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的進程:思索、偏見和真理

2016-10-27 08:55鄧玥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進步理性權力

摘要:人們似乎從未如此近距離地觀察過人類本身,他們對個體自由、平等以及諸項權利的狂熱追求超乎一切之上。一旦找到了創造幸福的終極真理,那么凡是阻礙它實現的力量都將從天上落到地下,因而愚弄人的迷信、奴役人的政權,凡是妨礙人類理性解放和精神進步的枷鎖都將被砸碎??锥嗳钚?,掃除這個世紀的障礙就是減少那個世紀的不幸。人們有理由擔負自我覺醒的責任——既然原則已經深入人心,使人類對于未來的信心和希望不見得增多,卻也不至于減少。

關鍵詞:進步;權力;傳播技術;理性

中圖分類號:K5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65-02

引言

人所擁有的天然的直覺引導我們感知外界,感知的印象凝固成持久的記憶,我們再將名稱加諸于這些鏡像之上便將天然的感覺轉化為理解的慣習。分辨和理解的能力交替作用教會我們組合粗糙的命名,觀念就是伴隨著我們使用符號、組合符號的復雜化而成長起來的。這些觀念作用于某個時空產生的某些結果就構成了人類發展的精神史表。換言之,歷史的進步有賴于人類觀念的進步,歷史則是人們觀念的外化,孔多塞稱之為“理性的進程”。在他看來,歷史是一種意圖的實現,這一意圖就是理性的覺醒、真理的發現。

然而每個時代都存在普遍的觀念的錯誤,這些錯誤組成了一副帷幔遮擋了歷史的前路,我們的任務就是憑靠自己的理性摒除時代的偏見,因為“每個時代所呈現的結果,都取決于此前各個時刻所提供的結果;它也影響著隨之而來的各個時代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追溯和揭示錯誤的根源,找到未完成地圖上有關目的地的路徑線索。同時,我們還要注意那些對保證人類進步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正是這些因素的推動使我們的理性加多不至衰減,也正是它們使得孔多塞對未來保有充分的樂觀。

盡管通往真理之路避免不了滯留或反復,但在孔多塞完成史表追蹤的過程中,歷史(理性)確實朝著完善的傾向發展,更何況,光明正是從黑暗中迸發的。

一、偏見:威權和迷信

權威、迷信,這些加諸于我們之上的隱秘觀念并不是某種氣候下的特殊災難,而是我們幾乎在每個時代都曾發現并且具有承繼關系的。雖然他們的形式不斷變更,但只要這股空氣仍然盤旋在我們的上頭,我們最終必能從天然的壓迫感中識別出它們。

威權源自于集體生活;權力總是仇恨和恐懼之子。最早的權力觀念來自于仇敵的威脅和自衛的本能,本能誘發的集體生活構造了共同決策,決策則需要領袖,那些具有鼓舞人心品質的人被賦予了威望,巫師便從政治中演化出來,權力和迷信這對孿生子成為對抗自然的工具。隨著武器工藝不斷精進,資源逐漸轉換成耐用品,物質剩余和大量交換產生財富,人們應對的不再是自然力量而是“更為固定、更為緊密并且更為復雜的社會”本身,領袖們所需的品質也隨之變化:掌握武器和錢財的必然登居高位,手無寸鐵、手無寸金的則是自愿服從,與此同時騙人的藝術更加完善,為的是提供一種合理的證據。

因此,只要手中握有那種“供別人所需”的本領,權力便隨之而來。換言之,需求和對稀缺資源的占有創造權力。一切知識、道德、科學都成為了附庸,因為它們不是當下的人們迫切需要的東西。只要不是為了得到權力,掌握這些技能便沒有什么用處,而相反的,握有權力卻可以毫不費勁地使用它們。

然而生活在威權和謊言中的人們仍然覺得自己是自由的,只要當權者不過分地沖擊他們的忍耐力。因為人們并沒有感知到這種名為權力的東西,他們對習俗的天然依戀,對新事物的天然反感,以及精神倦怠導致的脆弱的好奇都使得他們處于靜止的狀態。他們視之為理所當然,所以他們的每次叛變對君主都是致命的打擊,而他們卻并未將自己從專制主義中牽引出來——他們打擊的是被賦予了權力的人們而非權力本身。

這種神圣化的傾向根深蒂固卻并非不可打破,但這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爭斗。因為除了政治的威權和迷信,我們還同時面臨著知識的威權桎梏——這是從前者中延伸出來的,就像迷信源自政治威權。我們總是從既定的習慣和從前的古人那里尋找依據而不是根據事實或經驗獲得信心,仿佛那種意見的權威可以傳遞,只要我們認同它,我們自身也就充滿了力量。

盡管我們一直想要批判和遏制權力而不是天然服從,我們仍然不能完全逃脫這種懸于顱額之上的隱秘崇拜。歷史的偏見一開始就絆住了我們的腳跟,孔多塞給我們開了一劑理性的良方,也許理性并不能自足,但我們脫離羈軛與之對抗的手段卻在進程中不斷豐富。

二、基石:傳播技術和語言文字

如果說宗教和政治(威權和迷信)是人類理性進程中最大阻礙,那么傳播技術和語言文字則是拆掉偏見堡壘、永遠保證人類進步的基石。

從某種程度上說,語言和宗教扮演著類似的角色,它們隱喻了團結和對抗。人類社會越是發展就越處于關系之中,同盟和敵人自從被語言固定下來就反復地刺激我們憐恤和復仇的情緒。我們認為操著共同口音的人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民族,因而語言成為了人們之間關系的表征,語言的慣用則起到了儀式的作用,增強關系的粘度。人類的進步一定是同盟的擴大和敵人的縮減,單個民族孤立的進步是緩慢的,各國確立的交通卻可以加速它的進程,因而語言、工藝都為各民族共有——不僅是智慧的分享,更重要的是語言封閉環境的打破能夠為智慧的延續提供保證,換句話說,語言共享帶給人們的那種情操預設了更大平等性的空間。

傳播技術擴展并成就了這樣的空間。那些公共意見之所以能夠有用正是因為聚成它的人數之多才有力量,也是因為這些意見涉及到更廣泛的人群得到更廣泛的認可而得以持續,但首先,這些人都必須懂得那一種語言,印刷術便是傳遞這種語言的中介。語言和傳播技術于是共同促成了普遍交流和普遍觀念的形成,這種普遍所引發的對他者的關注正是一種寬容和平等精神的顯現——它們是對抗威權、專制的武器。

也許是因為孔多塞對數理研究的偏愛,他本人十分鐘情于精確性的把握。他在提及語言時更注重對語言模糊性的探討。他認為語言的任意性(或者說精巧性和機智性)反倒促成了威權和迷信的盛行,語言通過傳播技術的進步得以擴大范圍為人共享最主要的用處不在于共享本身,而是討論和交流完善了語言的確鑿性,使它不再是一種縹緲、空洞的修辭,而是具備了真理的特質。語言也不僅僅是言說的對象,孔多塞提到專制政體下同一的語言氣候遏制了人們理性的能力,語言可以成為權力的同謀,正在于它能產生約束的制度力量,相反的,當語言具備了真理性的時候,它便能以同樣的力量去塑造人們的理性。

因而,迷信的破除在于以確鑿性取代模糊性,以純樸性取代精巧性??锥嗳缟袊乐?、精確的分析,他贊揚洛克將更為直接、簡單和便捷的觀念包含在同樣的限度之內,這樣我們在運用它們時就不會迷失在“不完整、不連貫、不確定的種種概念的混亂之中”,明確規定的觀念或原則使我們跳脫詭辯的陷阱,不再置于荒謬的隱蔽之下。語言和知識必須同樣具備精確性和嚴謹性來抵抗偏見和具有誘惑力的假說、神話——含混不清的普遍性、豐富的隱喻可以輕而易舉的解說一切,使人們不至于成為其受騙者。

三、未來:知識和理性

我們在以力量定勝負的時代看到技術手段的進步、物質和財富的進步,到處都是“使用的進步”,而精神的進步遠遠滯后。人們掌握了使用工藝的知識卻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原則、規范和道德的知識,人們關心自己生存的自由更甚于思想的自由,因而即便是天才的發明我們也都能覺察到奴役、愚昧的痕跡,再精巧的技藝也免不了淪為無用的工具的厄運。只有當人們真正學會運用“理性”,他們理解的自由才不再蒙損。

通往理性的進程費心耗力,但這種花費總是值得的。就像希臘的哲學家們,早期他們僅將真理作為一種愛好,個人的熱情取代了啟蒙的熱情,他們熱衷于鑄造自己的體系,投入到自身的想象之中,簡單的假設、空洞的形而上學充斥他們的言辭,相反事實和檢驗卻沒有充分的發展,因為他們的辯論只是為了維護自己派系而不是依據事實。當哲學家們從名望和權力的泥潭中走出來的時候,真理的發現就獲得了飛速的進步。諦聽、檢驗、擇取、反思,于是理性也從其中萌芽——人們仍然崇拜古人,但開始學會用柏拉圖去反駁亞里士多德;人們仍然不能完全透析真理,但不會不假思索地接受——“正是這種批判精神使知識真正有用”。在我看來,這種“批判的精神”正是基于人類福祉考量上的,樸實的分享精神。

孔多塞認為,理性將人類引向幸福和道德(善)之路,而知識的廣泛性和純潔性是通往進步之路的守護者,前者依賴于傳播技術和語言,后者依賴權威和迷信的摒除。他在“第十個時代”中指出“人類的完美性實際上乃是無限的”——理性的進步是無限的??锥嗳麑ξ磥斫o予一種全然的樂觀,他認為人類終將習慣于反省自身,傾訴自己的理性和良心,終將習慣于將自己的幸福與他人的幸福結合在一起的那種美好情操,終將徹底掃除一切貪婪、恐懼、嫉妒、權威、迷信的偏見,增進一切有助于自由、平等、真理、道德、幸福的社會力量?;蛘咧辽?,這種完善的傾向確實存在。

四、總結

托多羅夫將啟蒙運動的精神歸為自主性、行為終極性和普遍性。如果說《啟蒙的精神》是本宣言大于論證的小冊子,那么孔多塞的《史表》則是從歷史中尋找論證響應宣言。

孔多塞警惕一切權威和迷信的形式,將摒除偏見的壓制、保持知識的純潔作為自我覺醒的絕對前提;他并不認為自主可以自足,而是認為那只是偏見(權威)的另一種形式,將人類精神的進步、自我和他人的共同幸福作為人類的終極目標;他認為只有知識的廣泛傳播、長時間的討論、并最終經受考驗和認可才能達到真理的彼岸,而傳播技術的推動和語言的普及無疑是廣泛性、平等性的基石。

當然,普遍性必然包含每個人不可轉讓的自由和平等的權利,孔多塞更多地把它看成我們必須并最終將達成的目標之一??傊?,既然人類已經懂得了自己生來就是要自由和幸福的,既然人類已經懂得運用理性消除偏見的原則,那么我們就須擔負責任使用它。

作者簡介:鄧玥(1993.2.6—),女,漢族,皖。碩士研究生,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播。

猜你喜歡
進步理性權力
不如叫《權力的兒戲》
權力的網絡
與權力走得太近,終走向不歸路
“本轉職”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歸
喚醒沉睡的權力
理性的回歸
對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減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