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貴州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的一點感想

2016-10-27 22:23楊瑤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雙語教學少數民族貴州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雙語教學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在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育十分重要,作為少數民族大省的貴州雙語教學存在著政策支持不足,師資不足,雙語教學普遍不夠的現象,因此,要解決貴州現在的雙語教學問題,需要政策的支持,社會資金的支持,教師、學生、家長各方的攜手努力,從而促進貴州的雙語教學。

關鍵詞:貴州;少數民族;雙語教學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education, bilingual teaching get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 bilingu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s a minority province Guizhou exist problem in bilingual,such as teaching policy support insufficient, lacking of teachers, the popularity of bilingual teaching is not enough, therefor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Guizhou now, needing the support of policy and social capital,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of all partie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the bilingual teaching.

Keywords: Guizhou; Ethnic minorities; Bilingual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56-01

王鑒的《民族教育學》對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教學的慨念界定是:雙語教學是指在民族學校中開設民族語文課和漢語文課,并采用其中一種作為主要教學用語,另一種作為輔助教學用語的特殊教學活動。[1]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個民族成份,少數民族成份個數僅次于云南,居全國第二位。世居少數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滿族、畬族等16個。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7.9%。以黔東南的苗族侗族為例,他們是有自己的語言的,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人們只能通過日常生活與交流來學習少數民族語言。通過在凱里市第九小學的見習和鴨塘小學的實習發現,黔東南凱里市的小學中并沒有專門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教學。

王鑒認為雙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包含民族語言學基礎、語言心理學基礎、文化人類學基礎、教育學基礎。語言是構成民族的一個最基本最鮮明的特征。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既是一個穩定的系統又是一個變化著的有機體。民族文字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和進步的階梯。在黔東南州苗族、侗族等民族都有他們的語言。以苗族為例,年紀較大的人通常會講苗話,中年人會對同族人講苗話,對其他民族的會講方言,年輕人、兒童一般講方言也會對同族人講苗語。但是會講苗語的苗族有點少,并不是所有少數民族都會講少數民族語言的,很多還是被漢化了。但會說苗語的同學在講普通話時ai、an的音不是分得特別清楚。對學習漢語還是有一定阻礙。

語言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喬姆基斯認為,在人類所有的語言的深層結構中都存在著一種共同的句法規則和語言規律。[2]柯倫認為成人學習語言時,會不自覺地有一種心理上的障礙。而兒童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母語的語言習慣還沒有養成或完全養成,所以從學習動機,心理、情緒等方面不存在障礙問題。[3]這就說明雙語教育要趁早進行,在兒童時代學習語言比較輕松,不會受到其他語言規律的影響。但是,在黔東南州凱里市,小學并沒有專門開展民族語言教學,并沒有進行雙語教學,兒童們通常是通過與父母的溝通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學習了解民族語言的,經過見習與實習,并沒有發現學校中存在雙語教學。老師們在課堂上通常是用普通話進行教學。

在大多數情況下,雙語教學不僅涉及兩種不同語言,而且也是兩種不同文化的媒介。雙語教學的文化人類學基礎就是對雙語教學必然伴隨著的雙文化領域的探究,即考察兩種文化之間的差別是如何影響雙語教學的效果的。少數民族的文化與漢族的文化是有區別的,比如,對苗族人來說苗年是他們最盛大的節日,還有一個十三年舉行一次的牯藏節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對于漢族人來說春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另外,苗語的表達語序與漢語的表達語序也有所不同,這對苗族人學習漢語也產生了一些阻礙。

雙語教學的教育學基礎側重于“教什么”和“怎樣教”的角度去探尋其理論依據,即從“課程論”與“教學論”的角度來分析雙語教育。教什么即處理好兩種語文課的教學和其他科目課程教學語言與文字選擇的問題。雙語教學的教學論基礎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有關教學內容、教學用語、教學方法、教學質量等方面的“接軌”、“通車”問題。在蒙古,西藏等地少數民族學生有自己的教材,有專門教民族語言的老師。但是在貴州雙語教育并沒有很好的開展,幾乎沒有有關雙語教育的教材,教學雙語的師資也很缺乏,雙語教育的開展力度并不太強。

總的感覺就是,貴州黔東南州的雙語教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很多學校并沒有開展雙語教育,很多少數民族學生不能在課堂上學到本民族的語言,不能很好的學習漢語及本族語,以至于很多少數民族學生不會本民族的語言,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政策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學校也沒有積極進行雙語教育。其次,學校的師資不足,兼顧漢語及少數民族語言的老師比較稀少。再次,社會上通用的語言并不是少數民族語言,以至于有的家長更傾向于讓孩子學習外語和漢語。對本民族的語言很少進行教學。最后,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還是比較分散,使用少數民族語言的機會比較少。

基于以上情況,要加強黔東南州的雙語教學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國家要大力支持,學校要高度重視,對師資的培養也勢在必行,民族的有效規劃也很重要。家長對孩子民族語言的培養也很重要,學生的積極學習也很必要。少數民族語言的傳承對國家的多元民族文化是有著重要作用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風俗等等費物質遺產都應該受到重視,對民族后代的培養也十分關鍵。語言是溝通的橋梁,要繼續完好傳承民族文化,學習民族語言是關鍵,所以黔東南的雙語教育需要得到進一步重視,這樣才能將民族精髓一直延續下去。

總之,黔東南雙語教學的情況不是很積極,也存在很多原因,但我們需要解決這些問題,不讓民族語言悄然逝去,不讓民族文化消失,我們的55個少數民族80種以上的民族語言,我們要珍惜,傳承民族語言,雙語教育的步伐應該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王鑒.民族教育學[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

[2]http://baike.so.com/doc/2122959-2246169.html(2016-7-22)

[3]http://www.docin.com/p-962987592.html(2016-7-22)

作者簡介:楊瑤,1992年8月出生,就讀于云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是2015級的學生。

猜你喜歡
雙語教學少數民族貴州
貴州,有多美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沉醉貴州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我與貴州茶一起
面向不同對象的雙語教學探索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少數民族舞》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