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州市大蒜黃葉發生的原因及對策

2016-10-20 13:42易圖碧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9期
關鍵詞:黃葉大蒜對策

易圖碧

摘要 近年來,彭州市大蒜發生黃葉現象較為突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土壤酸化、營養不平衡、生理性脫肥、有害氣體和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應對大蒜黃葉的發生,應遵循“對癥下藥,重在預防,綜合防治”的原則,采取選用抗病豐產品種、土壤改良、科學施肥、加強環境保護、注重預防、適期用藥的綜合防治措施進行防治。

關鍵詞 大蒜;黃葉;原因;對策;四川彭州

中圖分類號 S6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9-0110-01

彭州大蒜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是四川省彭州市特色產品之一,常年大蒜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hm2。2015年種植面積達到1.2萬hm2,外銷蒜苗3.0萬t、蒜薹7.5萬t、蒜頭5.5萬t,產值達9億元,成為彭州市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彭州市大蒜主栽品種為彭州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彭州地方種,屬百合科蔥(Allium fistulosum L.)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來,彭州大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黃葉現象較為突出,導致大蒜產量減少、品質降低,一般發生田減產10%~30%,特別嚴重田塊絕收。不同病因的黃葉給防治增加了難度,正確識別是防治的前提,對癥用藥,才能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1 發生原因及其特點

通過對彭州市隆豐鎮、葛仙山鎮、軍樂鎮等大蒜主產區的田間調查,目前黃化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方面。

1.1 生理性黃葉

1.1.1 土壤酸化。酸性土壤危害引起黃葉,中性土壤適于大蒜的生長,以pH值7.0~7.4最適宜。當有機肥施用較少,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復合肥、過磷酸鈣)會使土壤酸化,引起大蒜葉生長緩慢,細弱,外葉枯黃。

1.1.2 干旱。大蒜的生產過程中不注意澆水,土壤干旱,植株缺水易引起黃葉,在降雨量較少的冬春季節發生普遍。

1.1.3 微量元素缺乏。缺鈣心葉尖黃化,生理受阻,缺鎂外葉尖黃化。

1.1.4 有毒氣體危害。一是追施碳酸氫銨,會引起氨氣危害,使葉尖枯萎,逐漸變為褐色;二是工廠排放廢氣(CO)引起受害葉片快速失綠,葉片開始變成灰白色,后期葉片枯黃,病部無霉狀物等病征。

1.1.5 生理性脫肥。發生在大蒜生長前期。大蒜出苗20 d后葉尖開始失綠變成茶褐色,后葉尖枯黃,田間表現為發病均勻,無中心病株。其原因是“退母”,也叫生理性脫肥,種蒜內貯藏的養分已用光,花薹和蒜瓣開始分化,如不及時追肥,就會發生黃葉現象。

1.2 病理性黃葉

1.2.1 大蒜葉枯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染病多始于葉尖或葉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圓點,擴大后呈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生黑色霉狀物,嚴重時葉片枯死。在彭州市11月上旬開始發病,翌年3月進入發病高峰期,一般病株率在20%以上。病原為真菌子囊菌亞門枯葉格孢腔菌[Pleospora herbarum(Pers.ex Fr.)Rabenk],屬真菌界半知菌類。

1.2.2 大蒜葉疫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葉片染病初在葉片中部或葉尖上生蒼白色至淺黃色水浸狀斑,邊緣淺綠色,病斑擴展快,葉片萎垂,濕度大時上生稀疏灰白色霉,病斑枯死。生產上多在10月和翌年3月為害,是大蒜常發病害。病原為黃花菜匍柄霉[Stmphylinm uesicarium(Wallr)simons],屬半知菌類真菌。

1.2.3 大蒜細菌性軟腐病。癥狀:大蒜染病后,先從葉緣或中脈發病,沿葉緣或中脈形成黃白色條斑,可貫穿整個葉片,濕度大時,病部呈黃褐色軟腐狀。腳葉先發病,后漸向上部葉片擴展,致全枯黃或死亡。 田間表現為點片發生,多在入水口處先發病,地勢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重,11月發病重。病原為胡蘿卜軟腐歐氏桿菌胡蘿卜軟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al],屬細菌界薄壁菌門。

2 對策

2.1 農業防治措施

2.1.1 選用抗病豐產品種。盡可能采用脫毒蒜、抗病蒜或選用成都市農林科學院選育的成蒜早系列品種,如成蒜早3號、成蒜早4號。

2.1.2 土壤改良。施氧化鈣(CaO)750 kg/hm2中和酸性并施用腐熟有機肥。

2.1.3 輪作。選擇土壤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或砂壤土地種植大蒜,忌連作或與蔥蒜等百合科作物重茬,種植區域應遠離污染源[1]。

2.1.4 深溝高廂栽培。秋種季節,彭州市一般年份雨日多,應采用高廂種植,利于排水,減輕后期病害發生程度。

2.1.5 科學施肥。整地時基肥施腐熟有機肥30~45 t/hm2、45%復合肥(15-15-15)600~750 kg/hm2、硫酸鋅15 kg/hm2。早追肥,出苗后在二至三葉期(早熟品種在9月下旬施肥,晚熟品種下10月下旬施肥)追肥尿素75.0~112.5 kg/hm2,這時期追肥可有效地減輕因“退母”缺肥出現的生理性黃葉,也可用0.5%幾丁聚糠水劑300倍液噴霧調節大蒜生長,增強大蒜的抗性[2]。

2.2 化學防治措施

2.2.1 大蒜葉枯病。發病初期用甲基硫菌靈5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50%異菌脲(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視田間病情于11月底或3月下旬開始施藥,冬季防治1次,春季防治2次[3]。

2.2.2 大蒜葉疫病。發病初期用72%克露800~1 000倍液,或殺毒礬400~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1 000倍液噴霧防治。

2.2.3 大蒜細菌性軟腐病。發病初期可用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加收米400~500倍液噴霧防治。一般10月下旬開始防治,重冬前防治[4]。

3 參考文獻

[1] 吳明福,楊正全,王世明,等.秋播大蒜葉黃干尖原因及防治措施[J].漢中科技,2009(6):24.

[2] 王騰飛,王英超.大蒜黃葉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初探[J].長江蔬菜,2005(6):29.

[3] 鄭雷,王磊磊,馬平,等.大蒜春季病蟲害及管理技術[J].種業導刊,2012(5):30.

[4] 楊社娟.大理市大理鎮冬早大蒜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14(6):22-23.

猜你喜歡
黃葉大蒜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黃葉奇遇記
《飛鳥集》節選
大蒜生長日記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An Affair to Remember
綠葉與黃葉
奶奶的生活小竅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