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指標體系評價標準的研究

2016-10-15 23:22王靜
今傳媒 2016年9期
關鍵詞:評價標準綠色施工指標體系

王靜?

"

"

"

摘 要:本文基于建筑工程綠色施工的管理現狀,提出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指標體系評價標準的主要創新,進一步對標準主要技術指標的體系建構與應用對比進行研究,研究表明實現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指標體系評價標準是施工企業的責任所在,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立足“四節一環?!?,保障綠色施工工作健康、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指標體系;評價標準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148-04

一、建筑工程綠色施工的管理現狀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工程屬于現場作業,我國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率不足5%,這與歐盟國家、日、韓有很大的差距。2011年,全國房屋建筑施工面積85億m2(建筑業統計年鑒),粗略估計施工產生垃圾達到4億噸。

從綠色奧運到綠色世博,業內許多企業和專家在綠色施工、節能降耗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建立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指標體系評價標準對企業來講可以降本增效,對社會來說可以節能減排。施工現場指標體系量化管理成為綠色施工的重要內容。

(一)行業主管部門的需要

多年來行業內施工消耗的經驗數據較少,不同類型的建筑每萬平米建筑面積需要耗電多少度?耗水多少噸?產生建筑垃圾多少噸?其中能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多少噸?以及我們通過施工管理、技術進步等措施能降低材料消耗的百分之多少等等,行業管理部門需要這方面比較權威的數據作為制定行業管理規劃、制度等政策性文件的支撐。

(二)項目研究的需要

綠色施工除了是節能減排環保的良心工程,實際上對于實施綠色施工管理的項目,不論是成本控制、材料節約,還是規范管理、文明施工都是有需要的,特別是指標體系中垃圾的減量、材料損耗的降低、用電用水的定額控制、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等,直接降低項目的施工成本,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三)規范、導則的要求

1.《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 50640)第三章第。在國標針對“四節一環?!钡木唧w指標中,有大量的指標也提出了量的要求。

2.《綠色施工導則》4 綠色施工要點中具體條款中也涉及到了量化指標的要求。

(四)示范工程創建的要求

1.住建部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驗收技術指標:

2.中建協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成果量化統計表(環境保護部分):

(五)行業發展的需要

綠色施工指標體系的建立,通過收集、整理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分析,能找出節能、減排、減少環境污染的關鍵工序、設備、材料、技術等,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指導行業發展。

(六)施工業的需要

施工企業近年來都在努力轉型,希望擺脫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進步型,科技發展型轉變,也因此,企業對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推廣要求日益提高。

同樣,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指標體系評價標準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企業科技研發的導向:指標體系數據統計分析的結果,能找出能耗大、消耗多、污染嚴重、技術落后的機械設備、原材料以及施工方式方法等,從這些點著手研發出的自主知識產權,既是節能環保有利社會的,也是市場需要推廣比較容易的。

二、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指標體系評價標準的主要創新

(一)綠色施工管理標準

對建造環境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制定出管理標準,依照PDCA循環,將“四節一環?!币厝谌腠椖渴┕す芾硎謨?。

標準的創新點為:

1.制定綠色施工管理要求;

2.制定綠色施工策劃要求;

3.制定綠色施工的管理目標和指標的要求;

4.規定編制綠色施工方案的要求;

5.對綠色施工實施和運行提出要求;

6制定綠色施工控制措施;

7.制定綠色施工績效的監測和測量規定;

8.提出綠色施工內部審核及管理評審要求。

(二)綠色施工指標體系量化標準

以《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 50640)和《綠色施工導則》等現行國家規范標準為基礎,結合我們已組織研究的幾個綠色施工項目、企業多年的施工管理經驗以及參考了部分類似工程的相關數據,以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等給出了綠色施工的建議指標體系量化標準。

1.界定綠色施工指標體系

一個工程是否實現了綠色施工,現階段我們是通過它是否實現了綠色施工目標來判斷的,而這個目標分定性的目標和定量的目標,其中定量的目標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色施工指標體系。

2.綠色施工指標體系的分解與數據收集

(三)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指標體系評價標準的結構設計

三、標準主要技術指標的體系建構與應用對比

學習和研究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國家標準,還參照了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J 5-88、《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2003、《高強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 104-1999、《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591-94、《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 107-87等二十余個技術規范和文獻資料,結合企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經驗進行編制。

(一)標準主要技術指標

1.綠色施工管理標準:對建造環境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制定出管理標準,依照PDCA循環,將“四節一環?!币厝谌腠椖渴┕す芾硎謨?。標準的核心點為:(1)制定了綠色施工管理要求;(2)制定了綠色施工策劃要求;(3)制定了綠色施工的管理目標和指標的要求;(4)規定了編制綠色施工方案的要求;(5)對綠色施工實施和運行提出要求;(6)制定了綠色施工控制措施;(7)制定了綠色施工績效的監測和測量規定;(8)提出了綠色施工內部審核及管理評審要求。

摘 要:據統計,2016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765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近10年來,隨著經濟環境和就業政策的變化,就業形勢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本文概述了近10年里允許跨省就業、招聘信息發布渠道多元化、自主創業靈活就業人數增多及畢業生到私企外企就業人數增多等就業形勢的變化,分析了當前就業形勢下存在的問題,在結合現有社會實際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就業形勢;變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144-02

在1998年之前,對國家計劃內的學生,施行在國家計劃指導下,由本人選報志愿、學校推薦、用人單位擇優錄取的政策。在當時大學生如同“天之驕子”,找工作就像“皇帝的女兒不愁嫁”。1998年之后,國家針對畢業生開始施行自主擇業政策。而1999年國家出臺的擴大招收大學生的政策使得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在逐年增加。根據奧肯定律我們知道,經濟增速放緩,勞動力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也相應減少,可供人才資源選擇的有效社會崗位大幅縮減,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社會就業水平低下。從1998年到2015年,十幾年的時間里,就業形勢伴隨著就業政策和經濟環境的變化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十年間就業形勢的變化

1.允許高校畢業生跨省市就業

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勞動保障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2]19號)文件中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合理的用人機制;積極創造條件拓寬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渠道;制訂鼓勵人才合理流動的政策確保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取消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對吸收高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鼓勵高校畢業生跨地區就業[1]。在該通知發布以前,畢業生若想要跨省市就業,還需要繳納城市增容費、出?。ㄗ灾螀^、直轄市)費、出系統費等其他不合理收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畢業生人才資源的流動和合理利用。

2.多平臺多渠道的招聘信息發布

以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成熟,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不完善,還處于粗放的運作和初級的中介形式。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畢業生就業市場日趨完善,高校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也更加重視。高校更加注重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與合作,積極走出去邀請用人單位進校開展宣講招聘會,為企業招聘和學生求職就業搭建便捷、高效的平臺。由高校帶頭組織的各種供需見面會開展的如火如荼。當前,校園招聘會已經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最主要渠道。

十幾年前,由于社會對互聯網的認識和運用還不像現在這樣普及,致使利用互聯網技術發布就業信息處于混亂無章的狀態,缺乏有效監管,就業資源浪費嚴重,信息化程度不高?,F如今,各種基于互聯網的招聘信息發布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畢業生通過這些專業的招聘網站可以得到更多更可靠的招聘信息。隨著互聯網手段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不斷應用,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也從以前“一對多”的粗狂模式向“一對一、多對一”的精細化模式發展。

3.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人數增多

以前人們總是認為找到工作尤其是進入國有企事業單位就是端上了鐵飯碗,很少有畢業生愿意自主創業,不愿意去承受創業所帶來的風險。但現在,隨著國家一些有利于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出臺,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的熱情也在增長?!督逃筷P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5]12號)文件中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有關省、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部屬各高等學校要加快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落實完善創新創業優惠政策,為創新創業學生清障搭臺;要加大創新創業場地建設和資金投入,扶持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等。依托這些有利政策,涌現出了一批自主創業的80后、90后大學畢業生典范,他們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工作問題,同時也為其他畢業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實現了以創業帶動就業[2]。

4.到私企、外企就業的畢業生人數增多

由于國有企事業單位在福利待遇和保險上有一定的保障,導致畢業生都一心想要進入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這從每年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數可見一斑。近年來,隨著社會保險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一些私人企業和外資企業開始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并且為人才成長和發展提供了比國有企事業單位更加優良的平臺及激勵機制,畢業生對進入私企和外企工作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熱情大幅提高。他們不再只盯著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招聘,到私企和外企應聘的人數也在與日俱增。

二、就業形勢依然存在的問題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就業形勢在某些方面有了利好的發展,但有些問題依舊存在。

首先,存在就業歧視問題。在就業歧視中,最普遍的就是招聘者對應聘者學歷的要求。有些用人單位盲目要求高學歷、名牌大學的學生,從而使得一些非名牌大學的畢業生連投遞簡歷的機會都沒有。這樣一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的浪費。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是性別歧視。由于女生在大學畢業后,一般都會面臨結婚、生子等問題,一些用人單位為了規避這些問題,在招聘條件上明確表示只招收男生,無形中使得女性畢業生找工作的難度又進一步增加了。畢業生找到工作的另一阻礙是沒有工作經驗。企業招聘人才時,大多希望應聘者在入職以后能夠直接勝任工作,為企業帶來效益。在校大學生由于忙于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有工作經驗的積累。工作經驗的缺乏也使得一些畢業生難于找到工作[3]。

其次,高校專業設置和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差異。目前企業更加需要的是應用型、復合型人才,企業更看重的是畢業生的交往能力、實業績效、創新能力、協作意識、領導藝術以及活躍的思維,但大學生在校的學習則更側重于理論。這也就是面對每年大批的畢業生,企業卻仍然會出現“用工荒”的原因。雖然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這個問題,并且也根據市場的需要對專業和培養模式進行了改革,但該問題依然是造成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所在。

猜你喜歡
評價標準綠色施工指標體系
2022城市商業魅力指標體系
自助圖書館選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應用技術大學教師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
交通強國建設評價指標體系
綠色施工過程中造價控制與管理
小學英語教學的普遍現狀及對策
淺談廣告攝影的創意與發展
科技創新在總包交鑰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探討
科技創新在總包交鑰匙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探討
對現代建筑的綠色施工技術管理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