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探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

2016-10-08 11:48劉玉秀
考試周刊 2016年74期
關鍵詞:人教版圖形小學生

劉玉秀

在深入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素質教育已成為改革的重點。但自提出改革以來,素質教育一直沒有真正落實。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在教學過程中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已難以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為此,小學數學教學必須重視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嚴謹的數學思維邏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學到知識,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研究探討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尤為重要。

一、雙向傳播教學

傳統的學習方式多半是單向傳播,老師授課、學生聽課,學生處于相對被動的位置。這就造成一個明顯的問題,學習參與度不高,長此以往,喪失學習興趣,倦學、厭學,而后惡性循環。所以,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借鑒西方課堂上自由開放,積極討論,經常開展小組活動的形式,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具體來講,就是老師根據數學課堂上講的內容,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自由分組,隨后小組內部進行討論,之后將每組的討論結果分別展示在黑板上,比較分析,老師總結。

例如人教版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的《對稱圖形》教學設計,按“感知對稱—親身體驗—尋找對稱—動手實踐”的思路展開教學,讓學生參與探究新知識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體會獲取知識的快樂,實現教與學和諧發展。讓學生隨時關注生活中的對稱圖形,然后學生自己在小組內討論,講出自己的想法。又如,在小組討論如何正確剪出標準的對稱圖形,教師按照學生的思路予以示范,鼓勵學生自己再動手,這樣不僅有利于信息的擴散與傳遞,而且可以強化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間的互動與交流。

二、生活化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由來已久,小學數學課堂,還是要基于生活實踐的應用,立足于學生本身的知識經驗,創設生活情境學習。目前,很多小學生以為數學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并不大,枯燥乏味的數字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并不多,這種觀點是存在片面性的。生活經驗中的數學滲透很廣泛,所以老師應當更多地以實際生活經驗為引導,增強小學數學課堂上的趣味性與生動性,也提高大家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比如對一些基礎的數學題,可以加入生活化的信息元素:“梨子五塊一斤,你今天賣了三十斤,請問總共賣了多少錢?”這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在給學生感知與提示,小學生思考這個問題會想到連續相加,這時老師就要引導他們以更簡便快速的方法進行解決,引入乘法的運算。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比直接教授學生枯燥的數字更有吸引力。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他們會慢慢主動尋找簡單快速的學習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漸引入新的知識理論系統。

另外,條件允許的話,老師應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加課堂的生動性,用圖片的形式給學生展示相關的情境,將圖片再轉為數學練習信息。畢竟,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如果以投影儀展現出來,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參與這種情景學習,課堂氛圍也更自由與熱烈,在這種情境性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問題教學

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小學生學習動力的重要推動器,傳統教學總是很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與結果,很少讓小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思考探究,找出結果,這樣對于提升他們的獨立性,培養自主學習性都是不利的。真正有益的教學是教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具備成熟完善的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讓他們感受學習的快樂,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收獲強烈的成就感。

譬如,關于小學數學人教版里“大數的認識”,雖說數數對于大多數小學生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如果涉及特別大的數字,一萬,億萬甚至更大的,學生就比較陌生,所以最好是在教學生這些百萬、千萬等的單位后,讓學生自主探究這些單位間的聯系,找到規律,最后真正了解這些知識點,舉一反三地運用。

四、思維拓展教學

小學數學中有時會講到基礎的幾何知識,那么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必須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拓展思維,充分理解幾何圖形的構成。比如在人教版《圓錐與圓》的學習中,老師在用圓柱與圓錐進行倒水實驗時就可以鼓勵學生提問,關于圓柱體與圓錐體的體積差異,以及同底同高,同底不同高等的思考。學生也要通過實驗自己驗證想法,得出圓與圓錐體積的關系與條件。

又如,由于很多圖形概念相似,長方形,菱形,四邊形等,這時老師就應利用圖形聯系鼓勵學生自主整理信息,進行區分。尋找生活中相應的圖形實體,鉛筆盒,橡皮,黑板擦等隨處可見的物體都可以進行觀察研究,而“對邊平行相等或者對角相等”,以及“四角之和等于多少”這樣的結論概念都要親自試驗,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工具測量,計算,得出結果。

人教版小學數學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般教材,面向學生群體多,老師只有采用不同的方式,及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路上走在前列,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總之,“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而不是僅僅教學生知識”,這是教育行業一直秉承的觀念。畢竟,任何人的知識都是有限的,即使是老師教給學生的也是屈指可數的,就像我們熟知的魚與魚竿的故事,一筐魚與一個魚竿,你選擇哪個?魚是眼前的利益,但消耗完后什么都沒有留下,而魚竿意味著源源不斷地收獲,因為這是根本。同等道理,學習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單純地像機器一樣灌輸知識,隨著時間只會慢慢淡忘丟失,而當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思維,學會主動掌握學習方法與技巧,將學習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最終無論是哪個領域他都能不斷取得進步與突破,獲得成功。

猜你喜歡
人教版圖形小學生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基于歷史中“人”的歷史敘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為例
人教版“兩極世界的形成”商榷
分圖形
找圖形
我是小學生
圖形變變變
新人教版《逍遙游》中幾處標點符號誤用例說
圖形配對
人教版選修七核心詞匯闖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