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2016-10-21 08:13熊正寧
經營者 2016年12期
關鍵詞: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問題

熊正寧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同時獲得發展的機遇也越來越多,而要抓住這些機遇,促進自身發展,有效的經濟管理措施極其關鍵,對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就我國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其經濟管理措施仍然存在較多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國企業當前經濟管理方面的缺陷,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措施,為我國企業的發展提供些許借鑒。

關鍵詞 現代企業 經濟管理 問題 對策

一、引言

目前,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已經更加深入,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逐漸取代了粗放式的經濟管理制度,成為經濟領域關注的焦點。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制度,它具有舊有制度所不具備的新特點,能實現企業各個環節的自由調控與優化,能極大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這種新興的企業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因而,在新形勢下探究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不足并對之進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二、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缺陷

(一)經濟管理觀念落

受歷史因素的影響,我國的企業發展至今并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整且獨立的體系,政府一直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起著引導作用,政府的干預使許多企業缺乏相應的經濟管理理念,只會跟隨政府的指引進行管理。我國目前已經從計劃經濟時代轉向市場經濟,市場的自由競爭與調節成為主要手段,企業之間的競爭由內部競爭轉化為整體實力的競爭,因而,企業各部門之間團結合作顯得尤為重要。但從企業的整體現狀來看,企業的團結力仍然處于較為薄弱的狀態,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另外,企業落后的經濟管理觀念還表現為對長遠利益的忽視,只重視眼前,導致企業發展遲緩,應對風險能力較弱。

(二)經濟管理制度落后

現代企業制度作為新興制度,其轉化需要一定的時間,就目前發展狀況來看,不少企業在經濟轉型之后仍然采用傳統的經濟管理制度,這種舊有的制度已然不能再適應新的管理體系,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這種制度的落后導致企業的運作效率不高、經濟效益不高,嚴重影響企業競爭實力的增長,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三)管理組織結構松散

經濟管理組織是維護企業經濟秩序的重要保障,我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的松散狀態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這種松散的狀態,一方面表現為企業組織結構的單一化,單一化的經濟管理組織模式僅僅適用于小型企業,對于逐漸發展壯大的企業來說,這種管理模式顯然不能再適應企業復雜的內部構成,這種單一的管理組織形式極易造成大企業中各機構、部門的重疊,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表現在領導層次的缺失上,企業經營需要各個部門的通力協作,“一把抓”的經營方式,使各部門的決策與調度都統籌于經營決策者一人之手,難免會產生漏洞,造成企業的損失。另外,這種“一把抓”的經營模式,還導致企業各部門之間交流的困難,使得企業內部矛盾重重。

(四)管理職責欠明確

就多數企業目前的狀態來看,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依然不能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態勢,各部門之間往往處于隔閡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盡管引進不少優秀的管理人才,但因企業各部門的管理職責不明確,使人才之間不能得到很好的交流與溝通,在出現問題時,往往會出現各部門之間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這不僅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益,而且會造成部分工作人員的消極、怠惰情緒,使其工作效率降低。

三、現代企業優化經濟管理的主要對策

(一)更新經濟管理理念

良好的管理理念是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基礎,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適時更新管理理念是極其必要的。在新形勢下,要轉變舊有的管理理念,樹立起創新意識,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經濟管理理念,提升對經濟管理的重視程度,對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進行全方位的了解。與此同時,也要注意提升員工的管理意識,開展相應的管理培訓,使員工對現代企業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樹立起相應的管理理念,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經濟管理氛圍。

(二)健全經濟管理體制

經濟管理體制是企業發展的制度保障,制度的建設不僅使工作人員有章可循,而且能夠指引企業的發展軌跡,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不僅要滿足現代企業的管理需要,更要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與需要。這就要求企業一方面要嚴格遵循相關財政部門出臺的工作規范與管理制度,如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合理合法地規劃企業的管理部門與規章。另一方面,企業應貫徹與落實相應的內部控制管理規范及其相應文件的精神,加強對企業內部的控制,完善控制體系,對企業內部進行實時的監管,及時發現企業內部的風險,為企業的良好運轉保駕護航。

(三)優化經濟管理組織體系

經濟管理體系是現代企業不斷發展的組織基礎,優化經濟管理體系有助于企業提升運作效率,獲得更大收益。優化經濟管理體系的核心措施,即優化各部門之間的合作方式,企業的經濟活動要通過不同部門之間的分工合作來進行,各部門之間的職責要明確,不能出現重疊現象,保證工作的各個環節高效完成。另外,在新形勢下,企業也應該樹立起創新意識,規劃好長遠目標,在結合自身優勢及其管理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分解評審及分層次的優化方式對經濟管理的組織體系進行優化,綜合評審的結果,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組織體系的系統性優化。

(四)轉變經濟管理方式

在經濟結構深入轉型的當今時代,粗放型的經濟管理模式已不再適應市場及社會的需求,所以,轉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時代及社會發展的要求。轉變兩種經濟管理方式必然需要一定的過渡與承接,因此,經濟管理方式的轉變不能操之過急,需要遵循經濟及市場自身發展的規律,逐步來實現,促進轉型的穩步進行。企業經濟管理方式應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其內容應隨時代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調整,以適應外部的經濟大環境。另外,企業內部員工素養的提升,也是經濟管理方式轉變的重要方面,應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有關經濟管理方式的培訓,不斷提升員工的管理能力,了解、學習更為先進的管理方式,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加強經濟管理的監督

良好的監督體系能有效地減少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產生漏洞與風險的可能性,為企業的正常運作提供保障。對經濟管理的監督,應深入企業內部的各個環節與各個部門,將企業內部的活動與外部的市場相聯系,使經濟管理的各項工作更加細致、規范,企業應對各項活動的工作流程及審批權限制定明確的規則與要求,使企業的資產、負債及預算等方面的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并有效預防、應對企業經濟活動面臨的風險。另外,在企業的對外融資方面,經濟管理制度也應發揮強有力的監督與控制作用,對企業生產過程中原材料的采購審批進行有效的控制,降低成本,促進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并與相應的金融機構進行良好的合作,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的社會認知度及影響力,以有效監督維護企業的信用狀況,保證外部融資渠道的寬廣。

四、結語

由此來看,現代企業在經濟深入轉型的當今時代雖然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它在經濟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許多的不足,而要想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促進我國經濟轉型的深入發展,就亟須企業克服這些經濟管理方面的缺陷,敢于迎接新的挑戰,緊跟時代步伐,這是企業謀求生存與發展的根本道路。

(作者單位為貴州全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雷真,鄧艷麗.淺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J].企業技術開發,2014(31):108-109.

[2] 蘇建明.淺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2015(11):31.

猜你喜歡
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問題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探討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