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壽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的案例分析文獻綜述

2016-10-27 10:52高帆
2016年28期
關鍵詞:壽險保險公司養老

高帆

步入21世紀后,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我國老年人口的數量逐年增長,我國面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按照聯合國組織對我國老齡人口數量進行的預測,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老年人口不僅規模龐大并且發展迅速,再加上我國特有的計劃生育政策形成了“四二一”的家庭結構,傳統的養老模式也受到沖擊,使社會及家庭對養老需求服務趨勢急劇增加。因此,養老市場具有巨大的投資價值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是典型的朝陽產業。

政府歷來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2008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金融30條”,其中明確指出了政府支持有關的保險公司投資于醫療機構、養老服務實體等對社會保障有利的領域。新《保險法》將保險資金投資的渠道放寬到不動產領域,允許保險公司根據自身的當前境況直接投資國家允許的不動產范圍和持有具有良好經營業績的企業股權,從法律制度上為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提供了保障。在我國保險業健康蓬勃的發展過程中,積聚了許多用于投資的資金,而保險市場上激烈的競爭使保險產品帶來的利潤不斷減少,投資業務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養老產品提供者的壽險公司,應著手向壽險產業鏈延伸。

一、文獻綜述

(一) 國內文獻綜述

隨著2009年正式施行的新《保險法》規定了保險公司可以投資不動產,于是就有部分保險公司開始醞釀建設養老院甚至養老社區。保險資本投資建設養老實體產業,既能緩解我國養老困境,又有利于保險公司緩解投資壓力、匹配長期性負債資產、提高整體償付能力等等。

1、保險資金投資養老社區的必要性

焦巖、秦楠等(2010)通過對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峻的現狀進行研究以及安全合理有效的對壽險資金進行投資的基礎上認為,壽險資金投資養老社區創造了經濟效益,緩解了人口老齡化給社會及家庭帶來的養老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養老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庹國柱(2012)還對國外養老社區發展模式進行了研究,指出在我國發展養老社區是壽險公司發展自身的需要,還可以解決缺乏長期投資渠道和投資領域的問題,緩解資產負債長期不匹配帶來的壓力。歐新煜、趙希男(2013)通過SWOT分析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及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市場對高品質的養老服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壽險公司可以針對其中的高端客戶開發專門的養老保險產品和服務,彌補養老市場供給不足的缺陷。

2、保險資金投資養老社區存在的問題

從保險公司投資的養老社區的市場需求方來看,崔浩雄(2013)認為由于“居家養老”傳統養老方式觀念的束縛,中國“養兒防老”思想與加快養老社區發展之間的矛盾,老年人大多對機構養老存在排斥的心理,這種傳統養老意識對保險公司拓展養老社區產生了一定制約??自录t、王莉莉(2013)指出當前保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的市場定位是為其擁有的高端客戶提供高端養老社區來滿足其養老需求,然而我國老齡化呈現出“未富先老”的特征,老年人收入普遍偏低,導致養老社區的入住率偏低。

從保險公司作為養老社區供給方面來看,孫潔(2011)和程杰(2013)指出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投資養老社區是一個突破傳統的新的領域,保險業缺乏相應的經驗可能會給投資帶來很大的資金流動性風險和投資性風險。張佩、毛茜(2013)分析指出保險公司當前擁有的是與其經營業務相關的保險專業人才,但養老社區的開發與經營管理需要其他相關的專業人才,而我國養老專業護理人才及其他方面人才的缺乏制約了保險公司投資養老機構的發展。

在保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的外部環境方面,郭銳欣(2011)在研究過程中指出與保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的相關政策尚未做出明確規定,行業標準尚未統一建立,這就增加了保險公司的開發運營成本。吳軍、薛小玉(2014)通過對比當前我國社會存在著的多個養老機構投資主體進行分析,保險公司以外的投資主體在資金、專業、管理經驗、技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優勢,這將帶來較大的競爭壓力。

3、壽險資金投資養老社區的政策建議

保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趙婧(2010)指出保監會及相關部門應該適度地、有針對性地放松保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的相關政策規定,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引導保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的穩定發展,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從保險公司自身來看,李昕旸(2011)建議保險公司針對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依據現有的養老問題,進行產品創新,將養老社區與自身的保險產品相結合,提高盈利能力。在引進專業人才方面,楊金培、于鳳霞(2013)認為保險公司要想獲得持久的發展,必須加強專業管理團隊建設和專業護理人員建設,同時要制定合理的人員福利待遇,為養老社區的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國外文獻綜述

國外壽險公司投資不動產的探索開始較早,比如美國保險公司投資CRCCs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A.A. Bailey (1862) 基于保險公司的投資原則指出,首先要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其次要將一部分資金投資于流動性高的證券類產品,一部分資金投資于流動性低的證券類產品,在保證保險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收益。

OECD(2000)對 1998年不同國家壽險公司的投資組合進行了統計,發現不動產投資已經在投資組合中占到一定比例,并且高達50%以上。M.Hoseli,W.Witkiewicz (2004)通過分析英國保險公司在不動產領域中的投資數據,認為將部分不動產放入保險公司的投資組合中,不僅降低市場風險,還可以提高資金投資收益率。Davis,Abbott(2003)在對英國、瑞典、法國、美國等十幾個國家在不動產方面進行投資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該類投資機構的益率在6.5%左右,遠高于債券類和抵押貸款之上,拉高了投資組合的投資收益。

David(2000)指出,保險資金投入養老社區,為保險資金找到長期的投資渠道又提高了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Goodfriend(1995)在對美國壽險公司的投資組合分析研究后的基礎上,指出進行投資組化的保險公司,還需要考慮自身面臨的風險,將投資收益與風險進行適度的調整,形成符合自身實際的商業策略。

N.Pollak,W.Rheault (2004)認為在養老社區的建設不僅要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物質需求,享受便捷的健康醫療服務,還需要豐富老年人的文化娛樂活動。William Warren Bartley(2012)對美國的社區養老模式進行了分析,指出其優勢在于向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不同類型的產品,并且基礎設施完備,不僅能夠滿足老年人的物質需求,此外也注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我國在2009年剛剛許可壽險公司在特定領域對不動產進行投資,所以壽險公司投資不動產還處在初級階段,而在西方國家,養老社區作為實體公司投資的一個重要部分已有很長時間的歷史了。我國已有數家保險公司開始嘗試投資養老社區這一新興事物,對在壽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壽險公司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外部環境的缺失,提出了彌補不足的方法,為壽險公司尋找新的投資途徑,擴大經營范圍,提高投資回報收益率開辟了新方向。本文通過對現有壽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進行分析比較研究,同時在借鑒美國、日本和英國已有模式的基礎上,對壽險公司投資養老社區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合理的對策建議,這對解決我國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和對壽險公司更好的投資養老社區產生了實踐上的指導意義。(作者單位:河北大學)

參考文獻:

[1] 度國柱.中國壽險公司發展養老地產的選擇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國保險.2012(10):8-13

[2] 焦巖,秦楠等.保險公司投資新方向研究——以養老社區為例,金融資本.2010(7):79-80.

[3] 李昕旸.我國商業保險在老年產業中的商業機會探究.保險研究,2011(5):25-31.

[4] 趙婧.淺析保險公司投資養老實體的可行性.保險職業學院院報,2010(10):47-49.

猜你喜歡
壽險保險公司養老
Lévy模型下的最優壽險、消費和投資
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之間的停止損失再保險策略選擇博弈
不慎撞死親生兒 保險公司也應賠
保險公司中報持股統計
設立合資人壽險企的實務分析
養生不是養老
保險公司預算控制分析
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哪個好
萬峰痛批壽險亂象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