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觀察

2016-10-17 04:48田猛范傳波王海霞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甲基化骨髓白血病

田猛 范傳波 王海霞

【摘要】 目的 對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ˋML)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探究。方法 6例進行MDS以及AML治療的患者, 進行地西他賓藥物的5 d治療方案, 每天使用該藥物20 mg/m2, 連續使用5 d, 觀察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不良反應發生的情況。結果 6例患者病情完全緩解1例, 在2個療程后達到了完全緩解, 部分緩解2例, 血液改善患者1例, 病情穩定1例, 無效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3.3%。治療期間, 有5例患者出現了3級總行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 4例出現了4級總行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2例患者發生了感染, 1例為肺部感染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進行抗感染治療后, 1周后有所好轉, 1例為肺部感染并發腹腔感染, 在進行抗感染的治療后, 2周有所好轉, 總感染率為33.33%。1例患者出現了輕度藥物性肝損害, 在停藥1周并進行護肝治療后有很大的好轉, 2例患者出現了發熱, 在進行物理降溫后有所緩解, 但沒有腎功能損害, 3例患者惡心, 2例患者便秘的胃腸道反應。治療前后病情狀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6<0.05)。結論 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實施地西他濱藥物的治療, 能夠有效的對其疾病進行控制, 且不良反應較小, 能夠減少患者的病痛折磨, 可以將地西他濱藥物廣泛的應用于此類患者的疾病治療中。

【關鍵詞】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急性髓系白血??;地西他濱;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95

MDS和AML是一種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疾病, 此類患者的預后情況較差, 并且生存期較短, 對于二者的發病機制至今尚不清楚, 有研究表明, 疾病的發病原因很有可能與DNA異常甲基化使得抑癌細胞失去活性所導致的。而地西他濱主要作為DNA甲基化轉移酶抑制劑來對患者進行治療的, 在將DNA甲基化逆轉的過程中, 能夠將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誘導并使其凋亡。本文意在探討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觀察, 其詳細的研究內容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進行MDS以及AML治療的6例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其中, 男4例, 女2例, 中危2例, 高危MDS 3例, AML 3例。年齡45~70歲, 平均年齡為(53.6±5.4)歲, 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均進行的血常規、骨髓形態學、免疫學以及遺傳學的檢驗。

1. 2 研究方法 對患者實施地西他濱藥物的滴注治療, 劑量為20 mg/m2, 1次/d, 需要注意的是靜脈滴注時間要>1 h, 連續滴注5 d, 如此治療28 d為1個療程, 每個療程結束后要對患者的骨髓細胞進行復查, 治療中位療程數為4。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血常規、肝腎的功能、體溫、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采用CTCAE第3版評估血液學不良反應, 包括血細胞減少及證實感染。當患者體溫>39℃時就要對患者進行病原學的檢查。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6例患者病情完全緩解1例, 在2個療程后達到了完全緩解, 部分緩解2例, 血液改善患者1例, 病情穩定1例, 無效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3.3%。治療期間, 有5例患者出現了3級總行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 4例出現了4級總行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2例患者發生了感染, 1例為肺部感染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進行抗感染治療后, 1周后有所好轉, 1例為肺部感染并發腹腔感染, 在進行抗感染的治療后, 2周有所好轉, 總感染率為33.33%。1例患者出現了輕度藥物性肝損害, 在停藥1周并進行護肝治療后有很大的好轉, 2例患者出現了發熱, 在進行物理降溫后有所緩解, 但沒有腎功能損害, 3例患者惡心, 2例患者便秘的胃腸道反應。治療前后病情狀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6<0.05)。

3 討論

去甲基化治療的藥物有逆轉異常DNA甲基化及增加沉默基因表達的潛能[1]。地西他濱作為去甲基化藥物, 于2006年經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MDS后, 目前在發達國家已廣泛應用于臨床, 已有報道地西他濱對急、慢性髓系白血病也有明顯療效[2]。近兩年, 地西他濱在我國也開展臨床應用。地西他濱在我國臨床應用時間雖然不長, 但已成為血液惡性腫瘤治療的新熱點, 國內已有較多個案病例及小樣本臨床觀察報道。地西他濱的最佳給藥方案仍在不斷探索中[3]。進行隨機Ⅲ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 地西他濱5 d給藥方案明顯好于3 d給藥方案。5 d方案的總體改善率、CR率、改善持續時間、進展為AML及死亡時間、無進展生存時間及能否脫離輸血依賴均優于3 d給藥方案, 而且增加地西他濱治療的療程數, 可進一步提高療效[4]。有相關的研究表明 5 d 方案的骨髓抑制及粒細胞缺乏性發熱, 感染等副作用均<3 d方案[5]。

本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的疾病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雖然有不良反應發生, 但經過治療后都能夠有所好轉, 地西他濱藥物能夠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疾病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 將地西他濱藥物應用于MDS、AML患者中, 能夠有效的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控制, 雖有不良反應的發生, 但是能夠進行控制, 可以將地西他濱藥物廣泛的應用于MDS、AML疾病的治療中。

參考文獻

[1] 李菁媛, 周敏, 冉啟杰, 等. 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觀察. 臨床血液學雜志, 2013(1):19-22.

[2] 楊華, 朱海燕, 姜孟孟, 等. 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觀察.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3, 21(1):121-125.

[3] 邢麗娜, 任金海, 蔡圣鑫, 等. 地西他濱單藥或聯合預激方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分析. 腫瘤, 2015(5):544-549.

[4] 吳倩, 何廣勝, 吳德沛, 等. 增加地西他濱劑量治療高危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20例分析.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2(8):621-625.

[5] 楊柳, 舒航, 吳冠宇, 等. 地西他濱聯合半量HAG方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 遵義醫學院學報, 2013, 36(6):528-531.

[6] 楊華, 朱海燕, 姜孟孟, 等. 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觀察.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3, 21(1):121-125.

[7] 楊華, 朱海燕, 韓曉萍, 等. 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轉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緩解1例并文獻復習. 中國醫藥導報, 2012, 9(36):117-119.

[收稿日期:2016-04-01]

猜你喜歡
甲基化骨髓白血病
一種腫瘤甲基化譜純化的統計方法朱宜靜
骨髓穿刺會大傷元氣嗎?
最后一個夜晚
DNA甲基化跨代遺傳取得新進展(2020.6.11 中國科學院)
老年前列腺癌與DNA甲基化研究進展
走進兒童白血病的世界
松屬素與甲基化—β—環糊精的分子識別研究
裸露
敲骨吸髓,悠著點
閱讀理解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