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的自由:創新與消解

2016-10-13 01:59熊河萍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7期
關鍵詞:文學性網絡文學價值

熊河萍

摘要:隨著“E媒體”的快速普及和廣泛使用,一種新的傳播形式以其快捷經濟、交互性強、自由隱蔽等特點使得網絡文學在網絡文化空間異軍突起。網絡文學以其輕松活潑的語言、豐富多樣的想象、順應讀者心理等特點迅速成為時下網民“新寵”而引發大眾關注,褒貶不一的網絡文學文學性以及價值意義方面的批評與爭論也應之而生。毋庸置疑,占據新世紀文壇一席之地的網絡文學對文學建構以及大眾生活的影響不容忽視。

關鍵詞:網絡文學;文學性;價值;影響

一、網絡文學的發展簡況

什么是網絡文學?關于網絡文學的定義倍受爭議,網絡文學區別于傳統印刷文本主要表現在依托現代互聯網媒介傳遞文本。網絡寫手李尋歡認為:網絡文學就是“網人在網絡上發表的供網人閱讀的文學”。[1]中國當代文學在九十年代一度進入“整容階段”,大眾文化在以互聯網科技為首的現代傳媒中扮演著消解和重構的重要角色。在中國傳統文學與西方文學的震蕩、裂變和轉型的過程中、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下,網絡文學走過了二十多載的發展歷程。

中國早期的網絡文學受限于網絡技術的發展。九十年代初期,全球第一本中文電子雜志《華文文摘》(1991年)首次在美國問世。這一時期,海外留學生在國外的文學創作主要是通過電子郵件傳輸在雜志報紙上刊登供讀者閱讀。隨后國外的中文網絡交流平臺日益完善,海外文學愛好者寫出大量抒發異鄉人懷鄉的詩作和文章,如《在美國的一種成長》、《偷來的午后》等。

世紀之交,尤其是中國正式加入國際互聯網之后,大量文學網站的出現給一批網絡寫手提供創作平臺,網絡文學出現新氣象,爆發史無前例的創作浪潮。這一階段,較有影響力的網絡文學網站“榕樹下(1997年)”成為中國最大的中文電子網絡文學創作平臺。中國第一批網絡寫手誕生“五匹黑馬”,痞子蔡的網絡小說代表作品《第一次親密接觸》引起公眾前所未有的關注,這部作品的出版對BBS的名氣有極大影響。隨后網絡文學發展成燎原之勢。

時至今日,眾多網絡小說作者與網站簽約成為職業寫手,一些深受網民喜愛的網絡小說陸續被改編后搬上熒屏。大量文學網站如雨后春筍,交流平臺也更加層出不窮:博客、微博、空間日志、天涯社區以及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實踐網絡文學個性化創作的途徑使得原本蓬勃發展、后勁十足的網絡文學更加蔚為大觀。網絡文學已成為當下提供讀者閱讀的主力軍和的新的文學形式。

二、網絡文學的基本特點

明顯不同于傳統文學,網絡文學是一種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和傳播途徑的新型文學。生產以及讀者接受文本的方式的不同改變了以往有限獨立文本閱讀的束縛,海量快捷的更新內容能夠及時呈現在讀者面前,大數據時代下的“快餐文化”能夠及時對個性化讀者喜好做出準確定位與預測,網絡讀者隨時隨地能夠找到符合個性閱讀習慣的作品。簡練明了的語言、豐富多彩的想象以及鮮活清晰的套路是網絡文學創作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深受讀者喜愛的重要原因。

(一)敘述通俗輕松,極少雕飾節制

傳統文學帶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在文學的審美功能方面崇尚話語蘊藉的屬性。網絡文學作品的語言多通俗靈活、詼諧風趣、極少雕飾,有時還呈現出口語化的特征,甚至是粗俗的不符合正常語法的言語。

網絡架空歷史小說《明朝那些事兒》由天涯社區連載深受讀者喜愛,其文通俗歡快、幽默簡練,迎合了大眾讀者的趣味。近年來流行的網絡語言如“hold住體”、“淘寶體”、“坑爹”以及根據網絡小說改編的熱播電視劇《甄嬛傳》脫胎而出的“甄嬛體”,火星文和戲仿文等近乎怪誕、略帶炫技和調侃成分的表達方式給讀者帶來瞬間的時尚快感和閱讀輕松感。

這種隨意的、不規范的、“粗口秀”的俗眾狂歡化敘事方式也引發了關于網絡文學文學性的爭議。傳統文學作家認為在網絡文學創作中,從某種意義上說,超文本的范式削弱甚至是消解了文學作品的文學性,而網絡文學支持者則認為傳統的文藝批評理論不適用于網絡文學,網絡文學有其自身言語特點?!熬W絡作者的作品的創作方式與傳統文學作者相比也具有其獨特的一面,情感表達真實而樸素,沒有絲毫的造作,這正是目前作家所缺失的?!?[2]網絡文學沖破傳統文學話語霸權的束縛,從虛擬世界里解放出來,這種自由創作使得小說言語更加鮮活,充滿時代感。

(二)取材靈活多樣,邏輯想象豐富

網絡文學創作題材廣泛、題材多樣,顯示了廣大網絡寫手無窮的創造了和豐富的想象力。網絡文學還能夠和圖片、影音結合,這種超文本的閱讀方式為讀者呈現的是一個立體可感的世界,能夠激發讀者無限豐富的想象空間。

取材多樣的網絡小說,既有與傳統文學的交流互動,又保持網絡文學獨立創作的特點。網絡架空歷史小說《新宋》從歷史中取材,結構宏大,卷帙浩繁,頗具知識性。曾多次獲獎、被稱為“網絡第一書”的戲仿小說《悟空傳》保留了《西游記》的部分精神內涵,卻又在嬉笑的言語里重構了兒童的心理想象。穿越玄幻小說《斗破蒼穹》構思奇巧、畫面瑰麗,一經發布便創下了起點中文網歷史上新高。寧肯的長篇小說《環形女人》展開了天馬行空、收放自如的虛構想象力,加上偵探情節,使人物故事充滿傳奇和神秘色彩。

(三)套路模式明顯,時代氣息濃厚

中國古代小說在《紅樓夢》之前陷入“才子佳人”模式,網絡小說尤其是愛情故事套路模式也較為明顯。網絡小說與當下生活密切接軌,呈現出時尚化、生活化氣息。小說中的主人公塑造符合當今快節奏生活情感的宣泄和欲望的虛擬滿足。

都市言情大同小異,前幾年網絡作家顧漫在晉江文學城網站上連載的小說《何以琛簫默》敘述了現代灰姑娘和白馬王子歷經誤會和波折終成眷屬的故事。言情小說男主人公大抵是像何以琛一樣英俊瀟灑、才智過人的高材生,女主人公是個普通、善良、成長多磨、冒冒失失、勇敢執著的女孩并且贏得眾多男性的青睞,最終男主人公事業有成戰勝一切困難與轉變為賢妻良母的女主結合。最近熱播電視劇《羋月傳》原作也秉承這種創作模式。武俠、穿越等類小說也有其套路模式。

三、網絡文學的價值與影響

關于網絡文學文學性的問題,歐陽友權說:“網絡文學有三分之一屬于文學,三分之一屬于準文學,三分之一屬于非文學?!?[3]網絡文學魚目混雜,但也不乏優秀的文學作品。這種開放式的虛擬平臺給眾多有水平的網絡寫手提供寫作和被讀者接受的權利。在網絡文學自由寫作下,眾多讀者與寫手之間互動交流,最終優秀寫手脫穎而出實現了虛擬世界文學創作的民主性。

網絡小說點擊率的飆升,文本印刷銷量也會隨之上升。從電子回歸到印刷,網絡文學促進了文學的市場消費,例如《明朝那些事兒》引發了公眾對明史相關書籍的購買。網絡作品被改變成影視作品搬上熒屏不僅活躍了文學市場,而且繁榮了影視劇市場。網站、出版社、影視市場相互影響,最終實現商業價值“共贏”。

網絡文學的興起還催生一批網絡文學理論批評著作,對現當代文學的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它打破了原有的基于傳統文學的創作方式和發展格局,成為現當代文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對其的補充和延伸。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現今,網絡文學的生命力更加蓬勃。

網絡文學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局限。網絡文學市場不夠規范,作品良莠不齊,對廣大青少年讀者產生父負面影響。網絡文學的興起也造成部分惡劣競爭的局面,出現了一些過度追求商業價值而忽略文學性的現象??傮w來說,這種新的文學形式帶來了通俗文學的繁榮,未來發展是可觀的。正如趙毅橫所說:“網刊作品的質量,一直使我驚喜:遠遠比一般報刊的文學副刊強。形式實驗,往往肆無忌憚;笑罵諷刺,則汪洋恣肆。多姿多態,形形色色,那種自由度,是擺脫了‘主流文學種種束縛的飛翔?!?[4]誠然,網絡文學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歐陽友權.網絡文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

[2]歐陽友權.網絡文學五年普查(2009-2013)[M].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149.

[3]周志雄.網絡空間的文學風景[M].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21.

[4]趙毅橫.帶給主流文學的危機[J].文學自由談,2000(1).

猜你喜歡
文學性網絡文學價值
毛澤東詩詞文學性英譯研究
論《阿達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學性
《洛麗塔》與納博科夫的“文學性”
對待網絡文學要去掉“偏見與傲慢”
網絡文學竟然可以這樣“玩”
揭秘網絡文學
梁亞力山水畫的文學性
網絡文學的誕生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