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低某三甲醫院門診西藥房調劑蹤近差錯率的研究

2016-10-17 06:27鐘明王志劉冰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西藥房調劑差錯

鐘明 王志 劉冰

【摘要】 目的 按照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CI)要求, 通過降低蹤近差錯率能有效地減少用藥錯誤的發生, 間接地提高患者用藥安全的質量。方法 采用品管圈PDCA的形式, 對本院門診西藥房2015年1~12月蹤近差錯率跟蹤, 調劑蹤近差錯類型分為藥品多發、少發、藥品發反。其原因通過分析為看似聽似、一品雙規、發藥量大粗心、貨位接近, 制定干預措施并確認改進效果。結果 通過一系列的干預措施, 本院門診西藥房調劑蹤近差錯率已降至目標值以下(≤0.1%), 經確認為有效干預。結論 蹤近差錯是導致患者用藥安全的潛在隱患, 通過品管圈持續不斷的質量改進能有效的降低蹤近差錯的發生, 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性。

【關鍵詞】 蹤近差錯;品管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214

本院系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于近年引入了JCI標準, 創建醫院質量管理新體系, 并于2014年通過JCI認證, 建立新的藥事管理系統, 并開展持續的質量改進, 以有效地管理藥品的使用, 提升藥學服務質量,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蹤近差錯指發生在院內藥品管理、儲存、調配、運輸、使用等流程中的潛在不良后果, 被員工及其他人員中途攔截而藥品未用于患者的錯誤。降低門診藥房調劑內部差錯率就是應JCI要求藥事管理方面開展的持續質量改進項目之一。品質管理圈(qualitycontrolcircle, QCC)簡稱品管圈, 是由同一工作場所, 工作性質相似或相關的基層人員, 自動自發地進行品質管理活動, 所組成的小團隊。目的是通過自我啟發、相互啟發, 解決與改善工作中存在的各種質量問題, 并在掌握的現況中, 保持成果[1-3]。降低門診藥房調劑蹤近差錯率是部門活動主題之一, 選定主題的原因是蹤近差錯是導致患者用藥安全的潛在隱患;通過降低蹤近差錯率能有效地減少用藥錯誤的發生, 間接地提高患者用藥安全的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 1 數據來源 數據由藥房專人負責統計《門診每日交接班記錄本》中調劑蹤近差錯數量, 統計2015年1~12月門診西藥房蹤近差錯數量。

1. 2 分類匯總 將調劑蹤近差錯分為看似聽似、一品雙規、貨位相近、發藥量大, 粗心四類, 采用Office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繪制蹤近差錯率趨勢圖。

1. 3 研究方法 通過品管圈圈會對現狀進行把握和分析, 2014~2015年門診調劑蹤近差錯發生率平均為0.2%, 根據二八法則確定改善重點、投票確定圈能力, 最終確定目標值, 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圈能力×改善重點)=0.2-(0.2×0.6×0.84)=0.1, 因此要將門診西藥房調劑蹤近差錯率降低≤0.1%。

2 對策實施

2. 1 加強崗位培訓, 合理化排班 由于門診患者多、處方量大, 極容易出現調劑差錯。實行對策:①合理排班, 安排窗口員工輪換發藥, 調配, 減輕疲勞;②調整班次, 增加高峰期窗口;③增加專職審方人員, 減輕窗口壓力。對于新員工和實習、輪崗人員工作經驗少、業務不規范、不熟練等造成調配差錯。實行對策:①定期組織學習藥房各項業務流程和標準操作程序;②定期組織藥房工作人員技能培訓, 通報上月蹤近差錯分析情況;③定期進行藥品臨床應用相關知識學習。

2. 2 建立看似聽似、易混淆藥品與高危藥品圖冊 對看似聽似, 易混淆藥品與高危藥品重點管理, 建立看似聽似, 易混淆藥品, 高危藥品目錄, 并制作警示標示, 并拍照建立包裝對比圖集, 定期組織業務學習。

2. 3 優化門診藥房發藥流程, 提高SPD系統利用率 本院于2014年底引進醫院藥品物流管理(SPD)掃碼系統, 通過掃碼可確保藥品調配正確與否, 可大大降低蹤近差錯發生率, 但由于處方量大, SPD系統利用率低。實行對策:將SPD掃碼率與績效考核掛鉤, 確保所有藥品通過掃碼復核, 優化調劑發藥流程, 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

2. 4 積極配合門診藥房改造, 更新老化設備 指定專人定期對打印機保養維護, 對老化的打印針頭和色帶及時維修更換。對門診藥房藥品貨位進行調整, 確保藥調劑準確、快速, 及時與信息中心溝通, 完善信息系統, 改善工作環境與空間。

3 結果

通過此次品管圈活動, 門診藥房調劑蹤近差錯率已降低至目標值以內(≤0.1%), 提升了門診西藥房藥學服務水平, 增強了藥房員工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促進了藥房人性化管理。

4 討論

導致調劑蹤近差錯的類型主要為發藥量大與看似聽似兩類, 針對看似聽似差錯作者建立門診藥房易混淆藥品與高危藥品圖冊, 增強差錯防范能力;增加看似聽似藥品特殊標識, 高危藥品專柜擺放;針對由于發藥量大粗心所致錯誤, 應對每個藥師進行合理排班, 使藥師能夠得到充分地休息, 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與準確性。

通過此次品管圈活動, 門診藥房調劑蹤近差錯率已降低至目標值以內(≤0.1%), 提升了門診西藥房藥學服務水平, 增強了藥房員工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促進了藥房人性化管理, 但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不斷的PDCA, 使調劑蹤近差錯率進一步降低, 通過此次活動作者總結出導致調劑蹤近差錯發生的主要原因:①差錯分享不及時, 沒有引起高度重視;②實習生初期藥品知識欠缺, 而熟悉后主觀判斷產生的差錯增加;③藥房人員緊缺(孕產假、病假等), 上班人員日調配發藥量遠高于衛計委要求;④藥房硬件設備及系統服務器處于老化期, 出故障時驟增窗口發藥壓力。針對問題實施具體的措施:①完善對蹤近差錯具體信息的記錄, 在早交班時實時反饋新差錯, 引以為戒;②加強實習生帶教工作, 對實習生進行藥品系統化培訓;③合理調整藥房工作人員工作時間, 盡量避免疲勞或連續工作, 在患者多時加開窗口;④嚴格執行掃碼復核流程;⑤建立非懲罰性差錯報告制度, 鼓勵員工積極上報。

蹤近差錯是導致患者用藥安全的潛在隱患, 同時也是JCI國際患者安全目標的重要部分之一, 通過品管圈活動降低蹤了近差錯率能有效地減少用藥錯誤的發生, 間接地提高患者用藥安全的質量, 提高了藥學管理和服務品質, 值得繼續開展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幸國. 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0: 5.

[2] 豆大海, 孟玲. “品管圈”活動在住院藥房退藥管理中的應用.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0, 18(5): 489-491.

[3] 張友婷, 喬麗曼, 潘文合, 等. 品管圈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實踐與效果分析. 醫藥導報, 2011, 30(2): 272-274.

[收稿日期:2016-04-28]

猜你喜歡
西藥房調劑差錯
淺析門診西藥房處方調配差錯調查及防范對策
能“二戰”考研盡量不要調劑,不然就是浪費時間
加強西藥房管理對藥學服務質量的影響
西藥房藥學服務質量的提升路徑及作用分析
要不要服從調劑?
門診西藥房藥品調劑差錯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探討
丁是丁,卯是卯
2019年考研調劑復試開始
基于組織行為學對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必要性分析
差錯是習題課的有效資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