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代的“女排精神”

2016-10-27 19:39符遙
中國新聞周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朱婷郎平中國女排

符遙

7月24日,從北侖體育訓練基地回到北京,郎平沒顧上回家,就直接和隊員們一起回到了中國女排的駐地天壇公寓。在結束了為期半個月的封閉集訓后,她們將在這里度過奔赴里約奧運會前的最后一個星期。

“老覺得現在時間不夠用?!毕挛绮艅偟今v地,晚上郎平又給大家安排了錄像學習——她們要通過觀摩、分析過往的比賽,為8月6日第一場小組賽,與荷蘭的對戰做準備。

這樣的學習對隊員們來說,是平日里再尋常不過的功課。想到即將出征,年輕的姑娘們士氣挺高。而身為主教練,沒有人比郎平更清楚,她們將要踏上的是怎樣一趟不尋常的旅程:小組賽中,中國隊被分在了有著荷蘭、美國、意大利、塞爾維亞這幾支世界強隊的“死亡之組”;而這支由12人組成、平均年齡不足24歲的隊伍中,只有3人擁有奧運經驗。

這是郎平的第4次奧運之旅。從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以運動員的身份奪得金牌,到1996年、2008年以主教練的角色先后率領中國隊、美國隊獲得銀牌,她已經不需要再向人們證明什么了。但這一次,她仍然全力以赴。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出征奧運,仿佛就在昨天,時間過得太快。再次啟程,這次奧運對我們來說是夢想更是承諾,意義可能更為重大。一起加油,姑娘們!”郎平在自己的微博上這樣寫道。

作為曾經的“鐵榔頭”,80年代女排黃金時期的代表,自2013年4月接過帥印,郎平就肩負起帶領中國女排走出低谷、重回巔峰的重任。2015年中國女排重奪世界杯冠軍,與上一次距離11年之久的冠軍讓人們看到新一屆女排的蛻變與可能。于是,人們開始期待,這支90后的新隊伍是否已經在郎平的調教之下,重回世界排壇之巔;她們的競技和精神狀態也再次讓人想起老女排,以及延續已久的“女排精神”。

在里約,這些年輕的女孩,將有望開拓出女排歷史上“第三個黃金時代”。

新女排令人刮目相看

在中國女排出征里約奧運會之前,媒體最好奇的是最終12人奧運名單都是誰。被問急了,郎平會冒出一句“除了朱婷,所有的人現在都還沒有決定”。朱婷參加里約奧運會的事,甚至可能在兩年前就已經“決定”了。

2013年前的女排世青賽上,朱婷就榮膺最佳得分、最佳扣球以及最有價值球員(MVP)三項大獎,一戰成名。國際排聯在其官網用“不可思議的力量”(incredible power)來形容朱婷的橫空出世。

2014年對于中國女排來說,是在里約奧運周期中至關重要的一年,經過2013年國家隊大范圍試訓,以及女排聯賽之后,郎平對國家隊隊員進行了重新梳理,最終確定了新一屆國家隊的主要構成人員。朱婷的名字毫無懸念地出現在2014年中國女排的集訓名單上。同時,也更新了國家隊的教練班子,一支全新的國際化醫療保障團隊浮出水面,相比一年前重新上任時匆匆組隊,此時的郎平已然思路清晰。

真正意義上的老將僅剩二傳魏秋月和副攻徐云麗兩人,加上倫敦奧運周期崛起的主攻惠若琪、副攻楊珺菁、接應曾春蕾和自由人單丹娜,近20名隊員中只保留6個參加過2012年奧運會的隊員。年齡最小的、來自八一女排身高兩米的袁心玥,出生于1996年12月。這意味著,從2014年開始,中國女排真正走上全面年輕化的道路,也表明郎平帶領女排實現年輕化的決心。

很快,年輕的隊伍開始見到起色。同年世錦賽上,中國女排即斬獲亞軍,這是中國女排自1998年后的最好成績。

這一年,1995年出生的主攻手朱婷在國家隊浮出水面,她個人不但入選最佳陣容,且再次獲得最佳主攻稱號。此時的她,已經奠定了世界頂級主攻手的地位。不足18歲的小將袁心玥也在世錦賽上一鳴驚人,獲得當年“體壇風云人物”評選的最佳新人獎。

執教僅一年多,郎平相繼發掘出兩大成績亮眼的新人,球迷們開始對新女排刮目相看。

次年,年輕的中國女排將亞錦賽、世界 杯冠軍雙雙收回。這支已經遠離聚光燈許久的隊伍又一次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

備戰世界杯期間中國姑娘因傷病等原因,意外頻出,勝利得之不易。奪冠一刻,早已身經百戰的郎平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淚?!白鳛閺娬?,我們必須要面對各種困難?!泵鎸︾R頭,回顧賽前遭遇的種種坎坷,郎平再次哽咽。

在這次世界杯上,這支最年輕、平均身高也最高的隊伍表現出敢打敢拼的氣勢,朱婷也成為中國隊最穩定的得分點,這位來自河南省鄲城縣秋渠鄉朱大樓村的姑娘不但獲得了個人排球生涯第二個MVP,而且已牢牢確定自己在中國隊絕對的核心地位。

郎平曾這樣評價朱婷:“雖然我不太愿意用朱婷和我自己相比,因為時代不同,現在對運動員的要求更高,但是我覺得朱婷的進攻水平已遠遠超過我?!边@是郎平第一次主動將一位現役運動員與當年已被神化的自己相比較。

“女排精神”不合時宜了?

在世界杯奪冠之前,中國女排已經沉寂了多年。2008北京奧運后,女排狀態一直低迷,甚至在2010年世錦賽中只得到第10。

每逢大賽失利,關于“女排精神沒了”的聲音就不絕于耳。

早在60年代,日本排球教練大松博文“三從一大”的理念就傳入了國內。正是憑借“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進行大運動量訓練”的方法,他帶領的日本女排創下了連勝175場的奇跡,日本女排也贏得了“東洋魔女”的美譽。

到了70年代,時任女排主教練的袁偉民秉承了大松的思路,也開始對女排姑娘們進行“魔鬼訓練”。

為了練出球到手上就能控制住的本事,他讓男陪練拿著球從高臺上朝下砸,隊員則站在墻角處接,接不起3個好球就不能停。因為沒有閃躲的空間,隊員們常常被砸得遍體鱗傷。一次,主攻曹慧英被球砸中了腦袋,當場就暈了過去,被抬回宿舍躺了3天才能下床。

練習扣球時,郎平每天早、中、晚都要各扣300次,練到最后常常是雙手發麻,手臂僵硬。

當時的條件十分簡陋。在郴州訓練基地,排球館是用竹子搭起來的“竹棚”,姑娘們在地上摸爬滾打,手上腿上總是被沙土、木刺扎得血淋淋的。因為缺少訓練器械,做力量訓練時,只能雙手搭在鐵架上,一個人騎在另一個人的脖子上做下蹲。

這樣艱苦的訓練讓隊員們練出了扎實、全面的技術,也練得個個傷痕累累,但為了“拿冠軍”這個共同的目標,大家都拼了命一般地比著練。平日里,哪里受了傷,用膠布一貼就繼續訓練,大家甚至開玩笑說,全隊貼膠布最多的陳招娣,半年用的膠布都夠做成幾件衣服。

“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氣,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狈钚兄@樣的信條,中國女排拿到了難以置信的“五連冠”,成為了中國人的模范和驕傲,更成為80年代中國騰飛的象征。

學習“女排精神”成為全國流行一時的口號。

90年代,隨著老女排相繼退役,女排進入低谷期。到了2001年,陳忠和接手處于低谷中的中國女排。作為曾經袁偉民時期的陪練、之后數任主教練的助理教練,上任伊始,他就重提了老女排的“竹棚精神”。在他看來,面對一批鮮有大賽經驗、身體條件和基本功都不如歐美國家的年輕隊員,要出成績,苦練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在人們的印象里,陳忠和總是一副笑瞇瞇的模樣,但在隊員們眼中,訓練場上的他總是非常嚴格,達不到要求絕不能休息。為了培養隊員團隊作戰的意識,他還沿用了老女排時期的訓練方法:一人練不好,全隊一起受罰。常常是一上午的訓練課,每個隊員都至少要換兩次衣服——換下來的衣服一摸都濕透了,就像是剛從水里撈出來的一樣。

“我們這一撥是練得比較狠的,我們的條件會比老女排好一些,強度不相上下?!彼文菽雀嬖V《中國新聞周刊》。最初兩年的時間里,身為負責組織進攻的二傳,她和馮坤沒有休息過一個半天。本來每周訓練6天半,其他隊員周日還能放上半天假調整一下,但她們倆永遠都在加練。

精神長期處于緊繃的狀態,狀態難免有起伏,訓練完成得不好的日子里,宋妮娜幾乎天天失眠,一天吃3片安眠藥,夜里還是睡不著,滿腦子想的都是訓練的事。

過高的訓練強度,確實幫助中國女排在較短時間里取得了優異成績,然而也導致極高傷病率,高發的傷病后來也直接影響了成績,趙蕊蕊等主要隊員都在關鍵時刻因傷不得不缺席比賽。這種試圖重現“老女排精神”的訓練方法,最終遭到了質疑。

直到很多年過去,退役后的“黃金一代”再聚首,陳忠和才向隊員們坦承,自己當年其實也承受著極大的壓力?!侗本┣嗄陥蟆焚Y深體育記者李暉還記得,當時陳忠和曾這樣描述自己每天的狀態:“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想的還是第二天該怎樣給隊員練,一想就是兩三個小時,第二天不到8點就又起來開始一天的訓練,沒有一天能松下來?!?/p>

后來,也曾有人問過陳忠和,為什么一定要練得這么苦,有沒有更科學的辦法?陳忠和露出了一絲有些復雜的笑容:“什么是最科學?用最短的時間拿到最好的成績,就是最科學?!?/p>

“隨著時代的不同,女排精神的本質和真諦是不能改變的,但展現的方式應該有一些與時俱進的東西了?!崩顣煂Α吨袊侣勚芸繁硎?,“比如是不是和拼搏精神劃等號的就一定得是傷病、艱苦?拼搏精神就是流血了不擦接著練嗎?”

繼承與創新

在“拉了一夜的抽屜”之后,2013年4月,當郎平第二次接過中國女排的教鞭,她所面臨的處境與她在18年前接手時驚人相似:隊伍青黃不接,隊員士氣低落,戰術打法搖擺;成績下滑的同時,隊伍也深陷種種質疑。

歷史仿佛在輪回:2004年,時隔20年中國女排在希臘奧運會上重獲冠軍后,“黃金一代”的主力隊員趙蕊蕊、馮坤、周蘇紅等因為飽受傷病困擾,狀態嚴重下滑。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她們在自家門口沒能如愿衛冕,摘得銅牌。隨著“黃金一代”的退役,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新一代女排幾乎重演了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慘敗經歷,無緣四強。

郎平,又一次被組織“三顧茅廬”地請了回來。

但彼時的郎平,已和18年前大為不同。不論是在意大利排球俱樂部,還是執教美國國家隊,她在收獲他國排球文化的同時,屢創下不可思議的戰績。

事后郎平坦承,她并沒有想過要不要去奪回世界冠軍,“當時我的目標是很堅定的,為中國隊培養新人,培養教練。我跟袁頭兒(袁偉民)也說,我應該是老女排最后一個還在一線的了,應該為中國女排傳承一點東西,留下一點東西,這么累這么重的活,咱也不能一直干啊,但是女排的東西再不傳承就可惜了。大家都退休了就有心無力了。還是有一種女排情結,希望培養一些年輕隊員和年輕教練,讓中國女排一直保持在世界上的高水平?!?/p>

面對以90后為主的年輕一代隊員,在組隊之初,她就引入“大國家隊” 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擴大考察范圍、挖掘新人。

從2013年起,隊里每次集訓的大名單都在20人以上,幾乎所有在聯賽中表現突出的年輕球員都能得到進入國家隊試訓的機會。

與此同時,她一改以往“一個陣容打天下”的做法,大膽放手,根據不同等級的比賽安排不同水平和特點的球員前去練兵,“以賽代練”。盡管這使得中國隊不得不因此輸掉一些比賽,但這種做法不僅讓主力隊員有了足夠的時間休息、調整,也讓年輕隊員得到了難得的實戰機會。

不僅如此,郎平還結合自己在國外執教多年的經驗,擴大了教練組規模,并引入了包括幾名外籍教練在內的國際化專業團隊,帶領隊員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進行體能訓練和傷病康復訓練。

在2014年的新一代中國女排陣容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正式組建有美國名醫加盟的醫療保障團隊。

其實這位美國名醫,早同中國女排結緣已久。在2007年馮坤、趙蕊蕊赴美進行腿部手術時,主刀醫生SherwinS.W就已被大家熟知。這位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的著名外科醫生曾在北京奧運周期在郎平執教的美國女排擔任隊醫,也是美國奧委會運動醫學委員委員。這次受聘中國女排,則是他和郎平時隔6年后的再度合作。和SherwinS.W一起加盟中國女排的還有美國康復師Elizabeth Darling,她是有多年從業經驗和執教經驗的資深專業人士。這也是新一代中國女排國際化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在央視解說員洪鋼看來,這些人事與制度上的突破都得益于郎平獨特的優勢?!皳Q一個人來,他也知道這樣才對,但他做不到,要不來人,也要不來政策?!?/p>

“在一個運動隊里,上去12個隊員,后面配備的助理教練、體能、醫生、后勤,起碼應該是1:1,這是最少的,但是以前其他教練都做不到,因為其他教練確實沒有郎平這種影響力和能力,能夠跟領導去溝通 ?!焙殇摳嬖V《中國新聞周刊》。

2010年,在俞覺敏執教時期,中國女排正處于低谷,當時全隊連一個專職的體能教練都沒有,一次臨近大賽前,隊里才加了一位美國體能教練,還是從乒乓球隊臨時借來的?!皼]編制啊?!泵鎸θ绱藢擂蔚奶幘?,俞覺敏也只有一聲嘆息。

如今的中國女排,獲得的保障和支持力度都是史無前例的。

更為寬松的機制,使不少極具潛力的新人脫穎而出:2013年的朱婷,2014年的袁心玥,2015年的張常寧,2016年的龔翔宇……在郎平的調教下,這些90后、95后隊員們迅速成長了起來,甚至以火箭般的速度躥升到了主力的位置上。

這些和郎平的女兒差不多大的隊員,有時候會忍不住地叫她“郎媽”。隊員們無限信賴她?!八o我們的感覺就是場內場外有區別,在場上就打起120%的精神;下了場,還有自己的人生。這種感覺也是別的教練很難給予的?!标犻L惠若琪說。

“走出去”

2016年里約奧運之前,關于中國女排的焦點鎖定在朱婷身上。5月,土耳其女排聯賽豪門球隊瓦基弗銀行俱樂部正式宣布,將于2016-2017賽季以超過100萬美元的轉會費簽約2015年世界杯最有價值球員朱婷。這意味著奧運會結束之后,朱婷將遠赴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這將是中國女排現役隊員第一次出現在世界頂級的排球聯賽中。

事實上,早在2015年,上海女排就曾考慮以千萬年薪引進朱婷,天津、福建、北京等諸多俱樂部也都表達過高薪引進的意向,但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沒有成功。

除了朱婷外,山東女排宋美麗年初登陸土耳其甲級聯賽打球,浙江女排楊舟、李靜也赴印尼打球,而對于正值當打之年的中國隊隊員來說,能夠趕赴海外打球是一個不小的突破。一名從事排球國內外引援工作多年的經紀人曾表示,“中國女排是世界前三的隊伍,隊員是頂級水平,很受國外俱樂部認可?!敝袊徘騿T在國外市場很容易拿到一份“好看”的合同,但往往能夠順利“走出去”的并不多?!敖衲?,就有很多俱樂部向我要人,有很多好的工作機會,我也聯絡了國內俱樂部,但年輕的球員國內俱樂部不放,年紀大的運動員有傷病國外的俱樂部不想要?!?/p>

“朱婷是在郎導的安排下簽約的?!边@位經紀人透露。

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后,中國女排曾掀起一股“留洋潮”。先是二傳馮坤有意奔赴意大利諾瓦拉打球,主攻手楊昊也加入了意大利女排甲級聯賽另一豪門佩魯賈隊。一位資深排球記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那個時候,女排國手們的“留洋”是個多少有些敏感的話題,也鮮有相關的報道。

事實上,中國排球聯賽引外援政策已開放多年,但國內很多有留洋意愿的球員并不享有這種自由?!白叱鋈ァ币廊皇且粋€難以實現的任務。

究其原因,地方保護、全運會政策是一道過不去的坎。因為缺少足夠后備人才,好球員一定要“藏起來”,這導致喊了多年的“職業化”口號,球員轉會制度卻未有一絲改觀。

李暉認為,這是排球在市場化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到現在了,女排精神仍是意味著投入、付出。但從事這個項目,從接觸到熟練到優秀,要花上十幾年,還有傷病的代價。應該讓年輕人看到,你在付出這么多之后同樣可以獲得很好的收入,有很好的未來?!?/p>

今年4月,中國排協在聯賽總結會上公布了聯賽改革思路。排管中心表示,希望通過競賽體系的改革解決人員流動難的問題。但具體實行起來,究竟能夠實現多少,是否能夠有其他像朱婷一樣的球員在當打之年實現轉會夢想——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轉會,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猜你喜歡
朱婷郎平中國女排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中國女排《奪冠》之路
MVP朱婷的超萌幽默
中國女排:爭奪獎牌往上沖
郎平:要帶還帶中國女排
事件
MVP朱婷!
朱婷:可能我長得傳統
郎平,永遠花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