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觀操作模型“小棒”呈現時機的課例研究

2016-10-12 15:13劉丹
考試周刊 2016年75期
關鍵詞:好幫手珠子計數器

劉丹

在之前的教學中,我一直認為小棒只不過是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的一種工具,我并沒有格外重視使用小棒,因此,在以前的課堂中,學生算和擺小棒是兩層皮的,算是算,擺是擺,學生在擺小棒時就是為了擺而擺。以前在學生的計算是機械化的,我對小棒的認識不足,導致學生腦海中并沒有數學模型的影子,學生會算,而不知道為什么這樣算。對加減法僅僅是了解到合起來是加,去掉是減,但是并沒有真正理解加減的意義。剛開始試講的時候,學生大多數喜歡運用計數器,而不是選擇小棒,可見我沒有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學生在這一部分的學習理解是有缺失的。

通過研究我認識到小棒是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基本學具,在一次次備課、上課、反思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感覺到小棒對學生學習數學,尤其是培養學生數感和理解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擺小棒不僅能夠培養數感,而且擺小棒與加減法的意義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擺小棒對加減法的意義作出解釋,不僅做到數形結合,而且讓學生在腦海中深深烙上加減法的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喚起經驗

1.兒歌導入,激發興趣。

2.課前復習。

3.表示53。

師:小朋友回答真是又快又準。今天我們邀請了兩個好幫手來幫助我們學習,是誰???

生:小棒和計數器。

師:你能選擇一個好幫手來表示53嗎?看誰選的小幫手能讓我們清楚具體地看出53有多少,一邊操作一邊說,開始。

誰來說說你怎么表示53的?(指導學生說明一捆小棒有10根)

生1:我用擺小棒的方法表示53,一捆小棒有10根,我擺出5捆小棒就是5個十,也就是50,再擺出3根小棒表示3個一,合起來就是53。

生2:我用撥計數器的方法表示53,我先在十位上撥出5個珠子,表示5個十再在個位上撥出3個珠子表示3個一,合起來就是53。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選了不同的小幫手,有的用小棒,有的用計數器,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個小幫手能讓我們清楚具體地看出53到底有多少?

生:是小棒。

師:是啊,原來53有這么多呢,所以小棒是我們學習數學時最基本的好幫手,這節課,我們還要用到它。

二、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情境中提煉數學問題。

2.抽象出數學運算。

師:你會列式嗎?

生:30+20=50(個)

師:為什么要用加法解決?

生:要把3盤果子和2盤果子合在一起就要用加法計算。

3.根據算式操作說明。

師:你是怎么算出等于50的?現在借助我們的小幫手,邊擺邊說,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指名上前面匯報)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用擺小棒的方法來計算的,一捆小棒有10根,我擺出3捆小棒表示3個十,也就是30,再擺出2捆小棒表示2個十,也就是20,合起來就是50。

師:對了,把兩個數合起來就要用加法計算,合起來以后你是怎么數出50的?數給小朋友看看。

生1:我是10個10個數的,10、20、30、40、50。

師:這個小朋友是把3個十和2個十合起來從頭10個10個數的。還有誰和他數的方法不一樣的?

生2:我從30開始接著數2個10——40、50,所以30+20=50。

師:他的這種方法真不錯,我們看,加法就是把(帶上手勢)這兩部分合起來,所以我們要從30開始10個10個接著數。

誰再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3:我是用計數器撥的,我先在十位上撥出3個珠子表示3個十,接著又在十位上撥出2個珠子表示2個十,就是5個十,5個十就是50。

師:你為什么要在十位上(重音)先撥3個珠子,接著又撥2個珠子?

生:十位上一個珠子表示1個十,我在十位上先撥3個珠子表示3個十,就是30。又接著撥出2個珠子,表示2個十,就是20。

師:怎么數出等于50的?

生:在30的基礎上10個10個接著數40、50。

師小結:真好,因為是把30和20合在一起,所以在30的基礎上接著撥20。

4.探索減法。

師:50-10=40(個)。

師:為什么用減法解決?

生:原來有50個果子,被小刺猬帶走了10個,就是去掉了10,用減法計算。

師:怎么算出等于40的?請你的小幫手幫忙,邊擺邊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用小棒來擺的。我先拿出5捆小棒,表示5個十,就是50,再去掉一捆小棒表示1個10,還剩下4個十,就是40。

師:對,減法就是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那你是怎么數出是40的?

生:10、20、30、40。

師:還有和他數法不一樣的嗎?

生:我是從50開始往回數1個十,就是40。

師小結:這種數法真不錯,減法就是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所以我們要從50往回數10,就是40。

生2:計數器。

我現在十位上撥出5個珠子表示5個十,就是50,再在十位上撥回一個珠子,就是撥回一個十,就是40。

師小結:原來從5個十中去掉1個十就是往回撥一個十。

三、找不同點,歸納提升

1.加減法各部分名稱。

2.觀察數字特點,總結知識題目。

3.探究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師:現在看看加法和減法,什么時候用加法?(帶手勢)怎么數最好?

生: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從一部分開始接著數(板書)。

師:什么時候用減法?(帶手勢)怎么數最好?

生: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就用減法,也就是從總數中往回數。

從第一次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學生狀況等到現在,我覺得我對小棒——這個幫助學生建立模型的基本學具有一步一步深入的認識,小棒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它不僅是一個工具,而且是連接實物到抽象的重要紐帶。在本節課中,學生通過擺小棒的操作活動,基本上在腦海中建立的加減法的模型,對加減法的意義有不一樣的感受和體會。

猜你喜歡
好幫手珠子計數器
采用虛擬計數器的電子式膜式燃氣表
我是“巧算好幫手”
與樹一樣大的珠子
我是好幫手
摩擦是個好幫手
擺珠子
紙珠子
猜珠子
任意N進制計數器的設計方法
三值絕熱多米諾可逆計數器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