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末秋初有些疾病要早預防

2016-10-25 23:12錢偉
黃河黃土黃種人 2016年9期
關鍵詞:秋燥外傷關節炎

錢偉

夏末秋初是寒暑交替的季節,由于冷暖多變,人體總是難以適應,諸如心腦血管疾病、老胃病、老寒腿等極易復發。當然,這個季節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階段,另外,凄涼的秋風、秋雨也容易給人的情緒帶來影響……這一切,需要我們小心提防。

胃腸道疾病。秋季天高氣爽,人的食欲提高,多食暴飲易使胃腸負擔加重,功能紊亂;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易引起腹部著涼,致使腸蠕動增加而導致腹瀉。預防秋季腹瀉重在保養脾胃,防止胃病復發。

秋燥癥。秋季雨少天干,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滋潤,人易出現鼻咽干燥、聲音嘶啞、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癥,俗稱“秋燥癥”。秋燥不僅使人感覺不舒服,而且還會誘發許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癤腫、鼻炎等。因此,秋天必須養陰防燥,在飲食上宜常喝開水和菜湯,多吃些梨、葡萄、香蕉、銀耳、青菜等滋陰潤肺的食品,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養陰,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鮮空氣,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呼吸道感染。秋天天氣多變,溫差較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極易使人傷風感冒,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加新詺夤苎缀拖牟∪?,癥狀也往往加重。因此,在秋天應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加強戶外活動,增強機體抵抗力。

心血管疾病。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由于天氣變涼,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堅持服藥,堅持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積極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誘發、加重心血管疾病。

季節性抑郁。秋風、秋雨不僅使人容易生理感冒,還會誘發心理“感冒”。心理專家提醒,秋季應小心“季節性抑郁”。這和秋季陽光照射少有關,人體的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因而出現了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研究發現,大腦里的腺體松果體對陽光十分敏感,當太陽強烈時,松果體得到抑制,分泌出的激素少;反之,分泌出的激素就多。而這種激素能調節人體內其他激素含量。

年輕女性,常年在室內工作的人,尤其是體質較弱或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工作者,以及比較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秋季抑郁癥。因此,預防秋季抑郁,要多曬一曬太陽,在陰天時,增加糖類攝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減輕憂郁。在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一些熱量高的肉類、豆類食物。另外,情緒低落時飲點綠茶、咖啡,吃點香蕉。

另外,要增加運動的時間。體育鍛煉能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和心理變化,到室外空氣清新、寬敞的地方散步、慢跑、跳舞、游泳、練太極拳等可有效改善自己的情緒。

關節炎。隨著天氣逐漸轉涼,不少人的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外傷引起的創傷性關節炎開始發作。專家提醒,到了這個季節,無論是老人自己,還是子女們,都應該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保護好自己的關節。關節痛與天氣有很大的關系,骨質增生、關節炎、腰腿疼、風濕等疾病都是因為長期勞累、過度磨損、外傷等引起,一旦遇到寒涼潮濕天氣,就容易復發。

因此,患有各種關節病痛的患者到了秋季,首先應當做好保暖工作,日常生活中要隨時留意天氣預報,天氣變化時,加強防寒保暖,盡量不接觸冷水。對患病部位要加以保護,如使用護膝等,也可用熱水袋熱敷或將關節靠近取暖器。其次,要在一段時間里適當減少關節的活動,即減少走路、跑步和登山、爬樓,盡可能地讓關節得到休息,以利于關節的修復。居住環境要避免陰寒濕冷,室內保持干燥、溫暖,應避免出汗。

在飲食上,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多吃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飲食要節制,增強抗病能力,控制高脂肪膳食,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另外,要避免外傷,尤其是老年人更應該注意這一點,因為老年人的應變能力、靈活性、抗外傷能力均下降,遭受外傷易發生骨折。

猜你喜歡
秋燥外傷關節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關節炎的“養護手冊”
羊常見外傷、創傷的治療方法
急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在閉合性十二指腸胰頭外傷中的應用
求醫更要求己的類風濕關節炎
愛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樣度過秋燥難關
X線、CT、MRI在痛風性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對比
去秋燥 吃啥喝啥很重要
嚴重肝外傷27例診治分析
胸壁外傷合并胸壁疝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