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視野下的《太太萬歲》和《首爾假日》

2016-10-27 14:19王萌范倍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劇作喜劇歷史

王萌 范倍

摘要:1947年的中國電影《太太萬歲》和1956年的韓國電影《首爾假日》雖然誕生的國家不同,但是其在創作背景,文化趨向、劇作元素以及美學風格上卻有相似之處。本文意在通過對兩部電影的對比分析,得出戰后中韓兩國人民的審美心理和風俗喜劇的美學特征異同。為比較戰后中韓風俗喜劇電影提出新的思路。

關鍵詞:喜??;歷史;文化;劇作

中圖分類號:J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14-02

《太太萬歲》1947年在中國上海上映,由于當時特殊的創作背景——中國剛剛結束抗日戰爭,卻又陷入內戰泥潭。當時的文華影業公司沒有以現實主義為創作源泉,反而開拓了中國電影的另一種電影類型,拍攝了一系列的風俗喜劇,如,《虛鳳假凰》、《哀樂中年》等等,其中,以《太太萬歲》最具典型。無獨有偶,在1953年,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愿軍和聯合國軍簽署停戰協議,朝鮮戰爭結束,不久韓國誕生了《出嫁的日子》(The Wedding Day,1956,李炳逸)、《一步登天》(An Overnight Office ,1956,洪一明),《首爾假日》(Holiday in Seoul,1956,李庸明),《青春雙曲線》(Hyperbola of Youth, 1956,韓瀅模)等等喜劇電影。兩個經歷戰爭的國家,誕生出喜劇電影,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并且在兩部影片的文化趨向、創作元素以及美學風格上有其相似之處。本文將以《太太萬歲》和《首爾假日》兩部影片為例進行分析。

一、歷史背景與觀影心理

戰爭結束之后,中國的文華影業公司和部分韓國的電影人,沒有將電影投入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反映戰爭、反映人民勞苦,而是將目光投向喜劇創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民眾的心理——就像經濟危機爆發后,電影產業一定會有起色的原因一樣,經歷過經濟危機的人們,會選擇相對比較廉價卻又能放松的活動,而電影成了最好的選擇。從觀影心理上講,在當時,戰爭剛剛結束,人們更希望走進電影院接受白日夢的洗禮,通過影像所制造的夢境忘記戰爭的傷痛。同時,我們看到,《太太萬歲》和《首爾假日》這兩部影片最主要的的放映場所上海和首爾,這是當時中國和韓國經濟發展最快城市,喜劇特別是風俗喜劇的發展滿足了城市中家庭婦女的觀影需求,銀幕使她們暫時忘記家庭因戰爭而帶來的傷痛。

二、《太太萬歲》和《首爾假日》影片的文化趨向

(一)《太太萬歲》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在電影中的展現。

中國電影誕生之初,中國電影人張石川觀摩大量美國影片,在電影院記錄下觀眾的情緒反應,從而應用到電影創作中,中國早期電影在技巧上大量學習美國電影的創作技巧的同時,美國文化也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中國電影中。作為中國電影誕生地的上海,因為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的失敗,《南京條約》的簽訂將上海設為通商口岸,上海成為中國最先接觸西方文化的城市之一。從中國影片的發展歷程和中國當時社會的狀況來看,上海文華影業公司的《太太萬歲》就是西方文化滲透的產物,反映了戰后中國社會對于西方文化的向往。?;а輰⑦@些當時最流行的、影響中產階級之深的西方元素通過影像展現出來。首先,在布景上,電影中男主人公唐志遠的家初采用祭堂部分采用中式布景外,其余的沙發、婚紗照等都反映了西化的家庭,在唐志遠老丈人家的布景也不例外,除了照片周圍的書法字跡,也均采用了西式的家具;其次,從語言中反應出的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唐志遠要去香港采用坐飛機還是輪船很西方的前衛的交通方式;陳思真為了和爸爸借出錢幫助唐志遠的事業而騙父親,婆婆給她看了金條、股票、美金等等,這些都表明西方的財產儲存對于當時上海中產階級經濟觀念的影響;電影中陳思珍想要的到的無線電收音機和別針也是接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結果;弟弟和妹妹結婚以后,選擇到杭州度蜜月;岳父從唐裝換上西裝等等。這些都是西方文化對于當時中國中產階級社會的影響。而西式文化通過影像的形式反映在電影中,反應了當時上海中產階級的流行趨勢,西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向西方學習的心理,由于文化的異置,也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心和觀看欲,滿足了觀眾獵奇的觀影需求。

(二)《首爾假日》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在影片中的展現。

而韓國當時,解放后直接處于美國軍政(US Army Military Government in Korea)時期。特殊的政治環境使得韓國一年進口了100多部美國電影,占據韓國電影全年上映數量的一半以上,院線幾乎被美國片蠶食。并且在戰后,人們繼續渴望向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學習,這些文化上的影響都被反映在了影像上?!妒谞柤偃铡分械牟季?,比《太太萬歲》更加西式,幾乎沒有韓國傳統家具,而全部采用西式的床、沙發等等。其次,《首爾假日》中宋夫人和宋先生的同事們的娛樂活動是代表著西方貴族運動的高爾夫,太太們的消遣方式是喝咖啡、進美容院,這反應了當時韓國中產階級對于西方文化的崇尚。再次,在語言中滲透的西方文化,宋先生和宋夫人在討論周末去買什么時,宋夫人提出想給宋先生買一條領帶,宋夫人的穿著襯衣、大衣也非常具有西方特色,這些都是西式的家具、服飾、生活方式對韓國中產階級的影響在電影中的體現。

對比兩國影片中西方文化對于影片的滲透,盡管《太太萬歲》和《首爾假日》都有對西方文化有吸收接納,都反映的是都市里的中產階級家庭內部的小矛盾所產生的喜劇效果,但是《首爾假日》對于《太太萬歲》西方文化的滲透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當然有深刻的歷史原因。從中國方面來說,從鴉片戰爭開始到解放戰爭結束前,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并沒有被一個殖民國家徹底殖民化的歷史,這種半殖民性也導致中國對于西方文化的學習也是部分的,并沒有完全拋棄中國傳統文化。但是,韓國歷史則不一樣,從1910年開始韓國淪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日本投降,但是實施美軍政,韓國對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學習更為徹底。由此,這種對待西方文化的差異也通過影像展現出來。

三、《太太萬歲》和《首爾假日》兩部影片的劇作結構分析

《太太萬歲》和《首爾假日》都以中產階級為創作群體,學習了美國好萊塢的“諧鬧喜劇”的模式,并且兩部風俗喜劇都以大團圓的結局結束,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觀眾觀看喜劇的審美快感。

(一)《太太萬歲的劇作結構分析。

在《太太萬歲》中,首先,令人驚嘆的是細節的陳鋪,第一場戲中,三處細節為影片埋下三處伏筆,第一,“下人”三媽摔碎盤子,第二,陳思珍給三媽偷偷補貼,第三,閑聊中,陳思珍得知婆婆想吃波羅蜜。這三個包袱是怎樣解開的呢?首先,三媽摔碎的盤子,陳思珍三次藏盤子,報紙下,婆婆看報紙,轉移地方藏到身后,婆婆轉身,最后藏在沙發墊下,婆婆要祭祀跪拜用墊子,于是盤子終于暴露出來,這樣的三次,更加符合中國傳統創作原則,恰到好處,同時也增加了影片的喜劇性,使得觀眾集中注意力跟著影片找尋碎盤子到底被找到沒有;其次,陳思珍因為婆婆的苛刻,三媽的抱怨,給三媽偷偷補貼錢,最后在影片中陳思珍與婆婆這正發生矛盾時,才抖出來,這樣無疑增加了兩人之間的誤會,使得觀眾為兩人矛盾感嘆不已;最后,由菠蘿蜜引發了弟弟和妹妹的“不是冤家碰頭”以及后來的相愛。除此之外,在影片中還有大量這樣伏筆的出現,比如,唐志遠突然決定坐飛機去香港考察,在之前婆婆與弟弟見面中弟弟提到乘坐飛機時的險境,陳思珍怕婆婆擔心,謊稱唐志遠乘坐輪船去香港,而次日,婆婆看新聞便看到輪船出事而引發矛盾,觀眾也因陳思珍善意的謊言忍俊不禁。比如,一開始,陳思珍走過小店時,就向丈夫指出喜歡的別針,而別針作為一個道具,在唐志遠正要想送給陳思珍時被朋友叫走,送給咪咪,陳思珍后來見到咪咪帶別針也是心酸,影片尾聲時,唐志遠良心發現,找咪咪拿回別針,甚至不惜用爸爸留下的表與之交換。別針在這里反復出現,鋪墊,其實就是唐志遠和陳思珍兩人關系的變化,從相愛,到唐志遠出軌,再到和好。比如,唐志遠回到香港與陳思珍見面時,信誓旦旦地說“男人發了財就換女人,我不喜歡”而在事業成功之后,卻說“男人就是賤,永遠外面的女人最漂亮”,這反映了唐志遠當時的欲望膨脹,紙醉金迷的生活也給日后公司破產奠定了基礎。張愛玲的編劇能力在這部影片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影片以唐志遠和陳思珍兩人的情感變化為主線,劇作中的鋪墊和矛盾化解都做到恰到好處,使得觀眾完全被劇中的情節線索控制,喜劇效果也因設置矛盾解決矛盾展示出來,完美的劇作無懈可擊。

(二)《首爾假日》的劇作結構分析。

《首爾假日》的劇作從一開始就奠定了喜劇的基調,第一個人物出場以一個老年的身材嬌小的醉漢出場,躺在椅子上自言自語道:我會和幾千年前的李白對比。電車里自言自語:今天的電車很空。這種開場,第一,交代了時間周末,地點在首爾。第二,奠定了影片浪漫主義的喜劇基調。從第三者的回憶中真正展開故事。故事限定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丈夫宋先生是一個報社記者,妻子宋夫人是一個醫生。而故事的第一個矛盾點則是,因為選擇如何度過周末這個問題上兩人產生了矛盾,丈夫想呆在家里,妻子則想逛街,最后妥協的結果是丈夫陪妻子去逛街,在門口,丈夫被同事的電話不得不改變行程,偶然性使得劇情推展。也是因為這通電話,兩人開始分頭行動。這里出現了一張報紙——丈夫刊登了一則殺人犯潛逃的新聞。這則新聞也成為影片的主線,隨后丈夫與妻子協定好周末怎么過,卻被同事戲弄以報道殺人犯為由不得不去工作,而正在處理了一些列事情,準備搭車回家時,卻在車上遇見殺人犯。丈夫在與妻子分開后,遭到同事的戲謔,遇到了一個女精神病患者,卻又在逃脫之后乘車過程中遇到真正的殺人犯,這一系列的兜轉使得觀眾看到真正的殺人犯時情緒被渲染到最高點。妻子與丈夫分開后,遇到丈夫的同事卻又被戲弄,遇到未婚先孕的少女最后得以解決,遇到小姑娘得知其母親生病,而她的父親正是殺人犯。此時,故事的發展使得夫婦倆再次相遇,喜劇的故事結局做了鋪墊。在《首爾假日》以第一人稱的回憶展開影片,在影片中又以宋先生和宋夫人因為工作上的事情不能在一起度過周末而開始兩條主線敘述,最后又以宋先生找到殺人犯,巧合與宋夫人相遇,兩人同時解決工作上的問題,重歸于好。劇作結構環環相扣,兩段故事的展開的形式更能讓觀眾感受到喜劇的輕松活潑。

《太太萬歲》和《首爾假日》在劇作上有這樣的一些特性:第一,人物都是城市中的中產階級;第二,故事的空間都發生在家庭的內部,矛盾的設置也以家庭瑣事,人物語言為矛盾。第三,在故事中突出事件的偶然性和巧合,非常注重鋪墊,第四,故事都以大團圓作為結局。但是,依然有一些不同點:第一,在《太太萬歲》的劇作中,劇作更為縝密,情節線索環環相扣,節奏也更能抓住觀眾的觀影心理;而《首爾假日》以第三人稱進入故事,然后又以兩條線索進行敘述,最后再出現大團圓解決,這樣總分總的敘述模式相對于《太太萬歲》一條主線展開的形式而論,顯得更為松散。第二,在線索的鋪墊上,《太太萬歲》的線索更為縝密,設置矛盾-解決矛盾,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而在《首爾假日》里線索處理則略帶拖沓,比如,宋先生遇到精神病女人的情況緣由很突兀,處理也以精神病女人昏倒草草收場。第三,雖然都是家庭內部瑣事,但是《太太萬歲》的矛盾集中在家庭內部,夫妻之間,婆媳之間、親家之間;而《首爾假日》的矛盾則以宋先生和宋夫人為核心,輻射到鄰居、同事、外部的人。

總之,《太太萬歲》和《首爾假日》兩部風俗喜劇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比如,歷史背景、文化因素、劇作手法以及美學特征等等。但是,由于,兩部影片具體的地域原因,歷史背景的差異,在具體的美學特征上也有些許不同。文章通過對這兩部電影的探討,試圖探索當時觀眾的審美訴求以及地緣原因所產生的影片差異。對中韓電影的對比提出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鐘大豐,中國電影史[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2]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編著,周健蔚、徐鳶譯[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3]楊遠嬰,電影作者與文化再現 中國電影導演譜系研究[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4]<美>大衛·波德維爾著,范倍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5]<法>讓·米特里著,崔君衍譯[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5.

[6]王文津,<太太萬歲>的戲劇性,赤峰學院學報[J].第32卷第8期,2012.

猜你喜歡
劇作喜劇歷史
論羅周劇作的情感與形式
詩性的叩響——羅周劇作中“詩”的重塑與探尋
劇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樣東西學不來!
《喜劇總動員》喜劇人 放肆笑
喜劇世界
新歷史
“含淚的笑”——《歡樂喜劇人》對喜劇的重新詮釋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