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2016-10-20 19:46黃學敢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21期
關鍵詞:習作能力農村小學作文教學

黃學敢

【摘要】在農村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良好的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親近自然,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加強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把作文自主權交給學生,實現高效的農村作文教學目標。

【關鍵詞】農村小學 作文教學 習作能力 寫作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164-01

作文教學難,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尤其難。這是因為農村小學生的生活地域較為封閉,可感知的新鮮事物較少,社交范圍狹窄,可供閱讀的書籍匱乏,語文表達能力低等原因造成。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是煞費苦心,但收效平平。對于這些困境和現狀,相信在農村從事語文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都有深刻的體會。如何做到既能立足現有作文教學理論和成功方法的同時,又能尋找到一條有助于提高農村小學生作文水平的訓練方法呢?這是筆者多年在農村進行作文教學一直思考的問題,以下總結本人的一些經驗和淺見,與大家交流。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良好的的寫作興趣

大多數農村小學地處方言區,日常生活和交流都是用的是本地方言,很多學生上學后才接觸普通話,普通話對他們來說就是“外來語”,甚感陌生。普通話和方言在語法表達形式上不同,導致學生在說話、作文時語句不通,甚至不知所云。其次,農村小學生生活環境相對與城市學生來說,信息相對閉塞,所見所聞比較單調,較少接觸社會。再者,學生識字少,在作文的書寫過程中錯別字連篇.往往是心里想這樣寫,但卻寫不出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窘態。所以,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農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設定適合于農村小學生“耳熟能詳”的生活場景,讓學生運用普通話進行表達。只有這樣讓學生寫自己的親身經歷,寫自己熟悉的內容,寫起來就不難,才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親近自然,培養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水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竭?!比~圣陶的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社會生活是學生的寫作源泉,只有留心觀察社會生活,善于觀察社會生活,才能獲取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他們雖然不像城市的學生那樣“見多識廣”,但是他們也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那里有山有水,風景如畫,鄉土氣息濃厚,美麗的大自然孕育著千姿百態的動植物。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優勢,引導學生去親近自然、欣賞自然、挖掘自然的美,觀察各式各樣的勞動項目,把課堂的作文教學帶到學生熟悉的“田間地頭”。通過這些學生熟悉的場景,“見景生情”地引入到作文教學當中,為作文教學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

三、著重訓練,扎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學生解決了作文的“源頭”問題,不等于寫好了文章。所以,教師必須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有效的訓練方法。(1)“說”。作文就是語言表達的書面形式,流利的口語表達是作文的基礎。如何引導學生“說”好作文,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農村小學生因社會接觸面比較窄,大多數比較靦腆,不善于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是大多數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碰到的棘手問題。所以,在作文的寫作前,教師很有必要讓學生“冥思苦想”打好“腹稿”,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要寫的內容,如何“謀篇布局”(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突出什么內容?運用怎樣的表達方式等等,教師再進行評價指導。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膽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在作文寫作時少走彎路、不走彎路,實現高效的作文教學目標,有效地完成作文教學任務。(2)“練”。語義邏輯的訓練,是作文訓練的基礎,也是作文訓練的核心。要寫好作文,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語言思維表達能力。在練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筆去挖掘生活的真、善、美,不拘束于農村狹窄的空間,樹立遠大的理想,提高思想覺悟,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同時,要加強對學生想象力、聯想力、發散力的培養,為學生以后健康良好的寫作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3)“評”。評價是習作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的一種認定,充分發揮作文的評價激勵和引導功能,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內力。針對于農村小學生對生活認識的局限性,教師在開展作文評價環節是,應該根據農村小學生的特點,善于發現他們思維的痕跡,善于發現學生文章中的積極因素,幫組學生發現自己寫作與內在精神上的認識與能力,確立作文教學的努力方向,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4)“改”?!昂梦恼露际歉某鰜淼摹?。作文“批改”,教師著重于“批”,讓學生重改。教師應該啟發學生自己認識作文的優點,發現作文的不足,然后自己動手修改。自改是發展創造性思想,形成獨立作文能力的一種好方法。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見,展開爭議,集思廣益,才能有利于學生取長補短,互幫互組,共同提高。

四、持之以恒,培養學生自主良好的寫作習慣

“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有了寫作素材,懂得寫作方法,但是不寫出來,等于沒寫。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習作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老師沒有布置沒有要求的情況下,去書寫生活的見聞,內心的感受,這才是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而達到這個目的的關鍵點,就是教師應該把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作文里自由表達自己的個性、觀點,讓學生真正成為作文的主人??梢酝ㄟ^寫日記的方式,培養學生時時注意身邊所發生的大事小情,觀察社會、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寫讀書筆記,記錄自己的點滴心得,讓學生做到“我手寫我心”,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良好的寫作習慣。

總之,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必須要遵循農村小學生的特點,教師要充分利用農村生活有限的作文資源,培養學生留意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積累豐富的農村生活經驗,把教材和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多探索、多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才能實現高效的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林峰.優化農村作文教學的實施策略[J].廣西教育.2010年第15期

[2]曾振華.依托生活,挖掘習作資源[J].小學教學參考.2014年10月(上旬)

[3]孫長芳.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寫作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4年10月(中)

猜你喜歡
習作能力農村小學作文教學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