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及其防范研究

2016-10-27 09:05李悅杜宇軒
2016年28期

李悅 杜宇軒

摘 要: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不斷推進發展的階段,加之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企業之間的并購活動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但是,企業并購理論與實務的研究我國與國外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企業并購的財務問題上顯得尤為明顯,這已經嚴重制約著我國企業并購行為的快速健康發展。本文認為并購財務風險主要由四個方面組成,分別是定價風險、融資風險和財務整合風險。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風險防范

一、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類型及生成因素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定義至今學術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概括,不同的定義就會有不同的分類標準,基于此,本文根據上文界定的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定義將并購財務風險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一)定價風險

并購價格如何確定,關鍵在于對目標企業進行合理地估價。在定價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稱、評估方法不對等因素的存在,會造成企業不能合理地評估目標企業的價值,特別是高估目標企業價值,從而引發財務損失,這就是定價風險。

(二)融資風險

企業完成了對目標企業估價,這時候就需要融資來解決資金問題完成收購,這時融資風險就產生了融資風險是指由于企業籌資進而引發的財務損失的可能性,具體表現為償債風險、流動性風險。資金來源、融資方式、資金的數量、資金到位的時間以及融資結構這些都是融資風險產生的因素。

(三)并購財務整合風險

在完成并購后,需要對目標企業的資金、賬務處理方法等進行整合,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并購財務整合風險。并購財務整合關系到并購是否成功。在并購整合過程中,造成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由于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企業管理者未能意識到環境帶來的風險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給企業帶來了財務損失;二是由于目標企業與并購企業在財務部門組織,人員構成、財務處理程序等方面的差異,甚至是目標企業在這些方面的缺陷、制度不完善導致并購企業發生財務損失。

二、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防范

(一)并購定價風險的防范

造成并購目標企業的定價風險的主要原因在于對目標企業的信息的不完整性和市場評估方法的局限性,而通過以下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并購目標企業的定價風險:

1、盡量消除信息不對稱。利用專業的合理的評估方法對目標企業進行資產評估,并購企業首先需要保證自身所擁有數據的真實性,在此基礎上,盡量完善雙方數據,降低不對稱數據的出現機率。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并購企業必須在并購之前,對目標公司做一個全面的調查,具體包括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發展理念、市場地位、經營狀況等多個方面。

2、審查會計評估報告。在目標企業提供的各類資料中,財務報表的審核是降低目標企業的定價風險的重中之重,除了關注報表之內的內容,還需要將報表與消費市場進行結合審核,在保證財務報表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的同時,確定了財務報表得出數據的準確性。在審核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過程中,要嚴格審查是否存在某些被隱藏的外債、虛假數據及報表中本身含有的虛假外債數據,如售后資金的投入、企業債權的轉移,融資抵押數據的存在等等。

3、運用專業評估方法。在目前市場中,所有的評估方法均存在假設性條件的加入,如果僅僅只是運用一種評估方法對目標企業的資產進行估算,不考慮任何并購因素,則無法保證其數據的準確性,甚至會加大并購之后目標企業的發展成本的投入。因此,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必須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評估,并將所得數據進行整合,減少評估方法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同時,在運用專業的評估方法時,還需考慮并購動因因素的存在,確定目標公司在并購成本的價值區間,從而降低了因評估方法本身局限性帶來的定價風險。

(二)并購融資風險的防范

并購融資風險防范方法的確定主要考慮融資渠道的多樣性帶來的資金投入成本和企業并購后的最佳產業結構這兩個方面。如果能運用專業的評估手法和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對資本結構做出一個正確的決策,那么企業將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融資,優化企業產業的發展結構,防范并購過程中存在的融資鳳險。

1、擴大融資渠道。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下,并非所有旳企業都可以有足夠的金錢用于企業的并購。而針對這一情況,企業如果要發展,就必須將融資渠道進行擴大,保證目標企業并購后的資金投入和正常運轉,從而達到降低并購融資風險的目的。

2、優化企業資本結構。一個好的企業資本結構,可以最大化的加速并購企業的預期計劃。企業通過將流動資金、融資所得資金的有機融合,利用多樣化的融資渠道進行組合,在確保企業本身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將優化的資本結構用于并購活動,從而讓企業得到快速的發展。同時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可以讓并購之后,目標企業在最短時間走向市場經濟的正軌,創造經濟效益。

(三)并購整合風險的防范

因財務整合本身帶有的整體性、社會性的特征,企業可以根據現在擁有的財務內容進行選擇,以下五個方面的方法減少并購過程中帶來的資金危險:

1、對以往財務經營戰略優化整合,提高并購企業的資產價值。針對我國并購實踐的經驗分析,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并購后破產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管理人員在不考慮市場需求的前提下,盲目的擴大并購企業的發展規模。因此,企業在選購并購其它公司時,必須對當代經濟下的先進并購理論有一定的了解,要發揮產品并購帶來的互補和推動作用。在并購之后,可以迅速的對目標企業進行資源、管理整合,讓各類資源得到最優化的分配,從而讓企業真正幵始走向市場化的發展道路,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但值得注意的是,財務經營戰略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因此,企業在并購企業的初期,就必須對目標企業的發展做出一系列的系統的、全面的發展計劃。

2、利用資源的合理化配置,對現有資產和負債情況進行整合。整合財務管理體系的主要目標在于提高并購企業的發展效率,因此在并購企業發展初期,企業必須針對現有的有型資產、無形資產進行整合,改變原有公司的不良策略及落后的發展技術。在整合過程中,改進并購企業的發展結構,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還可以通過銀行融資等融資方式,將目標企業的資產進行置換,保證了企業正常運轉的同時,更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經濟效益。

3、做好整合前后旳財務監管工作。財務整合是讓企業在實現并購計劃后的一項重要的但卻極其繁瑣的工作,為了保證它的順利進行,企業必須對企業并購前后所產生的財務數據進行詳細的盤査,充分掌握并購企業后的重組企業的資本力量及負債成本,防治出現在資產評估中沒有出現或提及到的負債數據。在收購后,企業必須掌握收購企業的財務大全,可以適當的采用以移植或融合為基礎的資產管理的財務模式??傊?,企業只有將并購之前和之后的財產整合做到位,才可以保證并購后企業財務制度的完整性和清透性。

4、將企業內部的財務經營策略與市場經濟進行接洽。公司的理財分內外乏分,而對于并購后,重組的企業更是需要注意企業內部環境與市場外部環境的協調。在市場外部環境中,通過政府、銀行等多個部門進行協調,將重組企業的職員安排、資產轉移、債權的轉出進行合適的安排。但需要注意的是,太過依賴政府的行政作用,會造成企業發展的腐敗化,因此,在理順并購后公司的財務整合與市場經濟、政府等外部環境的關系上面,企業還必須利用市場經濟的發展來解決。(作者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參考文獻:

[1] 楊玉靜.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4(01)

[2] 陳知.經濟全球化下中國企業跨國并購財務風險分析J廣角鏡,2013(12)

[3] 陳耀明.基于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的實例分析J科技創業,2013(08)

[4] 高娟.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現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3(10)

[5] 蘇建陽.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3(0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