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對高職學生的教育管理應變策略研究

2016-10-27 15:28王靜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思政高職思想

王靜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大數據時代對高職學生的教育管理應變策略研究

王靜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網絡信息時代,各種資源信息的共享挑戰著高職教育管理者的權威,沖擊著當前的考核評價體系。大數據技術在高職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有利于把握學生的真實思想特點和行為方式,預測學生思想動態,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有利于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可以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大數據時代;高職;思政教育;管理策略

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部頒布了《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其強調落實高職“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同年教育部又印發了《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其提出要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來提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網絡行為方式產生的大數據信息及分析結果,可以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還可推測學生的思想行為。但是網絡數據分析結果在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破壞了教育者的權威和當前的教育評價體系。因此可以說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高職學生的教育管理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一、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做任何事情都喜歡方便、快捷。知識碎片化、話語個性化,表現自我化等都屬于互聯網思維的表現形式?,F在校高職學生伴隨著互聯網而成長,屬于典型的互聯網一代。他們對教師的期待已不只是知識與技能的獲取,他們對教師的要求更加多元與復雜,包括形象要求、人格魅力期待、社交分享、情感訴求等。他們再也不是被動接受的對象,喜歡通過自己的體驗來獲取知識和技能,所以,以往的“灌輸式”知識技能傳授和說教式的思政教育只會得到學生的消極抵抗。崇尚簡約化與娛樂化形式的他們,更期待在故事中獲取知識、在簡約中收獲深刻。這就不僅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核心進行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新設置,滿足學生的求知特點;更需要高職教育工作者既要用互聯網思維武裝自己,又要研究學生的交流特點,走進他們的生活世界,獲得更多的共同話語。高職學生相對于本科學生,生源多樣,層次不齊,可能存在的個性問題更多,教育難度更大。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報告指出,教育大數據可以查探有關學生思想和行為的信息,通過學生日常行為的數據分析可為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指導,從中挖掘每個學生的個性,實現個性化教育。然而,高職院校在校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是非辨別能力易受外界影響。要想實現高職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還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積極干預。

二、當前高職教育管理現狀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問題多發,各種矛盾凸顯;同時又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各種思潮并存、價值多元。高職學生作為青年群體,容易接受新事物,思辨能力不強,他們的思想意識很容易受到非主流思想和不良風氣的感染,其思想道德意識逐步削弱,這給高職思政教育工作增加了不可預知性。網絡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們的溝通交流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認知模式和思維模式,甚至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念。在大數據網絡時代,學生可以與高職教育工作者共享各種信息資源,他們更愿意在網上發表言論、抒發情感,人際關系淡化,致使教育者的資源獨占優勢喪失,其在思政教育中的主導作用日漸式微。于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們的權力和威信受到了嚴重挑戰,亟待改變與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從當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來看,高職教育管理的主體人員是學工干部、輔導員、思政教師,教育的內容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社會、國民精神,教育的對象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由過去的口頭說教、紙質文稿宣告、思政課堂到如今的電子媒介乃至網絡,第二課堂及社會實踐等。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針對高職學生的多樣性,在思政教育中對班主任、心理輔導員、專業教師等作用研究不充分;教育主體和客體之間還沒有從二元對立論中捋順;教育中也強調網絡教育平臺的重要性,由于技術限制,對網絡平臺數據的價值、效用沒有進行深入的挖掘;還忽略了與學生生活、學習密切的日常事務數據信息的把握。

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策略的探究

(一)樹立新的教育管理觀念。大數據時代開放、共享的特點,需要高職教育管理者轉變教育主導地位,賦予學生平等的地位,堅持以生為本,從管理學生轉變化為服務學生。在服務學生中,既要關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也要兼顧學生個性化的合理需求;擺脫高分成績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在高職學生教育工作中,理清高職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專業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等教育服務職能,增強服務實效。

(二)構建信息化的教育平臺。大數據時代的帶來,使得高職教育形式多樣化、教育信息數據化、信息傳播便捷化等特點。智能手機的多功能性,已成為當前人們與外界溝通的主要媒介。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借助微信、微博、QQ群等搭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探索網絡思政教育平臺和管理、內容選擇和更新維護機制,使學生樂于接受、樂于分享,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學校方面要立足校園網站建設開辦一批貼近師生學習生活的網絡名站名欄,建設一支由學生和青年教師骨干組成的網絡宣傳員隊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論教育資源網站、學生主題教育網站和網絡互動社區,推進輔導員博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博客、校務微博、校園微信公眾賬號等網絡新媒體建設。

(三)拓展思政教育內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課堂教學中,重視新媒體的教育價值,有效吸收網絡語言,網絡關注度高的話題或社會熱門問題融入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新高校思政課教學話語資源;使思政教育語言生活化,培訓強化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話語運用能力,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學話語轉型,實現高校思政課教育話語回歸生活,提高課程教育效果。此外,充分利用基礎課、思政課、專業課、實驗實訓、頂崗實習等學習培養過程的德育作用;還要重視校園生活、校園文化等功能發揮,探索教書育人、實踐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有效結合。

(四)加強思政教育者培訓。無論是口頭說教、文字表達,還在媒介傳送,都受到思政教育工作者思想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的制約。在實踐中,加強高職思政隊伍建設非常重要,即加強高職思政工作者的技能培訓,特別是信息技術培訓,樹立大數據的意識,應用數據信息結果,轉變其工作理念,改變溝通交流方式,同時提高其信息化思政教育能力和水平。因此,新形勢下,除了建立一批信息工作平臺,還要著力培育一批導向正確、影響力廣的網絡名師,來提高工作效果。

四、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高職學生社交模式的轉變必然會帶來思政教育工作模式的轉變,創新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加強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研究,是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意識宣傳的新要求,有利于搶占思想意識形態陣地,有利于掌握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權、領導權。

[1]徐子沛.大數據[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莎.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評[J].大學教育科學,2015,(3).

[3]呂品.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6,(3).

[4]路葵.大數據時代給教育帶來的轉變和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示[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4).

G710

A

1671-864X(2016)09-0210-02

王靜(1983-),漢族,女,碩士,思政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管理

大數據時代對高職教育教學影響及應變策略研究(江蘇省教育廳2014SJB699)

猜你喜歡
思政高職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思想與“劍”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