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休閑農業改革探討

2016-10-26 14:11劉超群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22期
關鍵詞:休閑農業

劉超群

摘要: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強對休閑農業的建設力度,并對休閑農業的發展給予高度肯定,這也給休閑農業規模的擴展提供契機。因此,本文對休閑農業現有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提高休閑農業質量的可行策略,旨在為促進休閑農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休閑農業;發展規模;改革探析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休閑農業是一種將農業作為基礎并依靠農村環境、農村文化以及農村生活等旅游資源而發展的新型農業模式,對促進農村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政府以及農業企業有必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以及服務水平,以便為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保障。

一、休閑農業現有的問題

(一)開發規劃不合理

現階段,國內休閑農業主要還是農民以及鄉村企業自主進行開發。然而,多數農民以及農村企業缺乏專業的整體規劃以及有效的科學論證,使得休閑農業的開發項目大量雷同,并且休閑娛樂的布局不夠合理,再加上市場定位不準確以及配套設施不完善,導致休閑農業難以持續發展。此外,許多小型企業一味仿效其它企業的發展策略,并采取粗放經營的模式,并且在開發建設問題上較為隨意,導致休閑農業的擴展工作存在嚴重的盲目性。

(二)產品不夠品牌化

現階段,國內休閑農業普遍存在經營規模小、產品檔次低以及產品品牌單一等問題,而高品質以及多功能的產品相對較少,這也制約著休閑農業的擴展。此外,許多休閑農業的觀光區較為簡陋,不僅設施較為匱乏,而且生態內涵較為淺顯,這就制約著休閑農業的社會影響力,進而導致休閑農業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三)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現階段,國內休閑農業的管理人員主要都是之前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如農業生產、農業加工以及農業營銷等工作。然而,休閑農業不僅涉及到農業層面,還涉及到旅游層面,而現有的從業者大多缺乏旅游管理知識以及管理經驗,這就難以將休閑農業工作做到位。此外,從業者接受的業務培訓相對較少,并且不夠規范,這也制約了從業者的綜合素質。

二、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可行策略

(一)提升品牌知名度

休閑農業的發展根本在于旅游業,如果休閑農業不能與旅游業進行有機結合較低,勢必會制約休閑農業的發展。因此,從事休閑農業的管理人員有必要加強品牌的宣傳,以此提升品牌知名度。首先,應提高營銷的實際投入,并依靠各種媒體來宣傳品牌,如廣播、互聯網媒體、報紙以及電視媒體等,以此拓展游客市場。其次,可在農村各地的節假日舉辦一系列與休閑農業有關的展覽會以及培訓活動,并組織當地農民進行觀光旅游,以此激發各地游客前來觀光的熱情。最后,可不斷加深休閑農業企業與當地旅游社之間的合作關系,并與休閑農業區附近的景點以及景區進行結合,以此提升休閑農業的發展質量。

(二)加強服務質量

作為一種旅游觀光型的農業模式,從業人員有必要加強自身的服務水平,并通過規范管理來提高服務質量。首先,要構建完善的領導機制,并有效發揮旅游部門、農業部門、交通部門以及文化部門各自的作用,使其能夠分工處理各自管理的事項。其次,應構建休閑農業建設的相關標準,并結合資源、服務以及效益等方面進行考慮。再次,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加強對項目審批、職員培訓、價格制定以及接待服務等工作的監督管理。最后,當地政府有必要加大對休閑農業的投資力度,尤其是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并鼓勵當地銀行以及信用社加大對休閑農業的信貸數額,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到休閑農業當中,再將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交通設施的建設以及環境安保的建設,使觀光區的衛生設施以及安全設施能夠達到國家標準,進而提高服務質量。

(三)加強從業者的素質培訓

休閑農業其實質就是一項服務型工作,需要從業者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以及服務能力,以此促進休閑農業的發展。因此,相關單位有必要對從業人員展開一系列服務知識培訓,并向從業人員告知服務的重點事項,提升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同時,邀請一些資深的旅游管理者向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并傳授自己一些與休閑農業相關的管理經驗,再對從業者進行實踐培訓,使從業人員能夠從容應對一些突發事件。最后,可制定一系列獎懲制度以及晉升制度,督促從業人員將服務工作做到位。

(四)科學規劃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

一般來講,制定科學有效的發展模式是拓展休閑農業規模的根本動力。因此,有必要秉承著科學發展觀,并遵循“因地制宜,兼顧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原則,突出休閑農業的主要特色。同時,詳細調研當地的資源特點、市場客源、地勢條件以及周邊環境,明確休閑農業的功能定位,并構建一個主導產業。此外,還應加強對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在保證農村特點的基礎上提高旅游產品內在的文化素養。最后,還應加強對農村環境的保護,防止農村周邊環境因農業開發而遭到破壞,并結合新農村建設要求來打造新型的休閑農業。

三、結語

休閑農業是一種新型的農業模式,能夠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管理人員有必要加強品牌的宣傳,以此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大對休閑農業的投資力度,尤其是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并鼓勵當地銀行以及信用社加大對休閑農業的信貸數額,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到休閑農業當中;對從業人員展開一系列服務知識培訓,并向從業人員告知服務的重點事項,提升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

參考文獻:

[1]楊美蝦,李洪波.臺灣休閑農業發展研究——基于文獻資料的研究[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4):99-103.

[2].我國休閑農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J].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2014(11):94-95.

[3]劉劍平.城鄉統籌背景下襄陽市休閑農業發展策略研究——以尹集鄉花木園林文化產業園為例[J].中外建筑,2015(05):59-61.

[4]閆曉明,夏海龍.我國休閑農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農墾,2014(12):36-38.

[5]王斌,劉震,張建國.休閑觀光農業科技園概念的形成與研究概況[J].中國園藝文摘,2010(08):44-47.

[6]王暉.提升休閑農業經濟發展質量的探索[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5):194-195.

[7]邢曉玉.加快休閑農業建設推動經濟發展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6(02):260-261.

[8]張姝然.我國休閑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品牌,2014(03):9.

猜你喜歡
休閑農業
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營口市休閑農業發展研究
鞍山市休閑農業發展研究
煙臺地區休閑農業營銷狀況及對策
淺析休閑農業發展與產業融合
灤平縣休閑農業的文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