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縣域財政可持續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6-10-27 00:42馮丹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縣鄉體制縣域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縣域經濟在市場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h域經濟可以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區域間協調發展。地方財政部門是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職能部門,處理好財政與縣域經濟之間的關系,對縣域財政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本文針縣域財政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在基礎上提出完善對策,對加強縣域財政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字:縣域經濟;縣域財政;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44-01

一、縣域財政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因素制約縣域財政發展。

首先, 從總體上看, 河北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比較滯后, 總財源有限, 直接制約了縣域財政實力的發展壯大。一方面, 全省各縣基本上都屬于農業大縣, 農業生產水平還比較落后, 產業化、規?;洜I程度低, 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業生產的附加值不高, 農業經濟對財政的貢獻率十分有限。全面取消農業稅, 又砍掉了農業大縣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來源。另一方面, 河北省縣域工業盡管數量不少, 但是普遍規模較小, 經濟效益差, 稅收征收困難; 民營企業起步晚, 發展緩慢, 尚未形成氣候, 很難形成穩定的財政收入來源, 這種局面一直制約著縣鄉財政狀況的好轉。其次, 河北省縣域數量較多、行政區劃過細, 許多縣域的經濟、人口、土地規模過小, 區位地理條件、資源稟賦也較差, 不具備必要的經濟發展要素,致使其經濟發展水平極其滯后, 與經濟強縣乃至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 縣域財政經濟被逐步邊緣化。

2.縣域財政體制的制約。

首先是上級集中的收入過多。分稅制財政體制將大部分稅種作為共享稅, 縣鄉基本上沒有固定收入, 財政收人增量的絕大部分又被上級財政拿走。這種集中過多的分稅制財政體制很難調動縣域內財政增收的積極性, 阻礙了縣域財政的發展壯大。其次是財力配置與財政支出責任脫節??h鄉財政在各級財政中是最困難的, 但卻承擔著兩級政權運轉、事業發展和社會保障等重大的支出責任, 致使縣域財政出現比較嚴重的收不抵支狀況。最后, 縣域內部財政管理體制不夠健全??h鄉財政體制不規范, 預算管理體制尚未完全建立, 縣域財政支出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進一步加劇了縣域財政困難。經濟因素、體制因素是造成河北省縣域財政困境的根源所在, 此外, 縣鄉債務負擔沉重、行政機構設置不合理、財政供養人員偏多也是造成縣域財政困境的原因所在。

二、加強縣域財政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發展縣域經濟,奠定物質基礎。

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產業特色化, 培育縣域主體財源。農業大縣應利用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 通過農產品的精深加工實現農業增值、財政增收。一是重點支持農產品加工、貯藏和運銷產業化龍頭企業, 依托龍頭企業帶動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 促進產業整體開發, 形成特色農業的板塊經濟。二是對分布于多數縣的眾多特色產業, 應適當集中各部門資金, 建立特色產業發展基金, 整合運用支持產業發展。

以引導資金為杠桿、以整合資金為手段, 建立新的財源建設投入機制。一是加大政府引導資金的投入。繼續實行財政貼息、擔保、以獎代補等方式, 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導向作用, 吸引銀行信貸資金、外商投入及民間資本, 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 由過去主要依靠財政資金搞建設, 轉向依靠社會資金搞建設。二是整合專項資金。省財政和省有關部門投入生產領域的專項資金應該統籌、配套、捆綁起來使用, 形成資金合力。整合的資金應向財政弱縣經濟給予一定傾斜, 重點支持財政弱縣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項目。省財政應協調各方, 編制省政府扶持縣域財源建設的統一預算, 分頭實施。

2.轉變政府職能, 為財源建設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

首先, 取消一切不利于各類市場主體發展的歧視性政策和人為的限制性障礙, 創造資本獲得最大收益的政府環境; 其次是建立高效的服務環境,提高政府機關的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 再次是打破所有制壟斷、行業壟斷和地區性壟斷, 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 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 最后是塑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各地出臺的優惠政策和服務承諾必須保證兌現, 維護政府信譽, 建設“責任政府”。同時建立面向個人、企業、中介組織和政府的信用網絡, 強化信用監督, 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

3.深化財政體制改革。

縣域財政體制改革應當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要完善縣域內的財政體制, 逐步構建縣鄉公共財政體制; 二是要逐步完善省對縣的財政管理體制, 理順省、地( 市) 、縣( 市) 的財政關系。

(1)縣域內財政體制改革。

其一, 推廣和完善縣鄉財政體制模式??梢钥紤]制訂全面推行兩類縣鄉體制模式的日程表, 盡快確保兩類財政體制的“全覆蓋”, 從而規范目前相對零亂的縣鄉財政體制。其二, 加快推進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體制改革, 實行部門預算; 改革國庫管理制度, 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完善政府采購制度, 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2)完善省對縣( 市) 的財政體制, 擴大擴權縣范圍。

首先, 進一步擴大省直管縣財政體制試點。省級財政在體制補助、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財政結算、資金調度等方面盡可能直接核算到縣,減少財政管理層次, 提高行政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其次, 為調動財政弱縣(主要是人口較多、面積較大、財政經濟實力排名靠后, 但是經濟發展潛力大并具有一定區位輻射作用的縣) 發展的積極性,在謀劃以后各批擴權縣時, 適當選擇幾個財政經濟弱縣, 將其納入擴權縣范圍, 通過對其政策扶持、資金支持, 市級財政不再分享其稅種分成比例, 以增強財政弱縣經濟發展后勁, 促使其財政收入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劉海燕.淺議縣域財政協調發展的制度創新[J]. 中國證券期貨. 2012(12)。

[2]馬學準. 縣域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財政監督. 2009(15)。

作者簡介:姓名:馮丹,單位: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財政局,學校:中共河北省委黨校 在職研究生學員 研究方向:經濟管理類。

猜你喜歡
縣鄉體制縣域
試論烏俄案對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
縣域消防專項規劃研究
新時代推進縣鄉人大工作的思考
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思考
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縣鄉人大工作的關鍵
山東縣域GDP排名出爐
建立“大健康”體制是當務之急
為“三醫聯動”提供體制保障
縣鄉一體化探索呈加速態勢
建立高效的政府辦醫體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