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主體作用,培養創新能力

2016-10-08 11:13劉鐘河
考試周刊 2016年74期
關鍵詞:主體作用創新能力教學模式

劉鐘河

作為數學教師,我們必須勤于鉆研構造高效課堂,講究課堂的時效性并在課堂教學中嘗試著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培養他們各方面的創新能力,才能與時俱進。

一、以興趣為導向,在主動學習中培養創新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學生尚未成年,他們受年齡、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共同制約,在課堂學習中的穩定性、持久性和自制力還十分有限。要使學生自始至終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全過程,就離不開興趣這一導向的牽引作用。學期初,我在指導布置班級環境時就建議他們掛上一條名言:“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痹诘谝还澱n上,我告訴他們:感興趣、多質疑,才能學到真本領。為了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在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不斷激發靈感,拓展思維,產生創新沖動,在不斷創新中學習。教師應有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并且這些方法與策略可以不斷改變,像那些成功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一樣,以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風、寬容的態度、真摯的情感引導和啟發學生,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和認可你為他們設計的課堂教學過程,從而興致勃勃地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不斷獲得知識和能力。

1.以情激趣

健康的情感和情緒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為求知而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一般都以為,理科課并不像文科課那樣可以激發學生對這些課程的熱愛。其實不然。以情激趣,還必須始終把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個性、尊重學生差異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我們不但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輕松活潑的氛圍,而且要把情感延伸到課后,和學生打成一片,與他們談人生、談理想、談天下大事,充分了解他們的人際關系和興趣愛好。有了課堂內外的情感基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就特別融洽,教學環節的進行就特別順利,學生也就能在學習和創新中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2.以境激趣

古人說:“文似看山不喜平?!逼鋵?,數學課堂環節的設計也要“一波三折”才能激發學生興趣。創造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者在新課伊始、授課過程、鞏固練習的各個階段,都要抓住機會,有意創設適當情境,借此時時掀起學習新高潮,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地思考、積累、延伸,這樣,既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又能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

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一節內容時,我沒有直接將教材知識“奉獻”給學生。而是先安排這樣的游戲,由學生隨意出一道一元二次方程式(△≥0),并求出它的根,然后讓學生說出兩根及各項的系數。由我猜學生所出的方程,一個、兩個……學生爭著出題,結果一一被我說中?!罢嫫婀?,老師怎么知道我出的方程的呢?”這就引起學生的奇妙感并產生了疑問,從而激起求知欲望,引發興趣,也就促發學生主動學習、質疑探究的勁頭。

3.以巧激趣

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由“學會”變為“會學”,并由“會學”變為“樂學”、“善學”,并且自然而然地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從而把學習轉化為自身的、自覺的、自愿的學習行為。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巧妙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順利完成新課教學,又增強數學的神秘感和科學美。高斯“1+2+3+4+…+97+98+99+100”的妙算開啟了多少兒童學習數學的智慧之門,我哥哥當年用古田話演繹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妙法也曾經引導我步入幾何的大門。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巧妙的方法隨時可見,但有的教師只重教學結果而輕學習過程,往往忽略好方法,忘記提示學生思考、對比、歸納、類比、總結。如:已知x2+x-1=0,求2x3+4x2+3的值。學生在解這道題時,解法很多,我認真總結和修改來自學生中各種類型的解法,在講課時展示學生的思維成果,由于學生的勞動成果受到教師的贊賞,自然感到高興和自豪,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

4.以獎激趣

很多情況下,天才是捧出來的,不是訓出來的。我們這里說的捧,是指激勵;訓,是指板起臉孔說教。不僅數學科,在任何學科的課堂教學中,獎勵機制的設立都會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實踐中,我們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和肯定,讓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對學生的肯定和鼓勵過程。特別是對待“差生”,更要為他創造獲得成功的條件,一旦有進步,就要巧妙地以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給予表揚。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變換“激勵”策略,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勵其主動學習的欲望。

二、以發展為中心,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

經濟的發展,讓當代的孩子逐步失去獨立和吃苦耐勞的生活環境,依耐性更強、心理問題出現的問題尤為明顯。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新型教學觀、學生觀,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實現人人學有所用的數學教學目的,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和全面鋪開的新課程實施的需要,這個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顒迎h節的設計,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學模式受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的理論影響,課堂教學主要強調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學內容為中心,注重雙基落實,強化程式訓練,形成呆板僵硬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數學課也許會培養出陳景潤,卻培養不出比爾·蓋茨。只有全面推進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活動型課程開展,置學生于參與活動中,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他們更好地解放思想,開闊思維,外化潛能。也就是說,只有引進了活動型的教學模式,才能使我們的小陳景潤不但會解數學題,而且會利用一切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宣傳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交流,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科研價值。也只有引進了活動型的教學模式,我們的小比爾·蓋茨們才會在活動中不斷獲得發展的機會和方法,不斷獲取創新的靈感和動力,偉大的未來精英們,他們的超凡才能也就不至于被扼殺在萌芽階段。這樣,有利于農村中學深入推進素質教育。

如何設計活動環節呢?數學,其本身就具有實踐性和運用性。它來源于生產、生活實踐,抽象于生活,又無處不服務于生活。將生活情節引入課堂,使之與課程內容相得益彰,這已成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同時也使活動的設計有了根本和基礎。在備課時總是積極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內涵,大膽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節,有機將教學實際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引導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三、以科技為手段,在互動交流中培養創新能力

近年來,多媒體等高科技已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操作和演示,讓動聽的音樂、生動的圖像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不斷引起學生學習上的懸念、疑問、困惑、驚訝、興奮。當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現象,過程通過顯示器的界面全部展現出來時,學生就要借助表現出來的性、聲、色思考問題,他們在情景中主動發現問題,討論方法,交流意見,甚至與教師共同探討,學習熱情特別高漲。

總之,農村中學教師一定要本著“三個面向”的宗旨,不斷革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落實素質教育精神,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探索和實踐,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歡
主體作用創新能力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如何發揮編輯的主體作用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發揮主體作用,加強高中數學復習的自主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