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3S的生態紅線調整與動態監管研究

2016-10-27 13:37胡大川
2016年28期
關鍵詞:大竹縣銅鑼紅線

胡大川

摘 要:生態紅線作為環境保護的新形式,是在現有相關環境保護實踐工作的基礎上探索新的可操作的生態保護的措施。紅線體現的是一種底線思維,即以一定標準劃定范圍,此范圍作為發展的禁止區域[1]。在國家層面上現有給地方劃好的大范圍的紅線基礎上,地方如何結合地方實際利用3S技術量化地對生態紅線進行科學、有根據的高效率調整和動態監管,促使在動態中達到區域生態、社會、經濟三維空間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是本文研究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3S技術;生態紅線調整;科學高效; 動態監管;大竹縣

生態紅線劃定應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等相互協調,共同形成合力,增強生態保護效果。同時,也要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當前監管能力相適應,預留適當的發展空間和環境容量空間,合理確定生態紅線區的面積規模,促進生態紅線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更好地發展,使生態紅線真正能夠落地,迸發出更旺盛的生命力[2]。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3S 技術中的GIS作為一種具有空間分析科學化、空間動態化的研究工具,在空間信息與數據收集、遙感影像分析、空間動態演變等較有廣泛應用[3]。為此生態紅線研究也可以借助這一強大的技術手段,為生態紅線調整技術與動態監管提供科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區

地理與產業等概況,大竹縣境內分別有華鎣山、銅鑼山、明月山三座南北向的川東名山,總體地勢呈現三山兩槽型。一般以銅鑼山為界,把銅鑼山以西稱山前(包括縣城),把銅鑼山以東稱山后??h域面積為2076.14平方千米,區位優越,生態環境優良[4]。實驗中在全局層面給大竹縣劃定大范圍的生態紅線,總生態空間紅線所占面積為493.36平方千米,大約占其縣域總面積的23.91%。

二、調整處理

(一)結合當地實際已有的現狀,和各部門協調的要求,模擬在已有的紅線基礎上進行各類區域的調整。

(二)生態紅線調整技術流程圖,見圖1:

(三)分類處理流程

處理完一個大要素類之后,在處理后的剩余紅線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再按照涉及生態紅線的礦產資源開采區類的處理模式進行,直到所有需要進行涉及紅線區域調整的要素類全部處理完成。最后將五類全部處理完后可以得到一個總的生態紅線調整后的各類文件和數據集,將這些結果進行科學有序的整理并建立專門的空間數據庫進行儲存,以便后期的動態監管應用,處理結果,大竹縣生態紅線調整意見以及表1。

三、動態監管方案:

(一)動態監管技術流程圖,見圖2:

(二)充分運用3S技術,類似于國土部門對國土進行的衛片執法進行的常態化的動態監管。即生態紅線動態監管是在調整完畢之后的生態紅線管理數據庫的基礎上進行,有了科學的動態調整過后的基礎生態紅線數據庫,相關管理執法部門便可以常態化地結合后期實時動態變化的地理要素空間數據開展法定轄區內的生態紅線監督和管理工作,并對生態紅線數據庫進行實時更新。

四、結語

本文闡述通過實例應用3S技術對四川省大竹縣生態紅線進行調整工作,充分顯現和發揮了3S技術在解決該類工作問題上的優勢,研究結果表明,切實促進了開展生態紅線調整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和高效性,并提出了后期該如何開展常態化監管工作的方案。對科學,準確,快速地完成紅線調整以及后期的動態監管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時,此實例技術流程和監管方案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和高贊。

在其他有待開展這項工作的地方,也可參照此文實例,再結合地方實際,利用3S技術量化地對生態紅線進行科學、有根據地高效調整和動態監管,促進區域在動態管理中達到區域的生態、社會、經濟三維空間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作者單位:西南土地資源評價與監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參考文獻:

[1] 范麗媛.山東省生態紅線劃分及生態空間管控研究[D].2015.6.6

[2] 鄭華,歐陽志云.生態紅線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4(4):457-461.

[3] 王勁峰等.空間數據分析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2.1

[4] 大竹概況[BE/OL].[2015-12-12].http://baike.sogou.com/v13147.htm fromTitle=大竹縣

猜你喜歡
大竹縣銅鑼紅線
房企“三道紅線”的破局探索
細細的紅線
誰弄響了銅鑼
四川勞動保障(2021年10期)2021-12-02
大竹縣:穩步有序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
大竹縣多措并舉開展“護薪”行動
大竹縣:扎實推進2021年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
一兩江湖之紅線引[連載一]
銅鑼山隧道軟弱破碎圍巖受力與變形分析
不能突破“公平競爭”的紅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