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內”與“身外”

2016-10-22 16:39史鐵生
國學 2016年10期
關鍵詞:高壽高薪徐悲鴻

史鐵生

常言道“常言道”,其實“常言道”并不都高明。比如“身外之物”,多指名利,或對名利之爭的輕蔑,此外還有什么嗎?問題是何為“身內之物”?“身內”未定,“身外”難免疏漏。這讓我想起一位國人對幸福的總結:“高知不如高官,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舒服?!闭婵芍^步步進取,直指“身內”。便又讓我想到國人多忌談死,你一說死,立刻引來勸慰:“哎呀哎呀,您可千萬別這么想?!痹趺聪肽??死,難道可以因為不說它,它就終于不來?漸漸有點明白了:“身外”既已摒棄,“身內”若再有失,后果自不堪言。好了,“身內”已辨,“身外”也就有些輪廓了。但“身內之物”遲早是要玩兒完的,靠些遲早要玩兒完的東西來鼓舞自己和祝福別人,總歸不妥。故“身外之物”切不可一律輕視。習慣中,“心”與“身”、“靈”與“肉”常相對立,故可推想,“身外之物”中還有心靈,或說精神。試想,以此類“身外之物”去祝福別人,不好嗎?相當于說您靈魂不死,精神永在——就像媒體上常常頌揚的那些偉人。

又比如有人曾跟我說,那常見的祝福之詞“身體健康,精神快樂”,不如顛倒過來——“精神健康,身體快樂”。是呀,精神的境界,怎么能僅僅是快樂呢?記得有人就曾贊美過“平靜的壞心情”。止于快樂的精神,難說不夠狹隘,就算是幸運吧,也得有遲鈍來配合。精神又遲鈍,身體又健康,這哪里是祝福?分明是嘲諷了。而精神又健康,身體又快樂,才是最佳配置。身體無論強弱,快樂都是目標。而健康的精神,則不僅可以享受快樂,更能夠應對苦難。徐悲鴻有一副座右銘式的對聯“獨執偏見,一意孤行”,可見其精神是何等健康,而絕不會是說,因此其身體可得何等的舒適與保養。

猜你喜歡
高壽高薪徐悲鴻
在宜興徐悲鴻故居
“高薪”真的高嗎
《墨豬圖》
高薪貧困癥
嚕嚕拒絕“高薪”
古代長壽有哪些雅稱
誰最“高壽”?
徐悲鴻的底線
同步完形填空訓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