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心觀

2016-10-27 15:34郭立杰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文思大化山川

中圖分類號:J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24-01

新年伊始,諸多疑慮,心緒惆悵,無以為寄。學畫幾載,誤入它途。出得繪境何以入?夫言山水亦為寄身之心府哉。

畫之心境,由文思所入。養得文思怎寄情。情境、情景以情為境。吾認為畫者、文者必要知心之所為何耶。心之所知之,方可如大化之流。近來,心緒不安,情不知付,亦無心之性,余嘗求古人之心,寄古人之思,卻不付往矣。讀書無心,心無所思,亦不讀耶。

如此渾渾噩噩,不知幾許,心之枉然也。逝者如斯,不舍晝夜??v知時間之不與,卻又不得何解。山水之情,好似又遠矣。心之遠矣,何以談畫乎,古今之繪事之流,莫不是時局之變動,社會之流亡,人心之不古,入之無門,出則安身。方有古今之大變。以心為物、為山、為水、為花、為木、為山川之神。以心為境,予筆墨之章華,成心之所往,方可有番繪境。以聊寄生活之瑣碎、心之茫然也。

古今之詩體、詞章、文賦皆如此類也。以言心中之情緒。令人滿懷遐想,無盡之情無以言表。讀者只識其表,解得片語,以為大喜,實得別人之情,假入己之現狀,成一代之大者,不外乎心之獨往。心之獨往,閱古今之案牘,品先賢之高格,獨舒己之眉目,表心之大情??芍^江郎才盡,卻得知寥寥。心生枉意,獨得心府,也不失為之明鑒。

心起則情生,情起則意生,心、情、意之生也,文思之流觴,語境則豐沛,畫境則滿入心府。筆墨之華章亦有所得也。山川之神,亦可由心而觀之,凡如情境之畫,必有心之靈府律動,感懷頗深。入得山神,解得情罔,識得心為。養心之情,體物之懷,言不由衷,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知歲月流變,不悲情、不優喜,安然自得。入得如來之地。觀風云雨晴,別是一番滋味。亦是心性之所托。

吾讀畫史之歲載,得知小解,余認為古今之繪畫之流記,莫不以大局為眼,以技法之下為器爾。通六藝之廣,而避畫工之賤。然事實于繪畫之從事者,以巧為奇,以奇取妙,以妙造神,方成大家,熟能以一筆成一家之名,是謂可笑矣。余以為:吾當有領悟之靈府,卻著眼于小處,以漸為進,故雖有北宗之意,卻是成自然之功也。畫雖有南北之宗,其乃文人之自贊之詞。南北之禪宗,皆假當政者之名而有所褒貶。生之年莫不是歲歲月月度是日,勤勤懇懇體心府。何能一超直入如來境。繪事之功夫非一日之功,藝術之情境亦非幾載之歲華可就??芍^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也。不經寒歲雪冬之風簌簌,怎得梅花飄來香縷縷。

繪事之圖像亦必假于筆墨,筆墨之靈變,需時日之探微。成一代之風尚,必有時代之特色,更有變古今之筆墨??芍^成也筆墨敗也筆墨也。明清之始,筆墨成為山水之表現形態,獨具審美之風。故筆墨成熟者,必有通今之時代大化。道濟和尚謂之:筆墨當隨時代之變也。亦所謂的筆墨境,筆墨境以筆墨之張力,悟通筆墨與山川之形,以筆墨為章,體靈府之心。入得大化,得道如來,通幽微靈秀之地,感無可奈何之境。

山水之大化,亦必有文思之窮變,心性之濫觴,筆墨之通明,肌膚之感悟,混于時代之更迭。獨明心之所往,不受物化之累,不受時局之限??吹昧烁≡迫f里,曉得了世事洞明。入得如來,水流花開。

獨舒性靈者,獨上高樓者,行遍山川者,樓桿拍遍者,感類萬物者,明曉世事者,深夜徘徊者,長夜當哭者,莫不是獨精神之純粹,品格之不拘,情性之獨往,何以有古今之變,何以有時代之貌。

斯假宋之大儒張載之言以托心中之思,雖不能與古人相識,亦有古人之心為,聊以為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賢繼絕學,為萬世開天平。

今時不與往日通,然此心亦必有之,此胸懷亦必有之。

參考文獻:

[1]《畫學集成》,任道斌、王伯敏編著,河北美術出版社。

[2]《中國美學通史》,葉朗、朱良志編著,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郭立杰,男,漢族,山西晉城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在讀研究生,美術學中國畫山水畫研究。

猜你喜歡
文思大化山川
中共四大軼事
山川依舊 風味不改
文思構建,開展微型化寫作
退耕還林還草 再造秀美山川
退耕還林還草 綠了山川 富了百姓
快樂的中秋節
宜居大化
山川
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醫院簡介
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醫院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