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公安機關指紋識別技術發展若干問題

2016-10-21 21:25何連成余海波曹罡
科學與財富 2016年9期
關鍵詞:痕跡指紋公安

何連成 余海波 曹罡

摘要:指紋識別技術自出現以來一直被視為權威的科學證據,也是公安機關刑事偵查普遍采用的刑事技術手段。但是近年來隨著其他技術的發展,使指紋識別技術出現了新的瓶頸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公安;痕跡;指紋

Abstract: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authoritative scientific evidence since its appearance, but also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in the crim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widespread use of criminal technology. Bu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technologies,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emerged a new bottleneck and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Key words: public security; trace; fingerprint

1前言

刑事科學技術中,指紋鑒定是最常見的一種,是個體識別同一認定的核心技術。指紋鑒定又稱指紋識別,是以手指、手掌表面的乳突線花紋特征為依據識別個人的科學技術[1]。

自阿根廷警方首次將指紋作為個體識別的依據后,指紋因其差異性、同一性的特點,其同一認定的證據價值一直為世人所公認。指紋識別技術不僅用于打擊犯罪,而且廣泛的應用于醫學、體育、為民服務等各個領域。指紋識別技術在揭露證實違法犯罪、保障社會安全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科學技術支撐。但是近年來關于指紋鑒定出現的爭議,指紋檢驗技術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

2指紋識別理論

指紋各不相同的概念實際上是對指紋的整體而言的,而實際公安工作中遇到的指紋印痕多大是殘缺不全的局部指紋,平均大小僅是整個指紋大小的約1/5左右。因此,不管認定結論所依據的特征數量有多少,也只是一枚指紋中的局部特征,并不能由此證明這些局部特征組合在其他人手上不會重復。這樣,指紋識別實際上是在進行用部分來認定全部的推斷。這種推斷目前并沒有專家進行過專門的統計學研究,并無具體的科學數據和研究結論來加以支撐,理論上也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證明。這一點在人們之前的偵查中,有意無意地被忽略了。而今,隨著概率學、計算機技術和智能軟件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了指紋識別技術存在的瑕疵,這需要刑偵專家結合概率學進行深入的科學理論研究。

3指紋檢驗標準

關于指紋識別的標準,一直未能有系統定論,缺乏統一、明確的規范。鑒定人員的檢驗過程主要是通過比對現場指紋和樣本指紋是否有相同特征,相同特征達到一定的數量后,即可作出是否同一的判斷。至于需要多少個特征、特征的數量和質量達到何種程度,至今并沒有統一的客觀標準,實際上依賴于公安機關刑事技術人員的自行判斷。目前,在指紋鑒定工作中也尚無明確的國際統一標準。國外的學者專家的認識也是情況各異,互有差別。英國規定出示于法庭的指紋證據至少必須具有16個細節特征點;荷蘭和法國采用12個細節特征點的標準;瑞士的日內瓦采用8個細節特征點為標準。此外一些國家則對指紋鑒定所利用的特征標準沒有具體規定,如加拿大、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等,指紋的鑒定完全依賴于指紋鑒定專家的意見。我國在指紋鑒定方面一直沒有規定最低的特征數量標準。有的刑偵技術專家認為不應該限制數量,應該考慮的是數量和質量的結合;也有刑偵技術專家觀點提出了基于指紋有效面積和特征質量的指紋鑒定標準。在司法實踐中,一般以7個至10個細節特征吻合為同一認定標準;但這一標準并不具備強制效力。為盡可能減少受各種檢驗條件、鑒定人經驗等因素對指紋檢驗的影響,減少錯檢,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正確評價指紋鑒定的科學性,必須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標準,這一標準是衡量指紋鑒定依據、程序、方法及結論科學性的客觀評價標準。制定一個統一的明確的指紋鑒定行業標準已是迫在眉睫。隨著我國司法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連主觀性較強的筆跡鑒定都有了相應的技術規范,但指紋鑒定技術規范依然尚未制定。對殘缺指紋的鑒定條件、對差異點的評斷等技術指標仍舊缺乏明確的操作規則和標準??梢钥闯?,關于指紋鑒定的技術規則仍然需要專家學者不斷地進行深入的研究,相信不久指紋鑒定的標準也會制定相應規范標準。

4結語

指紋鑒定作為進行人身同一識別的科學技術,目前在世界各國各個行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經過百余年來的發展,指紋技術在理論方面越來越豐富,在實踐上也得到了廣泛的證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智能化、標準化時代的來臨,指紋檢驗鑒定技術也需要盡快解決影響自身發展的瓶頸問題,建立新的標準和理論,使之更加科學和嚴謹。

參考文獻:

[1] 李力,黃鎮國.對當前指紋鑒定標準適用情況的分析[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5(2):87.

[2] 魏道培.指紋鑒定權威受到挑戰[J].檢察風云,2006(21):32.

[3] 李彥雷,李剛.相似指印檢驗鑒定1例[J].刑事技術,2011(3):66.

作者簡介:

何連成(1985-),男,湖南人,新疆阿克蘇庫車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痕跡檢驗專業工作。

余海波(1984-),男,河南駐馬店人,奎屯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刑事科學技術室工程師,主要從事痕跡檢驗工作。

曹罡(1982-),男,陜西咸陽人,新疆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工程師。

猜你喜歡
痕跡指紋公安
像偵探一樣提取指紋
為什么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
“老公安”的斂財“利器”
小偷留下來的痕跡
“10歲當公安”為何能暢通無阻
公安報道要有度
基于自適應稀疏變換的指紋圖像壓縮
可疑的指紋
公安
積淀歲月的痕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