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節鏡治療踝關節運動損傷的臨床應用意義探究

2016-10-17 03:46王勇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關節鏡踝關節運動損傷

王勇

"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討關節鏡治療踝關節運動損傷的臨床應用意義, 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40例踝關節運動損傷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20例。對照組采取保守治療, 實驗組采取關節鏡手術治療。治療后對比兩組AOFAS踝-后足評分量表評分、治療優良率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實驗組治療后AOFAS評分為(83.21±10.76)分, 對照組治療后AOFAS評分為(69.87±10.25)分, 實驗組治療后AOFAS評分高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優良率為95.00%, 對照組治療優良率為60.00%, 實驗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未出現并發癥發生情況,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5.00%,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關節鏡治療踝關節運動損傷具有顯著的療效,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踝關節功能, 提高治療優良率, 且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具有創傷小、預后效果好的顯著優點。

【關鍵詞】 關節鏡;踝關節;運動損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20

關節鏡手術治療踝關節損傷在近幾年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本文為進一步探究關節鏡治療踝關節運動損傷的臨床應用意義, 特選擇了本院收治的40例踝關節損傷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對照組采取保守治療, 實驗組采取關節鏡手術治療, 治療后通過對比分析兩組的AOFAS評分、治療優良率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來評價治療效果,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3月21日~2016年3月21日收治的40例踝關節運動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20例。實驗組中男13例, 女7例;年齡18~44歲, 平均年齡(34.54±6.71)歲;包括11例右踝損傷患者, 9例左踝損傷患者;12例患者有明確的扭傷或者外傷史;其中外踝撕脫骨折患者11例, 剝脫性骨軟骨炎患者6例, 外側距腓前韌帶斷裂患者3例。對照組中男14例, 女6例;年齡19~44歲, 平均年齡(35.71±6.44)歲;包括12例右踝損傷患者, 8例左踝損傷患者;13例患者有明確的扭傷或者外傷史;其中外踝撕脫骨折患者12例, 剝脫性骨軟骨炎患者6例, 外側距腓前韌帶斷裂患者2例。經確認, 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踝關節運動損傷患者, 具有反復踝關節扭傷史, 且將陳舊性損傷患者、已接受其他治療患者、心肝腎功能嚴重病變患者、手術禁忌證患者及精神系統異常的患者排除在外, 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條件, 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取保守治療。實驗組采取關節鏡手術治療, 手術開始前3 d使用高錳酸鉀泡腳, 2次/d, 每次持續20 min。手術開始前標記踝關節骨性、血管神經走行及關節鏡的入路點, 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 指導患者采用仰臥位, 建立踝關節前內和前外入路, 順踝關節間隙向后作延長線, 使之與腱內外側相交, 入路建立完畢后, 置入關節鏡, 按照順序進行探查, 對軟組織撞擊和軟骨的損傷情況進行觀察, 在關節鏡的輔助下切除增生的滑膜和瘢痕組織, 使用電動磨鉆磨削脛骨及距骨前后緣增生的骨贅, 對存在軟骨損傷的患者進行修整和微骨折處理, 對合并內外踝韌帶斷裂的患者進行韌帶修復和重建[1, 2]。手術結束后, 給予患者常規冷敷, 抬高患者的患肢, 待患者麻醉蘇醒后, 進行足趾及股四頭肌等收縮訓練, 未固定石膏者進行早期踝關節跖屈背伸練習。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治療結束后, 對兩組患者的AOFAS評分、治療優良率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觀察。AOFAS評分主要評價內容包括踝關節穩定性、足部力線、疼痛、功能、步態、關節活動范圍等, 總分0~100分, 得分越高, 表示患者的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越好。治療優良率具體評價標準如下[3]:優:踝關節功能全部恢復, 可正常工作和生活;良:踝關節功能基本恢復, 患者的生活和功能能力顯著提高;差:患者的踝關節未恢復。治療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后AOFAS評分比較 實驗組治療后AOFAS評分為(83.21±10.76)分, 對照組治療后AOFAS評分為(69.87±10.25)分, 實驗組治療后AOFAS評分高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優良率比較 經治療, 實驗組優15例, 良4例, 差1例, 治療優良率為95.00%;對照組優5例, 良7例, 差8例, 治療優良率為60.00%;實驗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未出現并發癥發生情況, 對照組中1例患者出現術后感染情況, 2例患者出現靜脈血栓情況, 并發癥發生率為15.00%,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踝關節運動損傷在體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 也是較為常見的骨科損傷, 其臨床危害性較大[4], 該損傷與踝關節解剖結構具有較大的關系, 患者在得不到有效治療的前提下, 將產生嚴重的生理和心理痛苦。保守治療踝關節損傷效果欠佳, 相關的臨床研究資料表明, 仍然有20%~40%的患者經保守治療后可能會發展為慢性踝關節不穩[5], 因此, 保守治療踝關節損傷具有較大應用局限性。

猜你喜歡
關節鏡踝關節運動損傷
中醫輔助對退行性骨關節病關節鏡術后康復的治療效果
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膝關節骨創傷的臨床效果觀察
崴腳,不可忽視的傷害
創傷關節鏡下手術治療脛骨后側平臺骨折的療效分析
崴腳可不是小事
踝關節損傷的正確處置
足部按摩(二十二)
云南師范大學網球專項本科生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研究
關節鏡在膝關節滑膜軟骨瘤病診治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