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第六代超深水鉆井船逃生路線的設計

2016-10-21 20:41左維呂清文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年8期

左維 呂清文

摘 要:文章主要從各個功能區域入手結合規范要求對鉆井船的逃生路線設計作了個簡單的介紹,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鉆井船;逃生路線;主通道;登乘站;直梯;梯道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對能源的需求也不斷增長。隨著陸地油氣儲量日趨枯竭,各國大石油公司早已將目光投向海洋。海洋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已成為能源發展的重點和熱點,尤其是向深水,超深水的海洋延伸。我司目前承接的巴西鉆井船項目為第六代鉆井船,入級ABS,采用DP3動力定位,工作水深3000米,最大垂直鉆井深度達到10000米,航速11節,居住人員180人。工作水域為巴西近海,墨西哥灣,東南亞,非洲中部,西部和南部,以及地中海和澳大利亞海域。文章主要就逃生路線的設計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逃生路線是指船舶發生火災時,為讓逃生者通過最短的距離抵達安全處所,從失火處所到達安全處所的適宜路線指示。逃生路線圖是鉆井船詳細階段一份重要的需要送審的圖紙,和各個專業都相關聯。通常來說,在鉆井船的概念設計和基本設計階段,就應該大概的確定了逃生路線。在詳細設計階段,根據房間的布置和空間的大小可能會做一些調整或重新設計。而對于緊湊型鉆井船來說,艙室的空間有限,每層甲板的面積也有限,這就對逃生路線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1 設計

1.1 生活樓區域

生活樓區域位于船首,由從底部Tween Deck 3到Top Deck總共十層甲板組成。生活樓區域主要是用于船上人員居住,辦公,娛樂,餐飲等日常生活的區域。救生艇的集合站和登乘站設置在生活樓的A甲板。根據規范要求,起居處所、服務處所和控制站內,在每一經常有人或人員居住的一般區域內,至少應設有彼此盡可能遠離的兩個獨立脫險通道。為達到這一要求,在生活樓靠尾部,距中心線8400mm處,左右舷各設置了一部從雙層底通往主甲板的梯道;同樣在尾部,距中心線13300mm處,左右舷各設置了一部從主甲板通向Top Deck的梯道;在生活樓靠首部,距中心線2800mm靠右舷,設置了一部從Tween deck 3通向Top Deck的梯道;此外,每層甲板上三個梯道之間也設置了走道互相連通。這樣的設計保證了在緊急情況下,船上人員不管處在生活樓的任何位置,都可以通過臨近的兩個通道到達主甲板和登艇站。

1.2 機艙區域

本鉆井船配備六臺主機,采用電力推進。三個機艙位于船尾,由Tween Deck 2和Tween deck 1兩層甲板組成。根據規范,每個機艙作為A類機器處所,應設兩條脫險通道。其中一部梯子應位于受保護的環圍之內,環圍的最小尺寸為800mm×800mm。因此在機艙1,3尾部靠近距中6300mm艙壁設置了直梯及環圍,直接通向主甲板作為次逃生通道,在靠機艙首部設置梯道和門通向主甲板作為主逃生通道。

1.3 其他機器處所區域

除A類以外的其他機器處所,其脫險通道的設置應考慮到該處所的性質和位置以及該處所通常是否有人工作。在主船體尾部,距中心線6300mm處,左右舷各設置了一部從雙層底通向主甲板的梯道,這樣的設計保證了尾部泵艙,高、低壓配電板室,機控室等房間都有兩條遠離的脫險通道。在主船體中部,Tween Deck 1甲板,左右舷各設置了一條連通首尾的主通道(Passageway),這樣的設計滿足了中部各個房間都能通過這兩個通道到達主甲板。其中,泥漿泵艙和APV室都設置了一部梯道作為主逃生通道,另外一部直梯作為次逃生通道,分別通過主通道到達主甲板。鄰近的Silo Room由于空間狹小,布置了門通向APV室的梯道作為主逃生通道,另外布置了直梯通向主通道用于次逃生通道。泥漿池區域,左右舷各設置梯道通向主通道作為主逃生通道,在左右舷靠近舷邊的空間設置了直梯通向主通道。Sack Store房間,左右舷各設門通向主通道。另外,考慮通常人員較少,位于尾部的兩個推進器室各設一部直梯組到達主甲板,每個Thruster Trunk各設一部直梯組到達主甲板或首樓甲板。位于船首的兩個泵艙,也是通過前述的生活樓尾部左右舷距中心線8400mm的梯道可以方便的到達主甲板。

主甲板以上的艙室中,Cement Room,Subsea Facilities和BOP control room通過左右兩舷的門到達主甲板再向首部逃生。此外,在前后四個大吊車筒體內部各設置了一部從上層建筑頂甲板連通主甲板的梯道,使前后上層建筑頂甲板,ROV Room,BOP HPU Room,Subsea Office,Battery Room都可以通過它們到達主甲板。另外,鉆井變壓器室,鉆井配電板室,Heavy Tool Store, Rubber Store也通過左右兩舷的平臺和梯道到達主甲板。位于船尾的煙囪上的區域和放置Well Test Auxiliary Equipment的平臺也是通過左右舷的直梯和梯道到達主甲板。

1.4 Riser Hold區域

根據規范要求,每個貨艙應至少設置2個盡可能互相遠離的出入通道。為滿足出入和Riser兩端部都要檢修的要求,根據具體Riser的外形資料,整個區域前后空間不滿足設置梯道,因此靠前后艙壁各設相互遠離的兩部直梯,分別從Riser Hold底部豎向到達主甲板。

1.5 月池區域

月池的左舷是Reel module模塊,靠模塊首部設置了梯道作為主逃生通道,靠模塊尾部設置了直梯作為次逃生通道。月池的右舷是泥漿處理模塊,靠模塊首尾都設置了梯道分別作為主次逃生通道。另外,在鉆臺底部懸掛的服務平臺左右舷也設置了梯道,可以分別通過兩舷的兩個模塊到達主甲板。

1.6 鉆臺區域

根據規范要求,在萬一鉆臺失火時,至少有一條通往登乘位置和救生艇的脫險通道受到保護,盡可能防止火災熱輻射的影響。為此設置了三條脫險通道可以到達主甲板和登乘站。其中,在鉆臺靠尾部一側,人員分別可以通過左右舷的梯道組向下到達主甲板的主逃生通道,從而向首部到達登乘站。在鉆臺靠首部一側,人員通過Removable Bridge和Riser Catwalk Machine 兩側的通道向首,然后斜梯組向下,可以直接到達生活樓區域的A甲板,從而到達登乘站。

1.7 直升機平臺區域

根據規范要求,直升機甲板上應有一條主脫險通道和一條應急脫險通道,供消防和救助人員進出。這些通道應盡可能彼此遠離,以位于直升飛機甲板上相對的兩側為宜。為此本船設置了三條通道。其中,在直升機甲板靠尾部,左右舷對稱設置了平臺梯道作為兩條主脫險通道通往Top Deck, 然后通過左右舷梯道組到達登乘站和主甲板。另外在直升機甲板靠首部,設置了平臺梯道和一個懸掛在直升機平臺下部的走道,作為應急脫險通道到達Top Deck。

2 結束語

文章主要從各個功能區域入手結合規范要求對鉆井船的逃生路線設計作了個簡單的介紹。緊湊型鉆井船具備能耗小,造價低等優點,這對設備和逃生路線布置的要求也更高,但是如何在降低成本和提高船舶安全性之間找到平衡,一直是工程設計者努力追求的方向。

參考文獻

[1]ABS 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 2015.

[2]ABS 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Steel Vessels,2015.

[3]IMO MODU Code,2009.

[4]IMO SOLAS-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 1974, and its Protocol of 1988, as amended in 2004.

[5]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船舶設計手冊[M].國防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左維(1985-),男,研究方向:船舶與海洋工程舾裝設計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