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篩查及危險因素分析

2016-10-17 03:53劉成功楊小東李萬森田艷娟高大紅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肌酐患病率空腹

劉成功 楊小東 李萬森 田艷娟 高大紅 馬海麗

【摘要】 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篩查方法以及相關危險因素。方法 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36例糖耐量正常者作為對照組, 均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和胰島素釋放等試驗, 對兩組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患病率及各生化檢驗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病率55.56%高于對照組5.56%(P<0.05)。觀察組空腹胰島素、尿酸和血肌酐水平(113.42±96.41)pmol/L、(398.54±94.21)?mol/L、(77.54±32.14)?mol/L均顯著高于對照組(61.36±41.84)pmol/L、(324.24±110.36)?mol/L、(62.35±18.35)?mol/L(P<0.05)。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心臟自主神經病變, 空腹胰島素、尿酸和血肌酐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危險因素, 需要采取措施進行防治。

【關鍵詞】 2型糖尿??;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篩查;危險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29

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有多種, 其中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是最早為人所知的一種。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容易導致惡性心律失常、無痛性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 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嚴重威脅[1]。糖尿病的心臟自主神經病變主要因支配血管和心臟的自主神經纖維受損和血管動力學異常所導致。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及早診斷可以使其得到早期、有效的綜合治療, 有效減少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相關的心臟病死率。本次研究旨在探討2型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篩查方法以及相關危險因素,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所選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排除重要臟器有嚴重疾病患者、妊娠女性患者、精神嚴重障礙患者、軀體嚴重殘疾患者。36例患者中男23例, 女13例, 年齡42~68歲, 平均年齡(56.3±3.5)歲。另外選擇同期36例糖耐量正常者作為對照組, 男22例, 女14例, 年齡40~66歲, 平均年齡(54.8±

4.2)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篩查。所有受試者在24 h內避免劇烈運動, 禁煙酒和隔夜空腹10 h后進行Ewing試驗檢查。Ewing試驗期間采用Ⅱ導聯記錄心電圖, 速度設置為50 mm/s。觀察患者Valsalva動作指數、深呼吸心率差、臥-立位心率變化、臥-立位血壓變化以及握力試驗情況。對受試者體格以及相關實驗室指標進行檢查。所有受試者隔夜空腹10 h后測定身高、腰圍、體質量、心率和血壓等值。受試者均抽取靜脈血漿檢查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尿酸、血肌酐和血脂等。均行75 g葡萄糖OGTT。對受試者的心臟自主神經癥狀和糖尿病病史進行觀察。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患病率比較 觀察組經各項檢測后, 有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自主神經病變, 患病率為55.56%;對照組有2例發生心臟自主神經病變, 患病率為5.56%。組間患病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生化檢查指標比較 觀察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尿酸、血肌酐分別為(8.35±2.34)mmol/L、(8.86±2.31)%、(113.42±96.41)pmol/L、(398.54±94.21)?mol/L、

(77.54±32.14)?mol/L;對照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胰島素、尿酸、血肌酐分別為(8.13±2.31)mmol/L、(8.65±

1.31)%、(61.36±41.84)pmol/L、(324.24±110.36)?mol/L、(62.35±18.35)?mol/L。觀察組空腹胰島素、尿酸和血肌酐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2型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因素有多種, 其導致的心肌梗死多表現為無癥狀性, 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 表現出來的癥狀容易被人們忽視。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癥狀諸如心肌、頭暈、暈厥等發生率較低, 與其他自主神經系統癥狀和外周神經癥狀無明顯關系。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主要表現為血管調節受損、心率增快等。有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患者較無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靜息心率快, 脈壓和血壓收縮壓會有所上升。2型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危險因素有多種, 主要有空腹胰島素、尿酸和血肌酐等指標,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空腹胰島素、尿酸和血肌酐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胰島素抵抗會伴隨一系列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發生, 會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以及腎臟病變等。另外糖尿病患者神經病變的發生與其他心血管因素也密切相關, 糖尿病患者中如有肥胖、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等均會導致神經病變的發生。目前一些學者認為2型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與血液供應受損以及神經元或神經纖維內部高血糖所導致[2, 3]。2型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發生與尿酸升高也有顯著聯系。自主神經病變與全身代謝障礙有關, 其中胰島素抵抗可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而全身代謝障礙不僅影響心臟自主神經功能, 可能影響全身各個系統的自主神經功能。

綜上所述, 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自主神經病變, 空腹胰島素、尿酸和血肌酐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危險因素, 需要采取措施進行防治。

參考文獻

[1] 劉烈. 2型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臨床特征和危險因素分析.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 2013, 19(4):463.

[2] 宋秀霞, 姜濤, 張敏, 等. 2型糖尿病患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2, 20(5):584.

[3] 楊旭斌. Ewing試驗及心率變異性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診斷的比較.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2, 4(6):328.

[收稿日期:2016-04-08]

猜你喜歡
肌酐患病率空腹
2020年安圖縣學生齲齒患病率分析
關于空腹的真相一次說清楚
關于空腹的這些真相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腎衰嗎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腎可能已“壞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為何還是高
我國高血壓人群的一般規律
空腹喝水
40歲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為2.6%
空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