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征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2016-10-14 10:52吳雪晴
群眾 2016年10期
關鍵詞:勝利長征紅軍

吳雪晴

80年前,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這標志著紅軍長征的勝利。長征的勝利,是一曲響徹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凱歌。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在參觀“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紅軍長征勝利,充分展現了革命理想的偉大精神力量?,F在,時代變了,條件變了,我們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我們要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繼續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萬眾一心、頑強拼搏、奮勇前進?!?/p>

長征精神的內涵

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長征精神就是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紅軍長征既是一次戰略轉移,又是一次爭取全民族抗日的軍事動員。在長征過程中,國內客觀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由于日本企圖侵占中國,制造一連串事端,中日民族矛盾變成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為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為挽救民族危機,擔負起救亡圖存之重任,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北上抗日”的口號,號召國內各階層民眾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政策,反對國民黨政府的賣國方針。長征路上,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紅軍將士時刻不忘民族使命,積極向群眾宣傳抗日救國主張。紅軍的抗日救亡斗爭樹立了愛國主義的榜樣,為后來實現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創造了條件,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打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爭取建設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國家迎來了新的曙光,開辟了光明前景。

長征精神就是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信正義的革命事業必然勝利的信念。紅軍長征,是革命與反革命兩種力量、光明與黑暗兩種命運的大搏斗。紅軍將士既要同圍追堵截的上百萬國民黨軍隊浴血奮戰,又要與黨內的錯誤思想展開斗爭,還要克服無數道大川高山天然屏障的阻隔困厄,特別是爬雪山過草地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造成的那種世所罕見的艱難困苦。廣大紅軍將士靠什么來戰勝敵人、克服險阻、渡過艱難?首要的一條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著為人民解放和民族自由而奮斗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這是戰勝敵人克服險阻、渡過艱難的原動力,是派生長征精神其他一切革命精神的初始源泉,因而也是整個長征精神的精神之源。

長征精神就是艱苦奮斗和一往無前、不怕一切犧牲的英雄氣概。這是紅軍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鑄成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也是長征勝利的重要支撐。紅軍長征是在敵人重兵圍追堵截,兵力、裝備都遠不如敵人,并處于無后方給養供應的條件下進行的,他們以不怕犧牲、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進行頑強戰斗。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血戰嘉陵江、激戰獨樹鎮、轉戰烏蒙山以及爬雪山、過草地,紅軍將士英勇頑強,前赴后繼,譜就一曲鐵血浩歌。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永遠是激勵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考驗、奮勇前行的不竭精神動力。

長征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長征途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正確解決了關乎黨和紅軍前途命運的全局性問題,即引領紅軍向哪里去的戰略方向問題,使黨和紅軍擺脫被動局面的軍事指揮問題,結束“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問題。此后紅軍長征才有了一套正確的思想路線、軍事路線和戰略戰術。自此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精神得以恢復,實事求是思想得以回歸,紅軍才最終擺脫上百萬國民黨軍的前堵后追,變被動為主動,取得最后的勝利。

長征精神就是全黨全軍緊密團結,始終依靠人民群眾而奮斗的精神。遵義會議批判了“左”傾教條主義的軍事路線,為全黨達成團結統一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三大主力紅軍的廣大指戰員戰勝了張國燾分裂中央、分裂紅軍的圖謀,顯示出維護團結心有全局的寬廣胸懷。紅軍在離開中央蘇區踏上長征旅途時,蘇區人民給予紅軍巨大的支援。紅軍在長征途中,很好地執行了民族政策和軍隊紀律,得到各民族人民的支持,從而得以征服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勝利到達陜甘寧地區。

長征精神的

時代價值及現實啟示

這場舉世無雙的遠征,不僅為挽救黨和紅軍、為贏得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而載入史冊,更因為錘煉熔鑄出偉大的長征精神,創造了不朽的精神財富而彪炳千秋。80年歲月的流逝,絲毫未磨損長征精神的光彩,相反更凸現出它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時代價值。

第一,黨的正確領導是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毛澤東在總結長征經驗時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睔v史經驗昭示我們,無論是過去搞革命還是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的領導權威。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宏偉戰略目標,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途中,要無限忠于自己的理想信念,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

第二,艱苦奮斗是戰勝一切困難的重要法寶。艱苦奮斗,玉汝于成。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萬里長征留給后人的一個重要啟示。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建設成就舉世矚目,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戰略構想正穩步推進,“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正激發全國人民戮力同心地去實現,歷史上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的偉大時代機遇和時代成就。然而,再好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也需要一個全民信仰和全民認同的精神內核。長征中蘊含和賦予的種種精神,始終是深蘊于時代和民族中的力量。我們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需要更多的奉獻意識和犧牲精神來支撐著我們前行。不論前進的道路上再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也不論今后我們在發展上取得什么成就,都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

第三,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同志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是具有先進性和純潔性特質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始終以自我革命的勇氣,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紅軍長征是在我們黨面臨生死存亡考驗的緊急關頭進行的,不僅粉碎了上百萬敵軍的層層封鎖和圍追堵截,而且克服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和張國燾的分裂主義等錯誤,實現了全黨的空前團結、紅軍的空前團結,極大地錘煉了作風、鍛煉了隊伍,使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這是我們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黨的事業與黨的建設休戚相關、緊密相連,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在新長征路上,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是長期、復雜、嚴峻的,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今天,我們正前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我們要把長征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奮發圖強,不忘初心,凝聚中國力量,實現偉大夢想。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責任編輯:陳偉齡

猜你喜歡
勝利長征紅軍
我們為參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長征”
堅持就是勝利
少寨紅軍橋
堅持
十送紅軍
十九大勝利召開
再唱十送紅軍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
“翱翔之星”搭長征七號順利入軌
長征六號為何能快速發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