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發揮群眾作用角度論農村消防工作的開展

2016-10-21 03:25張帥李麗
科學與財富 2016年9期
關鍵詞:消防工作農村

張帥 李麗

摘要:隨著農村經濟建設和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建設良好的農村消防安全環境,不僅有利于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也能夠增強農村地區抵御火災的能力。研究農村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尋找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措施,對保障農村建設和農民安居樂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村 消防工作 群眾作用

一、引言

近年來,尤其是在我國大力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重要時期,抓好農村的消防工作不僅是保障農村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重要條件,還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但是長期以來對農村消防工作投入的不足,使得農村消防工作基礎薄弱的劣勢對農村經濟建設和村民安居樂業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在大多數農村,消防工作制度落實不到位,消防組織不健全,消防設施相對滯后,消防宣傳教育薄弱,火災隱患多等問題顯得尤為突出[1]。

二、農村消防工作的現狀

(一)農村火災的特點

1、農村火災發生幾率高,占全國總起數比重大

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嚴重缺乏消防基礎設施,抵御火災等災害的能力低,用火用電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火災。由于村民缺乏消防安全知識,住宅等建筑建造的十分緊密、柴草堆垛等可燃材料堆放隨意性大、用火用電方式不合理等,都給火災高發創造了條件。

2、火災撲救成功率低,損失嚴重

農村火災撲救成功率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農村遠離城鎮,交通不便,自身缺乏撲救力量和器材裝備,消防水源建設也遠遠落后于城市。發生火災后,城市專業消防力量無法及時到達火災現場,即使到達現場火災也已經發展蔓延或熄滅;另一方面,農民群眾缺乏撲救火災和疏散財產的基本技能,使得火災在初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消滅,勢必給農民群眾帶來更多的財產損失。

3、農民住宅火災頻次多,人員傷亡大

近年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務工,使得獨居老人和留守婦女兒童比例提高。這些弱勢群體十分缺乏消防安全常識和逃生自救的能力,用火用電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并且很難安全脫離火魔的攻擊。加上農村建筑耐火等級低,發生火災后房屋容易垮塌,極易將正在搶救財物的村民埋壓造成人員傷亡。據統計,平均每年農民住宅發生的火災占農村火災總數的36.3%,死亡人數占農村火災死亡總人數的71.6%[2]。

(二) 農村消防工作的薄弱環節

1、村鎮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消防安全組織和制度建設不完善

鄉鎮政府、派出所和村民委員會是開展和管理農村消防工作的重要力量。但是,一些地區的領導和部門對消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經費和人員缺乏,使得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村鎮消防安全組織和制度建設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開展農村消防工作的成效,也成為了農村消防管理環節薄弱的原因。具體表現為:一是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二是組織網絡和制度建設不完善。

2、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緩慢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步伐,主要表現在消防道路不暢、消防水源不足、器材裝備落后等方面。目前,一些鄉鎮雖然完成了消防規劃,但大部分鄉鎮的消防規劃沒有實施,消防基礎設施落后的局面和農村整體抗御火災的能力依然沒有得到改善。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緩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3]:一是消防道路不暢。二是消防水源嚴重不足。三是消防力量和裝備建設緩慢。

3、村民生產生活中火災隱患多

我國農村地區的消防監督管理力量薄弱,加之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普遍較低,使得農村地區的火災隱患大量存在。村民隨意建造房屋和堆放可燃物,不合理的用火用電方式,大量的小作坊、小飯店的興起,也使得農村地區的消防安全形勢十分嚴峻[4]。一是村民建筑材料和布局不合理。二是火源使用不科學。三是用電和電氣火災隱患增多。四是鄉鎮私營企業火災隱患較多。

三、影響農村消防工作的因素

(一)人員因素

農村的消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必須建立在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廣大農民群眾高度重視、積極參與的基礎之上。政府人員的管理理念、職能部門的職責意識、農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對消防工作都有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各級政府重視程度的影響。(2)派出所和公安消防機構職能作用的影響。(3)農民群眾消防安全意識的影響。

(二)文化因素

我國農村存在著許多獨具特色的風俗文化傳統。在這些風俗中,一些涉及用火的風俗(包括一些帶宗教或迷信色彩的),卻往往由于農民群眾缺乏消防安全意識成為引發火災的原因。例如焚燒紙錢及其它冥器、敬神拜佛時燒香燃燭、張燈結彩過燈節、燃放煙火爆竹等,對農村火災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5]:(1)焚燒紙錢及冥器引發火災。(2)燒香燃燭引發火災。(3)花燈引發火災。(4)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火災。

(三) 經濟因素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農村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個體私營企業迅速增多,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是不同地區的消防安全形勢也極大的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經濟實力落后地區對消防的投入不足。(2)為追求高利潤,大量鄉鎮、私營企業忽略安全進行生產。

四、從發揮群眾作用入手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措施

(一)引導村民科學用火用電,消除火災隱患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存在許多不合理的用火用電方式和涉及用火的風俗(包括一些帶宗教或迷信色彩的),村民又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識,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事故。因此,必須在措施上加強對村民正確用火用電的管理,引導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采取正確合理的用火用電方式。(1)移風易俗,加強用火管理。(2)加強教育,規范用電方式。

(二)積極開展農村消防規劃工作

消防規劃編制工作是目前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預防農村火災的重要前提。通過規劃,可以為農民群眾開展自防自救提供良好的消防環境,使得群眾在建造房屋時布局科學合理,也能滿足群眾撲救火災時對水源、器材裝備的需要。因此,消防規劃要充分考慮到村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承受能力,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民族習俗和火災特點等具體實施。(1)合理規劃建筑布局,推廣難燃材料。(2)全面規劃落實消防基礎設施和裝備。

(三)大力發展以群眾為主的消防力量,建立農村的自防自救體系

(1)大力發展以群眾為主的消防力量

發展以群眾為主的消防力量,就是要在鄉鎮、村落實好消防工作制度,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成立消防隊伍,增加群眾參與消防工作的措施。一是鄉鎮建立治安聯防消防隊;二是村內建立義務、志愿消防組;三是鄰里建立消防聯防戶。

(2) 提高農民群眾撲救火災的能力

建立群眾參與的消防力量后,應該通過多種措施不斷增強農民群眾撲救火災的能力。在具體措施中,除了加強對農民群眾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外,還應該增加實地演練等方面的訓練。鄉鎮、村定期選派人員接受消防部門的培訓后,組織群眾針對本地區的地理特點、火災特點和重點部位進行實地演練,傳授群眾疏散物資、使用器材裝備、救火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知識,提高農民群眾自防自救的能力。

五、結論

農村消防工作關系到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到廣大農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當前農村消防工作還有諸多薄弱環節,但只要落實好農村建設和消防工作的有關方針政策,充分提高社會各界對農村消防工作的重視程度,調動起農民群眾參與消防的積極性,就能逐漸轉變農村消防工作被動、落后的局面。通過本文的研究成果,體現了農民群眾參與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為農村建設中消防工作的發展提供了一些參考性的意見。由于受時間的限制,對農村消防工作存在問題和應對措施的細節研究的深度不夠,在今后的研究中,應考慮更多的層次和因素去不斷完善。今后,我們應以發展的眼光去研究,借鑒并吸收成功的經驗和先進技術,以促進我國農村消防工作走向健康發展的軌道。

參考文獻

[1] 李柏東. 農村消防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 消防科學與技術, 2005, 24(3): 135-136.

[2] 公安部消防局. 中國消防手冊[M]. 上海: 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07.

猜你喜歡
消防工作農村
現代化城市發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會化研究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重視消防
提高農村小學習作講評的幾點感悟
四好農村路關注每一個人的幸福
國務院消防工作考核組來我省檢查消防工作
淺析如何筑牢農村消防工作防火墻
對消防工作社會化的理性思考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