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一凈裘盛戎

2016-10-17 00:09劉紅慶
老年世界 2016年8期
關鍵詞:馬連良京戲京劇

劉紅慶

1971年10月5日,裘盛戎因肺癌去世于北京腫瘤醫院。彌留之際,裘盛戎的身邊僅有長女婿、北京京劇院小生演員劉耀春和徒弟方榮翔等陪伴在側。

裘門兒女

裘盛戎祖籍浙江紹興,先祖以藥材經營為生,后來可算得上“京劇世家”——長女裘紅的爺爺裘桂仙在北京戲曲界十分有名;姑父朱斌仙在荀劇團,是中國京戲“四大名丑”之一;表哥朱錦華是北京京劇院丑角演員;叔父裘世戎在云南京劇團,也是花臉演員。

裘紅母親姓李,姥姥姓譚。姥姥和唱京劇的譚家是未出五服的近親,與唱京戲的楊家有親戚關系。裘盛戎和譚富英在一個團。

1949年裘盛戎跟譚富英組成太平京劇社,裘盛戎挑班,已經走紅。裘紅說:“解放以后,合并劇團,父親成了北京京劇團四大頭牌之一?!?/p>

后來,裘盛戎把原來房子賣掉,在和平門外正乙祠正對面買了新宅院。裘紅之后的孩子,都是在這里出生的。這座宅子前院南房四間,進了二門,北房五間,裘盛戎和妻子住。西房、東房各兩間。西房孩子們住,東房是吃飯的地兒,裘紅說:“跟小餐廳似的?!?/p>

家里最多的時候雇傭四個保姆,還有一個男廚師。裘紅說:“媽媽主要給我爸爸做飯,廚師給我們大伙做飯。家里來的人很多,我爸爸一個人的時候,就在北房用餐?!?/p>

裘紅記得,大約是20世紀60年代初,父親的工資能掙一千四百元。那會兒,馬連良一千七百元,譚富英一千六百元,張君秋一千五百元,趙燕俠一千塊,都是高薪。 幾個名角挑班的民營劇團合并成北京京劇團之后,裘盛戎排了很多傳統戲,比如《趙氏孤兒》《赤壁之戰》《官渡之戰》等。

1961年,裘盛戎聯袂馬連良出演吳晗編劇的《海瑞罷官》。馬連良飾演海瑞,裘盛戎飾演徐階。吳晗是北京市副市長,史學家。由他執筆的劇本雖有虛構,但主要情節來自史實?!逗H鹆T官》1961年1月在北京首演,大獲成功。不過,江青對這個戲有不同看法。這為日后《海瑞罷官》成為“文革”爆發導火索,埋下了伏筆。

那幾年,裘盛戎和同行們積極投身現代戲的創作排練,為共和國喝彩。裘紅說:“我父親和李世濟老師排了現代戲《南方來信》,還有《雪花飄》。馬連良先生和張君秋先生排了現代戲《年年有余》?!?/p>

京劇《裘盛戎》

1964年,趙燕俠、譚元壽聯合演出《沙家浜》,裘盛戎拍攝電影《鍘美案》。裘紅回憶說:“我記得譚元壽排《沙家浜》的時候,好像馬連良和我父親老哥倆拍《鍘美案》。電影是在長春拍的,我父親長春、北京兩邊跑。這部電影是馬張裘聯手,那會,老譚先生好像就一直在家養病,不演出了?!?/p>

也正在這個時候,寧夏京劇團和北京京劇團同時將移植自話劇的《杜鵑山》搬上京劇舞臺。裘盛戎、趙燕俠聯袂主演,馬連良扮演“鄭老萬”這一配角。1964年全國第一屆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中,兩臺《杜鵑山》引起轟動。不過,緊接著“文革”爆發,《海瑞罷官》橫遭批判,戲是不能演了。

幾年之后,北京京劇團把《杜鵑山》改為《杜泉山》,依舊是裘盛戎主演。裘盛戎為此嘔心瀝血,將主要唱段設計完成。遺憾的是這一版本未能獲得“領導”認可,裘盛戎因此喪失登臺機會,直到1971年去世。

為紀念裘盛戎百年誕辰而編創的京劇《裘盛戎》,就是以裘盛戎創作《杜鵑山》前后的心路歷程為主要情節。裘紅說:“第一次彩排我去了,坐在臺下,一開始我就掉眼淚,一直哭了一出戲;第二次彩排,我又去了,接著哭。院長說了,你別看了,來了就哭?!?/p>

裘紅的丈夫劉耀春是《裘盛戎》副導演,孟廣祿在戲中飾演裘盛戎,裘紅非常認可孟廣祿的表演。裘紅說:“排戲時,廣祿和我們聊過。他說自己壓力非常大,因為他沒見過裘先生。他說,哪怕讓我看一眼,哪怕跟我說兩句話呢!” 包括服裝,孟廣祿都請劉耀春幫著設計,以更貼近生活原型。

裘盛戎的四大徒弟分別是鉗韻宏、方榮翔、夏韻龍、王正屏。四大弟子中,方榮翔在舞臺上呈現得更多些。王正屏在上海,號稱“江南活李逵”。

裘紅說:“韻宏、韻龍師哥進我家比較早。他們在舞臺上演出,我好像沒怎么看過。韻宏師哥在青島京劇團,后來嗓子壞了,就給人輔導排戲。韻龍師哥從萍鄉回到北京,在戲校當老師,教裘派的戲?!?/p>

裘苗繼戎

裘盛戎長子裘少戎1985年生了一個兒子,取名裘子千。裘少戎在世,沒有教孩子學京戲,因為他覺得干這行太苦。少戎去世后,家人讓子千進了戲校,學花臉。從中國戲曲學院畢業進北京京劇院工作的過程中,裘子千改名為“裘繼戎”。

裘繼戎是在爺爺裘盛戎去世14年后出生的。爺爺對他來說,只是家族遙遠的記憶。裘繼戎接受采訪時說:“爺爺身邊的人總說,你爺爺臺上怎么怎么樣,他私底下為人非常好,很低調,很少說話。聊天全是藝術,全是舞臺上那點東西。生活上的事,人與人之間的事基本上不聊。爺爺在我眼里,跟神仙似的,或者說就是神仙!”

裘繼戎14歲迷戀上了舞蹈,2014年7月,舞蹈家楊麗萍邀請他出演舞劇《十面埋伏》。裘繼戎說:“爺爺是無法超越的。所謂裘派藝術是后人的定義。爺爺人不在了,他的那些唱腔,他創造的人物,只有他自己能詮釋。爺爺的東西無法復制,也不能更改,你改了,還沒他原來的好。能留下的,是爺爺的藝術精神。但是,京戲和現在年輕人無法產生強烈共鳴……”

從裘盛戎的父親裘桂仙,到裘盛戎的孫子裘繼戎,一門四代凈。社會上有一種說法,叫“十凈九裘”,意思是,但凡唱花臉的,多崇尚裘派。但在裘紅眼里,最接近父親形象的,還是侄子裘繼戎。她說:“可能是基因關系,繼戎像他爸爸,也像他爺爺。他扮起戲來,扮竇爾敦,多漂亮??!像,像爺爺!”

裘繼戎一邊忙他的舞蹈,一邊參加京劇演出。清明節,他會和姑姑們到爺爺墓前祭拜。裘紅說:“2005年,紀念裘盛戎90周年誕辰的時候,家里買了塊墓地,還刻了石像,一邊是姚期,一邊是包公?!币ζ诤桶?,是裘盛戎創造的兩個經典形象。

百年裘盛戎,無論輝煌還是冷清,無論是“活”在臺上還是把角色刻成石像,他都是中國京劇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花臉演員。百年一凈,留與后人說。

摘自《北京青年報》

猜你喜歡
馬連良京戲京劇
京劇表演開始了
留在心中的那份摯愛
馬連良的最后時光
論京戲運用新媒體去吸引青年觀眾的可行性
On “Xi”
我的京劇之路
創辦少兒京劇班
她眼里只有京劇一件事
馬連良:如葉飄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