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問題與措施研究

2016-10-21 01:27李珂
科學與財富 2016年9期
關鍵詞:風險管理管控商業銀行

李珂

摘要:商業銀行自成立以來便受到普遍關注,然而近幾年來,隨著國內外金融環境的變化,其發展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問題。本文從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問題入手,提出國內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借鑒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經驗,為國內的商業銀行提出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管控

一、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類型

(一)信用風險:這是最大的風險,銀監會設定了16個指標,其中包括不良貸款率、不良資產率、貸款損失準備金率、撥備覆蓋率、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關聯度,以及很少聽到的正常貸款的遷徙率、關注貸的遷徙率、可以貸款的遷徙率、次級貸款的遷徙率等。從管控信用風險的角度來看,銀監會所監控的指標是非常多的。

(二)市場風險:這主要是利率、匯率、股票、商品價格的波動給銀行帶來損失的可能性。中國正在實行匯改,而且中國的利率相對波動比較大,所以市場風險越來越大。

(三)操作風險:在銀監會的報表系統中,還沒有非常具體完善的操作風險的監控指標。目前只有相關案件分析的操作風險,案件主要是外部員工和外部的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來盜竊銀行的資金,給銀行造成的風險。

二、商業銀行風險管控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行資本嚴重不足,資本充足率偏低

2006年底即將實施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最低資本要求作為三大支柱中的第一支柱,而從2005年末的實際情況看,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偏低,對長期次級債務等附屬資本的依賴過大,長效資本補充機制尚未建立,反映出較高的風險水平。

(二)不良貸款余額上升,新增不良貸款增長過快

長期以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占比呈現“雙低”狀態,然而近幾年在國內商業銀行整體資產質量趨好的同時,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表現卻令人堪憂。

(三)貸款集中于個別行業和大客戶,風險突出

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成立之初對資產業務的定位確定為以中小企業為主,但從多年的發展狀況看,其主要業務的營運對象并未體現出與國有商業銀行的差異,尤其是在授信業務中,過于追逐地方壟斷行業、集團客戶等,造成信貸對象雷同,貸款集中風險突出。

三、針對商業銀行風險管控的措施

(一)信貸風險管控措施

1.企業層面。首先企業應認真分析自身所處的行業環境,因地制宜地發展生產,努力克服一些短期心態和近視心里,不斷向集約型經營方式轉化,加強經營管理,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其次我國企業無論是從自身的經營特點還是從外部的體制約束來看,外源融資的成本都是很大的,短時期內這種情況是難以得到改變。

2.銀行層面。(1)建立長期穩定的銀企關系,降低銀行信貸風險。中小企業貸款難與銀行放款難現象較為突出,這說明銀行與企業二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調。中小企業和銀行這種非正常的關系不但阻礙了中小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發展,也大大降低了銀行業的效益。(2)多方面收集客戶資料,減少信息不對稱。企業貸款風險識別的關鍵,在于從客戶提供的財務報表之外,盡可能收集能夠反映客戶資信的相關信息。香港商業銀行在這方面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鑒。

(3)優化信用評級技術,實現信貸審批的高質高效。一是持續優化完善小企業客戶評級技術。二是探索引人評分卡等新的風險管理機制。對于數量眾多的小企業小額信貸,可借鑒香港商業銀行的做法,借助評分系統審核貸款申請,實現自動審批。

(4)采取多種擔保方式。對于銀行來講,要降低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有效方法就是要求中小企業提供可保值甚至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增值的抵押品,如土地。但中小企業資產規模較小,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和難以獲得信用擔保的現實狀況,使得銀行降低了對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發放量和發放率。

3.政府方面。首先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規建設。其次成立專門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最后完善社會擔保體系。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確保擔保公司得到協作銀行、再擔保機構的支持。

(二)操作風險管控措施

1.確立風險防范理念,營造風險控制文化。文化理念是行動的先導, 文化是無形的約束, 確立風險防范理念, 將直接影響到銀行廣大員工日常的工作態度, 并形成習慣, 久而久之凝聚為風險控制文化。文化一旦形成, 就變成一種力量, 直接指導、激勵和約束著員工的行為。

2.構建并逐步完善操作風險管理體制籌建統一的管理體制, 明確職責分工。該體制不僅要強化操作風險的管理文化,,而且要提高銀行各操作部門的整合度, 明確界定各產品線業務管理部門、信息技術部門、法律合規部門、風險管理部門和審計部門的職責分工, 只有這些職能部門有效地合作, 才能制定和實施有效的操作風險管理戰略。

3.借助科技手段, 建立健全操作風險識別、評估體系和完整的內控信息反饋機制。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處理和通訊技術, 建立靈敏的信息收集、加工、反饋系統和完整的信息交流渠道, 使各項決策和經營活動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的基礎上。利用各種信息及時調整業務經營方針和發展策略, 加強決策和經營管理活動的針對性和主動性, 及時協調解決內部控制中的問題, 消除信息傳導失真, 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風險。

(三)市場風險管控措施

1.完善市場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市場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的建立是健全風險管理和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政策和制度的嚴格執行和實施。如前面提到的巴林銀行和“中航油”事件,這兩個機構在出現風險事件前相應的制度皆存在而且也相當“完備”,然而它們均未能做到政策和程序的嚴格執行,導致了重大損失。

2.改普我國市場風險管理和監管的環境。建立有效的市場風險模型需要有很多市場基礎條件。如上所言,利率風險是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市場風險。要準確度量利率風險,利率市場化和利率曲線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3.加強銀監會在加強市場風險監管方面的工作。銀監會在成立不久就開始對市場風險監管進行研究,成立不到一年就制定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并于2004年底公布了《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對市場風險管理的各個主要環節進行了系統、詳細的規定。2005年2月公布并實施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對銀行風險管理進行了補充。

參考文獻

[1]陳映申.從經濟資本理念看現代銀行管理藝術[J].新金融,2004(8):22-24.

[2]潘闖.增強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思考[J].廣西金融研究,2004(1,2):36-38.

猜你喜歡
風險管理管控商業銀行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應用
多端聯動、全時管控的高速路產保通管控平臺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信用證洗錢風險識別及管控
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失控還是管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