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法律問題研究

2016-10-27 08:55孟令媛
2016年28期
關鍵詞: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孟令媛

摘 要:我國農村環境地域廣闊、人口眾多、農業生產活動頻繁。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環境污染問題逐漸顯現出來。近年來,農業生產污染、城市和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農村生活污染以及農村生態破壞等問題已經成為當前農村環境的突出問題。因此,我們應立足國外先進的經驗,提出適合本國國情的防治環境污染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農村環境作為人類生存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類生存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義上講,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就是指在現在農村環境的使用、建設過程中,特別是針對現在農村環境中已經出現的各類破壞現象,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治理,修正環境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促進農村生態環境正常、穩定的發展,保持農村生態系統平衡。

一、我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法律現狀

(一)我國《憲法》、環境保護法律、環境保護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中均有關于農村環境保護的條款

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6條明確將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并將環境保護確立為我國環境建設的一項基本原則。另外,我國《憲法》中一些條款規定我國國家和各級政府要把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作為基本職責,并切實落實到法律責任上。

第二,環境保護法律中的有關條款。我國1979年頒布并經2014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是目前環境保護的綜合性的法律,農村環境作為我國大環境的一部分,關于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也要以《環境保護法》中確立的原則的相關原則為基礎。關于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問題,我國的《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均從各個方面做出了相應的規定。

第三,環境保護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中的關于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規定。我國第一部關于農業環境保護的行政法規《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于2014年1月1日開始實施,它的頒布實施表明我國農村環境保護領域的法制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對我國農村環境事業發展有較大的作用。

第四,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中關于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規定。根據各個地區不同的實際情況,我國各地結合其本地實際,針對各個地區向農村轉移污染方式的差別,制定不同的規定保護農村環境。例如在《山東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第第13條第2款中規定:“禁止將有毒、有害的產品委托或轉嫁給無防治能力的鄉鎮企業生產?!?/p>

(二)農民環保守法意識差

劉瑩在《農村廢棄物處理與環境污染實證研究》一文中指出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主觀因素是由于農民環境保護意識差,守法意識淡薄。農村是一個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公共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聚居地,生活在農村的農民生活貧困,經濟收入較少,他們認為最主要的任務是養家糊口,對利用環境、開墾土地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置之不顧,甚至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會給環境造成污染。因此,導致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現象日益嚴重,農民的生活環境受到較大的沖擊。

二、國外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對我國的啟示

西方的工業革命過后,一些較為發達的國家吸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慘痛教訓,不再認為環境問題適宜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因此逐漸認識到環境保護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在實踐的過程中探索出了相對完善的農村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有關法律制度,并且在一些領域提出了比較先進的立法理念,形成了較為科學的法律體系。美國比較重視農業的生產和發展,因此美國政府對影響農產品品質的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視,采取各種手段防治污染。美國比較重視利用經濟手段來保護農村環境和防治環境污染,其中在資金投入方面,美國政府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保護農村環境來防治其本國農村環境污染,美國的各州政府每年也都有專項開支用于治理美國各州農村環境污染以及有關環保技術的示范推廣,美國以及其各州的做法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在農村環境保護的立法問題上,日本在政策上進行支持,同時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配套。

(一)綜合利用各種措施防治農村環境污染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采取多種手段保護農村環境,比如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成立了集指揮、決策和協調于一體的專門的環境管理執法監督機構,同時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村環境保護投入機制,有的國家比如美國制定完善的補貼、稅費等環境經濟政策,鼓勵公眾積極保護環境,同時配合培訓教育、執法監督等措施,形成了比較完善和先進的農村環境污染防控治理體系。因此,我國應該借鑒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措施保護我國的農村環境。

(二)健全我國農村環境管理體制,加強有關農村環境規定的實施

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比較重視農村環境,對農村環境的監管非常嚴格,在發達國家中,環境保護部門是農村環境的統一管理機構,環境保護部門的職責包括農村環境的各個方面,例如,制定農村環境質量標準、監測農村環境、發布農村環境信息等等。近年來,我國農村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是由于我國農村環境的相關法律規定得不到切實實施。因此,我國要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保證有關規定在農村得到貫徹實施。

(三) 鼓勵公眾參與保護環境,重視我國農村對于環保技術的應用

西方發達國家都比較重視公眾在農村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他們積極宣傳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并且注重發揮基層組織在環保中的重要作用。而我國,農民處于一個比較弱勢的位置上,他們對我國環境建設的參與度有限,并且環保意識較為淡薄。為了我國農村環境建設更為順利的進行,我們應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到保護環境中的過程中,同時各級政府及有關機構也應加強對農民環境教育的培訓,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

三、健全我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有關法律對策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我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法律體系

為了適應農村環境更清潔的發展,我國政府及有關機構應該高度重視,制定關于農村發展過程中環境保護以及污染防治的具體規劃,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農村環境法律體系。同時,我國應制定專門性的關于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法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法》。

(二)強化我國農村環境的執法監督檢查

我國政府以及有關環保部門要更加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加強各地區、各單位的協調和配合,將農村生活污染和農業污染作為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重點,同時加強環境執法機構的執法力度。農村環境執法機構應該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履行職責,保障環境執法順利進行。

(三) 建立健全我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

當前我國有些地方政府為了其本地的經濟增長,盲目追求GDP,因此造成環境污染較為嚴重,這就顯得我國農村環境執法虛有其表,沒有實際作用。因此,我國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實施相應的環境目標考核制度以及環境責任追究制度,并且鼓勵公眾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參考文獻:

[1] 蔡守秋,吳賢靜.農村環境保護法治建設的成就、問題和改進[J].當代法學,2009,23(1).

[2] 段景春.我國農村環境教育的重要性[J].河北農業科學,2008(5).

[3] 樂波.2007.法國的農業環境保護政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

[4] 李昌麒.中國農村法治發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劉慧.我國農村環境保護之立法及執法完善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6).

猜你喜歡
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