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時代地方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媒體溝通策略研究

2016-10-27 02:45康瑩瑩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當事方網絡時代突發事件

摘要:網絡時代,突發事件的傳播具有方式多樣化、內容廣泛化、效果熱點化等特征,但當突發事件爆發,媒體應對的實際操作時,卻多有誤區。因此,轉變應對觀念,及時主動公開信息,搭建網絡平臺,與網民有效互動,培養意見領袖,引導輿情發展,加強媒體聯動,便成了媒體應對的要策略。

關鍵詞:網絡時代;突發事件;地方政府媒體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96-02

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影響,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在網絡時代,掌握突發事件的傳播特征,分析現有突發事件媒體應對的誤區,制定突發事件的媒體應對策略,尤其顯得急迫和重要。

一、網絡時代突發事件傳播的特征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傳統媒體于新媒體的交叉融合階段,在政府與媒體溝通方式上也呈現出混合性與多樣性的特點。

(一)傳播方式多樣化。網絡時代,各大新聞網站、博客、微博、QQ群、BBS論壇。每天數以億計的網民通過各種傳播窗口了解國際國內新聞。

(二)傳播內容廣泛化。以往傳統媒體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對于傳播內容的落實、篩選、導向等具有天然優勢。越來越多在傳統媒體可能被遮蔽的突發事件,在網絡時代卻總被徹頭徹尾地公之于眾。

(三)傳播效果擴大化。網絡媒體傳播的及時性,使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一旦有重大突發事件發生,網絡媒體會第一時間報道以吸引受眾,一旦得到大家的認同,就會很快擴散開來,反復轉帖跟帖,形成一個主導性的意見。

(四)傳播媒介聯動化。一是網絡為傳統媒體提供新聞線索,借助傳統媒體的深入采訪和報道,提升可信度,引起當事方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并推進問題的解決。二是傳統媒體對突發事件進行報道,經互聯網放大,迅速凝聚民意,產生強大的輿論合力。這兩種方式相互銜接,互為助力。

二、突發事件媒體應對的誤區

當重大突發事件來臨時,公眾對媒體的關注要遠遠超過平時,媒體作為公眾利益的守望者、代言人、當事方,傳遞信息并引導輿論,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當事方的媒體應對策略,直接影響到事件的發展以及事件的處理。然而,目前某些當事方在突發事件中的媒體應對存在較多誤區,導致事件的處理難度加大。

(一)當事方封堵信息,設置報道障礙。遇到突發事件,某些當事方在“捂蓋子”思維的支配下,一心想封堵信息并壓制輿論。封堵信息,設置媒體報道障礙,不但不能緩和事態、化解矛盾,反而使自己處于被動應付狀態。

(二)信息發布遲緩,輿論應對不力。突發事件具有難以預測性、牽涉利益多、容易引發連鎖事件等特征,而網絡媒體傳播具有及時迅速、匿名性、去中心控制等特征,如果當事方對不能及時有效地掌控并化解輿論,就可能發生新的沖突。

(三)發布虛假信息,傳播技巧薄弱。突發事件爆發后,某些當事方向公眾和媒體發布虛假信息,嚴重影響對突發事件的順利處理。

三、突發事件的媒體應對策略

我們是處在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各種各樣的危機,自然災害、生產事故、公共衛生、社會治安、重大案件,突發事件一旦發生,公眾急于了解事情的真相,政府就面臨強大的“知情”壓力。所以政府要由被動的辟謠,轉變為主動對話,要放下身段與媒體主動地進行溝通和交流。

(一)政府的媒體應對原則。

第一個原則,也是核心原則,以人為本。政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施救原則,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報道原則。同時,政府要穩定和體量突發事件中受害者以及受害家屬的激動情緒。另外,政府要為新聞媒體采訪提供應有的方便。不要阻撓和破壞記者的正常采訪報道。

第二個原則,要及時主動。危機事件發生后,最重要的是在第一時間向媒體公開和發布信息。在處理的早期,要快講事實,慎講原因,多對事情進行描述,要分階段、分步驟地滾動發布新聞信息。對未能及時解決的問題要誠懇道歉,不要說假話,要真誠。了解老百姓在新媒體上,在媒體上,在網絡上,他們在關注什么,跟蹤輿情是突發事件善后和輿論引導的關鍵。

(二)搭建網絡平臺,與網民有效互動。

突發事件發生后,迅速搭建網絡平臺,及時利用網站平臺發布信息,開設網民訴求通道,回應各種問題;采取開放博客、公布電子郵箱等方式,征求網民意見和監督議題,暢通網民訪求渠道和網絡監督通道;積極介入一些重大知名網站和論壇,及時了解網絡輿情動態,收集相關輿情資訊,與網民溝通互動。

(三)加強媒體聯動,形成輿論引導合力。

突發事件發生突然,網絡輿論形成迅速,為使受眾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發揮網絡媒體傳播快速的優勢和傳統媒體權威性高的優勢,兩者互補、有效聯動,讓網絡媒體受眾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全面、真實、權威的突發事件信息。

(四)強化監察評估,構建輿情問責機制。

根據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上級人民政府報送突發事件信息??h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向本級人民政府相關部門通報突發事件信息。專業機構、監測網點和信息報告員應當及時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突發事件信息。有關單位和人員報送、報告突發事件信息,應當做到及時、客觀、真實,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p>

(五)基層干部要提高媒體執政能力。

處在基層一線的干部履行公職,使用公權,往往處在矛盾的風口浪尖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卷入網絡輿情的漩渦,提高媒體執政能力,對于基層干部而言尤為重要。

第一,作為基層干部要重視網絡輿情,一是要學會收集和分析網絡輿情,領導干部既要常下鄉,到鄉間的田間地頭去看看,也要常上網,分析和匯集網絡輿情。第二,要熟練運用和駕馭網絡輿情。要通過有效途徑,引導主流價值取向。第三,要凈化自身的行為,防止“節外生枝”。

第二,要為領導干部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創造條件。如,提供學習機會,創造實踐條件,在一些公選的過程中,能否讓選拔對象直接面對媒體,面向工作,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總之,經濟全球化、信息公開化、傳播網絡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突發事件的媒體應對就顯得更為重要。媒體和當事方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及時發布準確、權威的信息,才能起到提供和澄清信息、消除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慌并為公眾在危機面前的迅速行動提供指導的作用,才能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打造穩定、健康的輿論環境。

作者簡介:康瑩瑩,女,河北邢臺人,河北省委黨校2014級邢臺工作站,在讀研究生,主攻方向:政治學。

猜你喜歡
當事方網絡時代突發事件
[保你平安]網絡時代的真相
一場網絡時代的圍毆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清朝三起突發事件的處置
網絡時代
突發事件
常設仲裁法院與外空活動有關之爭議的任擇性仲裁規則 *
常設仲裁法院仲裁規則(2012)述評 *
常設仲裁法院仲裁規則(2012)述評*
網絡時代“人”的再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