合網站辯稱其行為不修改被鏈接網站的頁面內容,不展現自己的廣告,將被鏈接網站頁面完整展現給用戶,包括網址、廣告、品牌、下載鏈接和微信公眾賬號等[8]。事實并非如此,據美國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44%的谷歌新聞用戶不會繼續點擊搜索結果中顯示的被鏈接網站[9]。另一方面,新聞聚合剝奪了被鏈接網站“二次售賣”新聞牟利的可能性,因為新聞在被大范圍傳播之下已經失去了“賣點”,被鏈接網站希望通過對外授權獲取收益不再可行。

三、合作共贏:打造新的利益鏈條

網絡推動了新聞生產、傳播與利用的機制,必然影響著產業格局重構與利益分配機制的調整。權利配置學說認為,權利具有相互性,如果不預先假定哪一方的權利更為重要,那么當滿足另一方訴求時,就必然會侵犯或限制另一方的權利[10]。比如,谷歌公司在法國因為從事新聞聚合服務遭到抵制后表示,如果法國出臺相關法律,就會采取屏蔽法國新聞網站的反制措施,這使不少法國媒體擔心“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事情最終不了了之[11]。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博弈不是“你輸我就贏”的游戲,劍拔弩張、針鋒相對的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從表面看,博弈就是競爭。其實不然,博弈是合作性的博弈,博弈的目的是為了合作,合作更容易找到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利益的契合點。合作對于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沖突的解決尤其重要。

新聞聚合從混沌狀態走向井然有序并非一蹴而就,初期的亂象與無序在所難免。在探索時期,無論是新聞聚合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都在盡量發揮各自優勢搶占市場先機,但是自身難以克服的劣勢日益暴露出來,這成為尋求彼此合作的基礎。新聞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既離不開“內容”,也離不開“渠道”。在互聯網環境中,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是“一根藤上的兩個瓜”,誰都離不了誰,誰都甩不了誰。有學者將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關系比喻為“工廠”與“商店”。沒有商店,產品就不知銷往何處;而沒有產品,商店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傳統媒體有大量的優質新聞內容,新聞聚合媒體則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雙方要以自己的“長板”為合作基礎,以補齊自己的“短板”為合作目標,打造利益共同體。

當下,許多傳統媒體主動尋求新聞聚合媒體的“被收錄”,至今已有上千家媒體加入了“今日頭條”的傳播平臺,包括新浪網、鳳凰網、北京衛視、光明網、環球網和財新網等。此外,《華西都市報》《南方都市報》等加入百度傳媒;《參考消息》《央視財經頻道》《第一財經》等入駐搜狐新聞客戶端;“一點資訊”與鳳凰新媒體聯合,而番薯網更是轉讓40%的股權,與百度共建數字平臺,打出了內容提供商與傳播媒體合作的“組合拳”[12]。這些都昭示,“合作”已經成為傳統媒體與新聞聚合媒體的共識。

在國外,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合作同樣如火如荼。英國《金融時報》《衛報》,法國《回聲報》,德國《時代周報》,西班牙《國家報》,意大利《郵報》,荷蘭NRC等歐洲主流媒體都與谷歌達成“數字新聞合作計劃”[13]。在美國,蘋果公司iTunes提出了讓發行渠道和內容提供方共贏的解決方案,谷歌、雅虎等公司與眾多傳統媒體簽訂了合作協議。特別是“Napster案”等案件的深刻教訓使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認識到,和則利,斗則傷,只有合作,才能和諧,才能彌合與消融各種矛盾與糾葛。

201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指出,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和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與傳播力、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14]。本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內容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政策措施與組織落實等,對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合作意義重大。政府除了對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合作提供政策導向與政策支持,還要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權行為,構建公正、公平和競爭有序的產業環境。

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應該深刻認識到在現實的產業競爭環境中,“單干、封閉、獨大”的發展思路不再可行,只能聯合起來,開展共建共享,才能取得共贏。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要加強溝通與協調,確立合作的戰略目標與詳細合作規劃;要注重組織文化建設,建立共同遵守的游戲規則、互信機制與合作體內部的信任評審體系,尤其重要的是,要不斷創新合作的形式與利益分配機制。目前,“今日頭條”與其他媒體開展了“版權采購”、“導流”與“商業利益分成”等三種合作形式,新的合作模式也在磋商與探討之中新聞聚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權益之爭并非壞事,雙方在法律規制與司法程序之外做出了合作發展的正確選擇,既回應了傳統媒體的訴求,又關照了新聞聚合媒體的期許,同時保障了用戶的利益。

[1] 崔國斌. 著作權法下移動網絡內容聚合服務的重新定性[J]. 電子知識產權,2014(8):21-26.

[2] 孔德婧. “今日頭條”:用大數據展現版權價值[J]. 新聞傳播,2014(7):50.

[3] 鈦媒體. 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的成功帶給我們哪些啟示?[EB/OL]. http://chinaz. com/neb/2015/0514/406172. shtml.

[4] 魏永征. 從《今日頭條》事件看新聞媒體維權[J]. 新聞記者,2014(7):40-45.

[5] 孔祥俊. 網絡著作權保護法律理念與裁判方法[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10.

[6] 冠芙蓉. 頭條之爭──“今日頭條”的倫理屬性定位探討[J]. 視聽,2015(6):12-13.

[7] 劉海虹. 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聚合的著作權法規制[J]. 新聞大學,2015(2):7-13.

[8] 黃曉. 補償金制度:數字環境下的必然選擇[J]. 中國版權,2004(3):12-14.

[9]楊駿. 新聞聚合不能光盯著“拿來”[EB/OL]. http://news. sina. com. cn/c/2014-06-10/031930326980. shtml.

[10] 呂云虹. 新聞聚合趨勢下傳統新聞媒體的發展轉型[J]. 新媒體研究,2016(2):54-55,66.

[11] 楊駿. 新聞聚合不能光盯著“拿來” [EB/OL] . http://news.sina.com.cn/c/2014-06-10/031930326980.shtml.

[12] 汪全莉,徐志武. 我國云出版:發展與問題[J] . 出版發行研究,2013(1):81-83.

[13] 呂云虹. 新聞聚合趨勢下傳統新聞媒體的發展轉型[J] . 新媒體研究,2016(2).

[14] 李雪昆,趙新樂. 《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審議通過引業界關注──媒體深度融合熱潮將至[EB/OL] . http://www.gapp.gov.cn/news/1656/223719.shtml.

猜你喜歡
利益平衡版權
論國家主權維護與投資者保護的適當平衡
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缺陷與完善
文化創意產業版權保護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