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做活“人才+”大文章

2016-10-14 10:55陳志斌
群眾 2016年10期
關鍵詞:園區人才工作

陳志斌

“人才+”,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形成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是新形勢新常態下的人才工作系統思維和戰略舉措。近年來,泰州市高港區致力做好做活“人才+”這篇大文章,突出人才工作的戰略性、融合性和精準性,著力實現人才工作的支撐性、實效性和保障性,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為創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建設長江經濟帶“港口名城”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樹立“人才+”工作理念,更加突出戰略性

樹立“人才+”工作理念,關鍵是堅持系統謀劃、頂層設計、統籌資源,重點是突出人才工作的長遠思維和戰略定位,促使人才工作服務中心工作,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注重宏觀謀劃。人才是創新驅動的核心要素,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笆濉睍r期,人才工作謀劃重點突出前瞻性,以戰略眼光審視大勢、著眼長遠,高屋建瓴謀劃全區人才工作。突出系統性,牢固樹立系統思維,強化統籌理念,堅持整體推進、全面發展。突出創新性,結合我區實際,研究探索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重點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上做文章,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知名度、美譽度的人才工作品牌。

注重規劃引領。人才工作是一項整體性工程,涉及部門多、影響范圍廣,加強規劃引領、科學設計尤為重要。突出政策引領,加強工作探索研究,加快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人才政策體系,重點形成我區“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突出路徑引領,在統籌抓好六大類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上,緊扣“補短板”,突出“兩高人才”引育;緊扣“人才+”,創新人才工作方法;緊扣“促增長”,厚植人才發展優勢。突出方法引領,大力實施“5344人才行動計劃”,做好“四借四聚”招才引智等工作,堅定不移走人才強區之路。

注重計劃落實。目標明確、方案詳實、計劃完備,最重要的在于執行到位。注重統籌落實,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制定目標任務分解落實方案和重大工程實施意見。注重責任落實,嚴格執行園區、鎮街人才工作考核辦法,強化人才工作的目標責任分解,充分發揮考核工作的激勵和導向作用。注重督查落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督促檢查,主要采取月度報告與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推動各項工作言必信、行必果。

創新“人才+”工作模式,更加突出融合性

創新“人才+”工作模式,主要是把人才與園區、企業、社會事業等有機融合,以人才優先發展推動經濟社會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以點帶面、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

大力推進“人才+園區”。推動各園區出臺政策、加大投入、集聚資源、完善功能,建設更多各具特色的“人才特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將閑置廠房、倉庫等改造為雙創基地和眾創空間,對辦公用房、水電、網絡等設施給予補助,引導和鼓勵天使投資、創投基金等入駐雙創基地和眾創空間。推行“一園一院(校)一產業”發展模式,鼓勵三大園區立足主導產業,重點選擇1家或幾家高校(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建立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成果孵化中心、研究生實踐基地等,突破傳統產業提檔升級的技術瓶頸,培育發展更多新技術、新產品。

大力推進“人才+企業”。放大創業、創新、購房“三張券”政策效應,以“高精尖缺”為導向,突出創業、團隊、全職、省外“四個優先”,分階段為人才提供“引進性資助、扶持性資助、激勵性資助”。對入駐科技孵化器等公共服務平臺、研發機構、科技創新型企業、高層次人才給予資金和辦公用房扶持。推行財政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對“人才強企”等重點工程實施績效管理,提高人才資金使用效率,對成效顯著的人才項目,持續加大投入力度。

大力推進“人才+社會事業”。加快推進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旅游等社會事業領域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社會事業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引導各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結合各自職能,牽頭組織開展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旅游等社會事業領域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重點加大具有較高威望和較大影響的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切實改善社會事業領域人才待遇,為他們提供安家補助、工作津貼、住房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切實解決他們配偶就業、子女就學、安家落戶等方面的問題。

建立“人才+”工作機制,更加突出精準性

創新“人才+”工作機制,采取“三個集中”方式,突出服務的精準性,實現人才工作由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由感性決策向理性謀劃、由單項突破向整體推進的轉型躍升。

開展集中走訪調研,建立人才發展狀況“大數據”。緊扣“人才+”工作思路和舉措,組織相關部門開展三大園區集中調研、規模以上骨干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重點調研,重點了解園區、企業作為招才引智的主要載體,在人才引進、創業孵化、創投融資和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工作情況。指導各地各部門開展人才資源專項調研,摸清本地本領域的人才資源總量及分布情況。依托鎮街、園區人才工作站,試點設立人才工作監測點,實行“月報告”制度,力爭“十三五”期間建立起科學、實用、全覆蓋的人才工作監測網絡體系。

加強集中分析研判,對人才發展狀況進行定期“體檢”。根據調研情況,對全區人才工作進行客觀分析,提出合理建議,進一步細化優化服務舉措。建立“人才+123”分析研判機制,人才工作職能科室每月進行一次分析研判,避免人才政策、人才服務的滯后人才需求;相關職能部門每兩月組織一次六大類人才專題研判,重點研究人才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培養舉措,凝聚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每三個月召開一次形勢分析會,研究提出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的政策舉措,對園區、鎮街及重點企業人才工作,提出階段性指導建議。

健全集中推進機制,全面推動人才工作“提檔升級”。大力開展“人才+服務”360行動,為園區、企業和人才提供精準化服務。加大人才政策銜接,對現有人才政策進行修訂完善,及時更新“一企一卡”人才需求匯編,逐一落實任務,實行掛圖作戰,督促相關部門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人才服務。定期召開人才工作專題會議,集中解決全區面上人才工作存在的深層次、普遍性問題。對當前能夠解決的問題,明確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負責解決;對一時不能解決的戰略性、系統性問題,通過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形成解決問題的建議方案或建議舉措,必要時提請區委審定。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高港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張 寧

猜你喜歡
園區人才工作
人才云
蘇通園區:激蕩開放潮 十年再出發
園區的開放樣本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不工作,爽飛了?
園區開發Ⅱ個股表現
選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