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門經濟社會發展潛力研究
——基于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視角

2016-10-13 03:34吳東武王潤良鐘錦萍
關鍵詞:江門就業率經濟社會

吳東武,王潤良,鐘錦萍

(五邑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廣東 江門 529020)

?

江門經濟社會發展潛力研究
——基于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視角

吳東武,王潤良,鐘錦萍

(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東江門529020)

依據勞動力均衡理論,探討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與江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提出“就業率”發展論;依據新經濟增長理論、人力資本理論、區域競爭力理論提出“就業率”決定論;最后,調用廣東省教育廳畢業系統數據,從實證層面研究就業率發展論和決定論,結果表明:五邑大學培養的畢業生能滿足江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五邑大學畢業生在江門就業的比例與江門GDP正相關;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影響江門GDP的走勢。這為江門市政府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提供理論支持。

江門經濟社會;就業率;發展論;決定論

一、引 言

建校30年來,五邑大學堅持“根植僑鄉,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面向地方,服務社會”的辦學方針,“協同育人,個性培養”的培養模式,迄今已向社會輸送4萬余應用型人才,其中約2萬人在江門地區服務,為江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目前,江門乘著被廣東省定位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重大平臺的東風,提出實施“東提西進、同城共融”戰略,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打造“開放之門”、“方便之門”以及“輻射之門”,建設珠江西岸新的“城市中心”、“經濟中心”以及“創新中心”,推動新一輪大發展。在此背景下,五邑大學能否給江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支持、注入更強大動力?

現有文獻普遍認為區域經濟發展潛力,是由潛力指數、區位、潛能、生產效率、資本等要素決定。經濟發展潛力研究最早可追溯到Stewart[1]從經濟地理學的角度提出的經濟潛力指數。在此基礎上,Harris[2]、Rich[3]將經濟潛力指數運用于對人口分布和產業區位分析的后續研究。Keeble[4]指出,經濟潛力既包括“自我潛能”又包括與其他鄰近地點的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外勢”。國內經濟潛力研究起步雖晚,但發展較迅速,諸多學者對經濟發展潛力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索。李善同等[5]提出,經濟增長的潛在動力是由生產率、資本和勞動力在數量和質量上的提高及其使用效率決定的。馬仁鋒等[6]運用多元統計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系統聚類分析等方法對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潛力進行了綜合分析。上海財大區域經濟研究中心[7]指出,區域經濟發展潛力是指某一地區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以及制度等諸要素充分利用和有效支配條件下能夠實現的經濟發展的最大限度。上述文獻,把地區經濟發展潛力歸結為“直接因素”作用的結果,但是忽略了“間接因素”的作用,尤其是忽略了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高等院校,忽略了決定人才質量的專業設置等間接因素對經濟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作為高端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大學直接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的關鍵在于人才培養,而人才能否助推地方區域經濟發展,在于高校的專業設置,檢驗專業設置合理性的風向標是就業率。因此,論文擬從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這一間接因素入手,分析畢業生就業率與江門GDP的內生關系,探討就業率與江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研究新常態下江門經濟社會發展潛力,為江門市政府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提供理論支持。

二、理論與研究假設

(一)內源經濟潛力與外源經濟潛力

從區域經濟視角看,經濟發展潛力主要是反映地區經濟發展的潛在后勁,是指區域改善內部現有生產要素非正常利用(利用不足或過度利用),以及引進區域內部稀缺生產要素所產生的區域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包括內源經濟潛力和外源經濟潛力。其中,內源經濟潛力主要是指區域自身生產要素得到有效利用所支持經濟發展的能力;外源經濟潛力是指借助于外在生產要素使區域具有的發展后勁?!皟仍唇洕鷿摿κ苌a要素影響較大,包括勞動、資金和科技等方面,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外源經濟潛力需要內化為內源經濟潛力才能成為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真正力量”[8]。

(二)“就業率”發展論

根據勞動力市場均衡理論,勞動力市場是指勞動力供求雙方在自愿基礎上進行的勞動力使用權轉讓與購買活動的總和(Acemoglu,2002)。[9]“市場均衡”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市場供給與需求量態均等;二是市場供給與需求的質態均等(Atkinsom,1991)。[10]這在勞動力市場上主要表現為供給主體和需求主體效用最大化的實現或利潤的最大化,即人才的供給量與市場的需求量相匹配,社會效用最大。

張軍擴等認為市場對人才的配置起主導性作用,大學的人才培養要與市場經濟相適應,關鍵在于通過合理的專業設置,培養與勞動力市場需求基本一致的人才。勞動力市場反映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大學的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提供參考。[11]賴德勝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結構的調整,用人單位對各類人才數量和質量要求的變化通過勞動力市場,將信息反饋給大學,使其優化專業結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模。[12]大學要使自己的“產品”保持適銷對路,就必須對市場進行考察,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專業設置。

基于社會效用最大化原則,根據市場決定論,從質的角度看,五邑大學的專業設置由江門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決定,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五邑大學就培養對應規格的人才。根據市場均衡論,從量的角度看,五邑大學培養的人才數量與市場需求相當。滿足上述條件,就業率最高,五邑大學畢業生參與社會生產和公共管理作出的貢獻最大?!熬蜆I率越高,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就越大”[13]。為了探討專業設置與市場、就業率的關系,提出假設1:

五邑大學的專業設置緊貼市場,畢業生就業率比同期廣東省本科生平均就業率高。

(三)“就業率”決定論

盧卡斯和羅摩的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經濟發展可以以持續均衡的方式實現,經濟系統內生因素的作用決定了經濟的增長,經濟增長并不是外部力量推動的結果 。[14]新經濟增長理論把技術進步等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內生化到系統內部來,認為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起著決定性作用,科學技術和知識所代表的無形的人力資本具有溢出效應,必將取代有形的物質資本,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推動力。高校作為知識創新、知識傳播、知識應用的研究機構,在區域經濟系統內能夠通過人才培養、人才輸出和科學研究,直接或者間接促進技術進步,積累人力資本,為經濟增長提供源動力。知識經濟時代的高校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

人力資本理論認為,教育推動經濟發展。教育通過提高勞動者的知識、技能等各項基本素質的方式提升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又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作用于經濟增長。朱華認為“人力資本的提高首先直接促進經濟增長,其次促進了科學技術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術的應用,間接地對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15]。

區域競爭力理論認為,科學技術和人力資本是決定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朱孔來認為高校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力資本的提升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區域競爭力提升的主要途徑[16]。

綜上分析可知,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高校是通過人才輸出和科學研究促進科技進步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水平的提高可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的應用,推動經濟發展;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認為,高校是區域競爭力提升的重要途徑。三大理論的核心都是人才,衡量人才是否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指標是“就業率”?;谏鲜龇治?,提出假設2:

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影響江門經濟社會發展的走勢,與江門經濟社會發展正相關。

三、數據采樣及說明

論文數據來自廣東省教育廳就業系統以及五邑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采樣時間是2008年至2015年。由于2007年以前全省畢業生就業率數據不齊全,為便于統計,選擇2008年至2015年廣東省教育廳的就業數據;由于需要分析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分布以及對江門GDP的影響,所以論文部分數據來自五邑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

四、統計分析

(一)驗證假設1

下面用統計方法,分析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與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變化趨勢。根據廣東省教育廳就業率計算方法,用該年度畢業生總數做基數,把已就業(含成功創業)、升學和出國的人數都計為就業,則就業率計算公式:

就業率=(已就業人數+升學人數+出國出境人數)/參加就業畢業生總數×100%

調用廣東省教育廳就業系統2008年至2015年的數據,計算五邑大學以及廣東省高校本科生就業率,結果如表1所示,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

表1 五邑大學與廣東省高校(本科)2008-2015年畢業生就業率

圖1 五邑大學、廣東省高校本科生就業率變化趨勢

表1及圖1顯示:(1)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除了2008、2009兩年不超90%外,其它年份超過95%。主要原因是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企業不景氣,社會用工需求減少,并非專業結構問題;(2)2010年,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達97.14%,比2008、2009年高出將近13%,究其原因是經濟開始復蘇,勞動力市場需求大,專業對口,就業率水漲船高;(3)2010年至2013年,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穩中有升,最高達到99.23%;(4)2014年后,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業開始轉型升級,中低端人才需求減少,就業率有下降趨勢;(5)除了2008、2009年外,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比同期廣東省本科生就業率平均水平高出5個百分點。

8年來,五邑大學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94.08%,長期保持高就業的態勢,五邑大學專業設置總體上緊貼市場,比廣東省其他高校專業設置有優勢。高就業率,說明五邑大學培養的畢業生,能滿足江門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奠定了江門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基礎,是江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從上面的分析可知,假設1成立。

(二)驗證假設2

高校畢業生首選的就業地區是學校所在的城市。2011年至2015年,五邑大學畢業生在江門就業人數、變化趨勢如表2、圖2所示。

表2顯示,留在江門就業的人數,逐年增多,從2011年的1125人增加到2015年的1526人,主要原因是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就業人數習慣性增加;留在江門就業的比例卻逐年下降,由2011年的47.03%降到2015年的40.06%,降幅接近7個百分點,這是否意味著江門經濟增速在放緩?圖2顯示,從2011年至2015年,流出江門的人數逐年增多,比例也越來越大,這是否意味著五邑大畢業生不能適應江門經濟發展的需求?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先分析表3所列2011年至2015年江門GDP變化數據,變化趨勢如圖3所示。

表2 2011-2015年五邑大學畢業生在江門就業人數分布(單位:人)

圖2 2011-2015年五邑大學畢業生在江門就業人數分布

表3顯示,從2011年至2013年,江門經濟雖保持高速增長,但增速卻逐年下降;2014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GDP發展速度降到7.8%,比2011年低5個百分點。圖3顯示,五邑大學畢業生在江門就業比例逐年下降,與GDP增速變化步調一致。主要原因是GDP增速逐年下滑,按照傳統邏輯,勞動力市場用工需求減少,就業比例下降是顯然的。但是表2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現在,五邑大學畢業生在江門就業人數不降,反而逐年增加,表明江門對五邑大學畢業生的剛性需求還存在,江門經濟“換擋不換向”。

表3 2011-2015江門GDP及五邑大學畢業生在江門就業比例

圖3 就業比例與GDP增速變化趨勢

綜合上述分析看出:(1)江門GDP增速放緩,并非行業不景氣,而是江門產業結構在調整、轉型升級中帶來的“陣痛”,這從五邑大學在江門就業人數逐年增多可以看出;(2)從五邑大學畢業生在江門就業比例有下降趨勢可以看出,五邑大學的專業設置以及人才培養規格能滿足江門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但是隨著江門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未來需要更多高端人才;(3)五邑大學畢業生在江門的就業比例與江門GDP增速變化步調一致,畢業生就業率影響江門經濟社會發展走勢,與江門GDP正相關。假設2成立。

五、結論及建議

基于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視角,首先從理論層面分析了五邑大學專業設置、畢業生在江門就業比例、人才培養質量與江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提出了“就業率”發展論、“就業率”決定論以及理論假設;其次,從實證層面,探討了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與江門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關系。

(一)研究結論

1.基于社會效用最大化原則,從質的角度看,五邑大學的專業設置由江門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決定。從量的角度看,五邑大學培養的人才數量與市場需求相當。當人才的質和量都滿足需求時,就業率最高,為江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最大。

2.不管是新經濟增長理論、人力資本理論還是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核心都是人才,衡量人才是否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的指標是“就業率”。

3.五邑大學的專業設置以及人才培養規格能滿足江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但是隨著江門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未來需要更多高端人才;五邑大學畢業生在江門的就業比例與江門GDP增速變化步調一致,就業率與江門GDP正相關。五邑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影響江門經濟社會發展走勢,與江門GDP正相關。

(二)建議

1.江門市政府必須加強與五邑大學合作,增加投入,改善五邑大學的辦學條件。未來幾年,江門要打造成珠西創新中心,需要更多掌握專門技術的高端人才以及創新型的人才支持。人才來源有兩個渠道,一是靠引進,二是靠五邑大學等高等學校培養。在經濟不夠發達的地區大量引進高端人才,發展經濟不現實。因為引進高端人才成本大,政府財力吃不消,就算能引進,也留不住。另一方面,高校畢業生大多數選擇學校所在城市作為就業城市。因此,五邑大學是江門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庫。然而,五邑大學目前培養的人才以“中端”人才為主,難以滿足江門市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市政府應加強與五邑大學合作,支持五邑大學在科研、教學以及人才引進等重點領域建設的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環境,為培養高端人才創造條件。

2.五邑大學應堅持“植根僑鄉”辦學理念,優化專業設置,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1)優化專業設置,淘汰落后專業,增設急需專業。五邑大學畢業生總體就業率比較高,但是個別專業就業率僅有61.29%(2014年),明顯偏低,這主要是專業設置不合理所致,因此要對這些專業進行淘汰或轉型;與此同時,繼續加強與地方合作,構建地方人才供需信息共享機制,完善供需信息傳輸渠道,適時進行專業調整與優化,確保五邑大學的專業設置能滿足地方發展的需求,提高畢業生就業率。(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五邑大學應發揮主體作用,將學校、企業、學生整合到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中,構建校、企、學生三維教育體系和三位一體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使學生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得到提升。

[1]STEWART Q. Empirical mathematical rules concern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equilibrium of population[J].Geographical Review,1947(3):461-485.

[2] HARRIS D. The market as a factor in the localization of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54(12):315-348.

[3] RICH C. Population potential, potential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J].Area, 1978(3):222-226.

[4] KEEBLE D,OWENS P,THOMPSON C.Regional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potential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J].Regional Studies, 1982(11):419-432.

[5]李善同.未來50年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和預測[J].經濟研究參考,2003(2):35-42.

[6]馬仁鋒,張海燕,沈玉芳,等.省域尺度的區域發展潛力評價方法研究[J].開發研究,2009(3):37-51.

[7]上海財大區域經濟研究中心.2007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中部塌陷與中部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2-28.

[8]呂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的時空差異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0(11) : 39-41.

[9] ACEMOGLU D. Technical Change, Inequality and the Labor Marke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2(40):40-52.

[10]ATKINSOM A,MICKLEWRIGHT J.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and Labor Marker Transitions: A Critical Review [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1(29):1679-1727.

[11]張軍擴,余斌,吳振宇.增長階段轉換的成因、挑戰和對策[J].管理世界,2014(12):12-36.

[12]賴德勝.教育、勞動力市場與創新型人才的涌現[J].教育研究,2011(9):8-13.

[13]李永華,石金濤.基于于經濟成長性的城市人才活力研究綜述與展望[J]. 管理世界, 2006(6):35-46.

[14]BOWLES S. The Problem with Human Capital Theory——A Marxian Critiqu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5(5):13-25.

[15]朱華,周玉霞.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新發展[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9):673-677.

[16]朱孔來,郭春燕.區域軟實力指標體系及定量化測度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12(11):8-19.

[責任編輯李夕菲]

2016-03-15

本文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羅爾斯正義原則視角下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獨立性重構研究”(批準號:14YJAZH075)、2015年度江門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新常態下江門僑鄉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研究”(批準號:JM2015C01)、2015年度江門市基礎與理論科學研究類科技計劃項目“天然氣市場價格波動機制與風險管理研究”(批準號:2015003)之階段性研究成果。

吳東武(1971—),男,廣東江門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產業經濟研究。

F20;F241

A

1009-1513(2016)03-0069-06

猜你喜歡
江門就業率經濟社會
精彩觀影,歡樂K歌 江門開平優之名商務多功能影音室
“江門之心”——東甲立交方案設計
2017屆畢業生就業率高職高專超本科
廣東江門“多證合一”再開全國先河
奮發有為 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彎道超車
“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福彩公益金 傳遞溫暖情 走近江門福彩公益
勞動報酬偏低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
本科新聞專業在京就業率較低
數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