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城遙望玉門關

2016-10-28 00:03鄧彥民
百科知識 2016年18期
關鍵詞:玉門關漢武帝匈奴

鄧彥民

離開陽關,車行駛在去往玉門關的路上,透過車窗望去,藍天之下,道路兩邊除了黃沙戈壁,偶爾會出現一些駱駝刺,其他的生命跡象則很少見,與陽關附近的綠洲相比,這里實屬荒涼。車行駛許久,終于快到了,筆者心里不禁想著這“春風不度”的玉門關究竟是怎樣的圖景?

人去關城空 物非人亦非

車剛停下,司機指著遠處的一個土墩說那就是玉門關遺址。也許很多人跟筆者一樣,初見玉門關會有些懷疑甚至失落,難道這就是當年抵御敵軍的雄關要塞?難道這就是絲綢之路上通往西域的門戶?竟如此殘破,孤立于荒漠。但這座被稱為小方盤的遺址的確是漢玉門關,只不過曾經的輝煌圖景被歷史塵埃所吞沒不見,悠悠的駝鈴也早已絕于耳畔,黃沙流過,時光也流過,玉門關正如一位穿越歷史的將軍,日升月落,斗轉星移,在此孤立了千年,留下這一點遺骸昭示著曾經擁有,也讓拜訪者去臆想、追憶,蒼涼之感已無需言說。

走近些,它的容貌也更加清晰,四方形的城墻高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整個墻體由夯土壘筑,堅固雄偉,以至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依然屹立不倒。西面和北面各開一座城門,從西側門洞進入,城墻內的圖景也極為單調,唯見幾株耐旱的沙生植物和空曠的天空,墻上也布滿深深淺淺的風蝕凹槽。關城下慕名而來的游客正在拍照,與游客相對比,玉門關顯得格外高大,卻也越發顯得孤獨;與游客的笑聲對比,或許古人在此也只得哀嘆了吧!如今,玉門關人去樓空后,物非人亦非,無論是原關城還是殘址,皆給人以蕭瑟之感。

王之渙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惫磐駚?,多少人就因為這句詩而對玉門關魂牽夢繞,不遠萬里,想看一看這“春風不度”的孤城,吹一吹這大漠之邊的風。雖然詩人所指的彼玉門關或許并非此小方盤城,但這都不影響拜訪者的“玉關情”。

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講,玉門關所在的河西走廊一線正好處在干旱區與半干旱區的分界線上,來自東南部的暖濕氣流受到重重高山的阻隔,春風很難深入到西北內陸地區,與中原地區的氣候相比,玉門關自然荒涼孤寂了。然而這“春風”真的是春風嗎?玉門關深居西北邊境,是漢朝與匈奴作戰的前線,自古邊疆多戰事,無論將軍、士兵還是官員,離開富庶的中原大地,來到玉門關親歷這邊塞的凄涼寂寥,目睹過戰場的殘酷,體會過深處異域的感受,每當少數民族的羌笛聲傳來時,怎能不將自身命運與玉門關聯系呢?怎能不期盼戰事早日結束、歸還故里呢?又怎能不埋怨這春風不來、皇恩不至呢?除了在這玉門孤城上望一望長云雪山,聽一曲《折楊柳》,萬千思緒也只得寄予永遠吹不到的春風了!

血雨腥風過 玉關硝煙起

玉門關因戰爭而產生,也見證著戰爭的殘酷?!按猴L不度”,烽煙卻頻起,戰爭的血雨腥風從玉門關吹過,鐵騎相會,兵刃相接,一邊書寫傳奇,一邊上演悲壯。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睗h高祖在豪情壯志沖破云霄的同時,也深深地擔憂著國家安危,深怕異族會隨時侵犯邊境,危及大漢的萬代基業。也正如高祖所擔憂的那樣,自漢立國以來,匈奴一直是帝國最大的威脅,靈活機動的匈奴鐵騎常常越過長城,長驅南下,燒殺搶掠,擾亂國家安寧。無奈敵不過匈奴,朝廷也只好采取和親政策,但即使連年遠嫁宗親,奉上絲綢珍寶,卻依然滿足不了匈奴的欲望……于是,漢武帝劉徹君臨天下后決心改變漢朝對匈奴的一貫軟弱,“盜可往,我亦可往”,凌云壯志溢于言表,勢必將殘暴驕橫的匈奴遠驅漠北,永不復還。

經過長久的蓄勢,漢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力排眾議,決然放棄和親和防御戰略,調遣大量騎兵深入敵境,開始了對匈奴的長期作戰,戰爭的狂風不斷卷席。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決定打擊河西匈奴,于是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兩次橫掃河西地區,迫使匈奴遠走大漠。從此,河西走廊收歸中原王土,劃入漢朝的輿圖。

自霍去病大敗河西匈奴后,漢武帝在河西走廊先后“列四郡”: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后又沿祁連山北麓修筑了東西向的長城,并于敦煌郡“據兩關”:陽關、玉門關南北對峙,恰如哼哈二將扼守大漢的西北門戶,保證了河西地區的安寧。今天,漢玉門關的關址尚存在諸多爭議,但多認為是現今疏勒河下游的小方盤城,它南枕祁連山,北望馬鬃山,玉門西出為茫茫大漠,東進則為河西沃野,是除了陽關外通往西域的唯一門戶。疏勒河向西流過,長城東西蜿蜒,南北形成雙重防線,關城筑在湖沼密布的疏勒河南岸,守住四周的珍貴水源,玉門關自然成了至關重要的軍事要地,以后國家向西域用兵多出玉門關。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為了奪取西域大宛國(今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等地)的天馬,漢武帝封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率領騎兵六千、步卒數萬,出玉門關遠征大宛國,但一路西去皆不受沿途小國待見,士卒戰死餓死無數。等到了大宛國后,士卒僅剩數千,并且都是精疲力竭。再戰,又遭到大宛國的頑強抵抗,損兵折將,形勢日下。于是李廣利決定撤軍,退回玉門關,并向天子請求暫且停戰休整。漢武帝大怒,傳口諭:“軍隊有敢進入關的,斬首?!?李廣利只得駐扎在敦煌,就此第一次遠征大宛慘敗。太初三年(公元前106年),做了充分準備后,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6萬軍隊再次出征大宛,和前次不同,此次漢軍聲威浩蕩,西出玉門關后,很順利就攻到了大宛國都城,一舉圍困守軍,大宛國貴族不得以殺掉國王毋寡,與漢軍簽訂城下之盟,獻出大量良駒。不過,漢朝兩伐大宛損失也非常慘重,死傷甚眾。

此外,玉門關大大小小的戰亂不斷,烽煙時起……戰爭如同狂風,狂風吹過,山河俱衰,血流漂櫓,悲壯而又慘烈。玉門關自誕生就注定了其戰爭性質,屯兵駐甲,抵御敵軍犯我國境,送走軍隊征戰殺場,鐵蹄踏破黃沙,刀光劍影后,戰場上橫尸千百。多少將士出了玉門關后就再也沒能歸來,尸骨也只得留在異域,被流沙一層層掩埋。生者只盼春風來度,死者只求魂歸故里,可喚來的卻還是一場場血雨腥風,也許這就是玉門關的宿命,也是為卒者、為將者的宿命,“何須生入玉門關”,為國為民,死而無憾矣。

曾經玉關門 漫漫絲路風

鐵騎踏過帶來的是血雨腥風的戰爭,狂風卷地百草枯折;而駝鈴飄過則讓漫漫絲路緩緩展開,如微風拂面。

漢武帝是位有為之君,他深謀遠慮,在向北打擊匈奴的同時,向西聯絡西域部落以牽制敵人,南北相戰,東西相和。從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到元鼎二年(公元前115),漢武帝曾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雖然這兩次出使的軍事目的都沒有達成,但張騫的“鑿空”客觀上促成了絲綢之路的開通。此后,“使者相望于道,一歲中多至十余輩”,東西交往又進一步加強,玉門關也迎來了它的興盛時光。

玉門關,位于絲綢之路北線的關鍵節點,曾經是絲綢之路上極為重要的橋梁,東來入玉門關,則踏入了華夏的疆土;西去出玉門關,將進入茫茫大漠,東西來往,都會將玉門關作為休整、補給的中轉之地。商賈、官方使節、傳教士、留學生、旅行者絡繹不絕;西域的良馬、寶石、香料、水果、蔬菜等經過玉門關中轉進入中原;中原的珍貴絲綢、鐵器、金銀器、鏡子、茶葉以及其他制品,也經過玉門關不斷輸入西域、羅馬等地;不同民族的風俗、飲食、服飾、技藝、信仰等文化也在此匯聚、交往、傳播……玉門關在絲綢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承托著中西方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功能,讓文明脈搏在此碰撞出精彩的火光,并漸漸地散發開去。

據說,當地流傳著一個故事:西域的于闐國盛產美玉,于是商隊要將美玉運到中原換取絲綢。運送玉石的商隊要穿過一個叫“馬迷途”的地方,這里地形復雜、亂石遍布,沙塵鋪天蓋地,商隊每次走到這里都會迷路,等來到玉門關時,駱駝都已筋疲力盡、昏迷不醒,好像中了邪似的。有個常年經商的老者就說:這是因為常年途經此地運送玉石,卻從未祭祀過關神,這是關神對我們的懲罰。于是,人們挑選了一顆上等的和田美玉鑲嵌于關城之上,從此,商隊就能順利通過了,玉門關的名字也就此而得。雖然只是傳說,但我們不難看出,玉門關在絲綢之路上曾一度具有很高的地位,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內外形勢的變化,絲綢之路三通三絕,玉門關也三設三廢。到唐朝,玉門關東遷至漢關以東200千米的瓜州雙塔堡附近;到了五代宋初時,玉門關又移至唐玉門關以東200千米的石關峽。

如今,來到玉門關,不見烽煙,不見駝隊,聽不到胡人的羌笛,也觸摸不到昔日的圖景。孤立于荒漠,玉門關不語,人們無奈慨嘆“秦燧漢關今猶在,張騫李廣俱往矣”。

玉門關不再是曾經的玉門關,它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沒有戰爭,也沒有貿易,商人不需要,軍隊也不需要,但是旅游者需要。與玉門關不解的緣分,詩人在一千多年前早已設定,無論是“春風不度玉門關”,還是“孤城遙望玉門關”,這頗有意蘊的詩詞,終將會讓讀者變成旅游者,千里迢迢來赴約,好讓自己不生遺憾。于是,我們來了。

【責任編輯】王 凱

猜你喜歡
玉門關漢武帝匈奴
義退匈奴兵
東方朔智答漢武帝
李代桃僵(上)
“生化危機”之匈奴的陰謀
涼州詞
樹為何名
陪你一起讀歷史(6) 漢武帝竟是“玄幻控”
古老的皮影戲
玉門關歷史變遷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