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2016-10-29 11:05左淑惠
2016年29期
關鍵詞:可持續利用土地資源

左淑惠

摘 要:近幾年來,由于現代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土地資源需求剛性上升與土地供給剛性不足的矛盾不斷加劇。在此形勢下有限的土地資源能否可持續利用,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進程。本文從侯馬市土地利用現狀入手,對現有的土地資源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作出了評價,并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侯馬市

土地作為經濟社會活動的載體,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在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規劃和利用直接關乎著人類未來的永續發展。為了確保侯馬市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則需要加快推動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步伐,合理地開發土地資源,從而實現土地的永續利用。

一、侯馬市土地利用現狀及特點

(一)區域概況。侯馬市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東鄰曲沃縣,西接新絳縣,南有紫金山為屏與聞喜縣、絳縣接壤,北以汾河為界與襄汾縣隔河相望,屬晉南盆地,總面積約220平方公里,東西長17.5公里,南北寬16.5公里。境內具有丘陵、谷地和平原三種地貌類型。侯馬市屬于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約12.6攝氏度。侯馬市轄3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側丝谶_29.7萬人,其中城市常住人口14.2萬人,暫住人口5.5萬人,農村人口10萬人。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口密度為64.5人/k㎡。

侯馬市人多地少,耕地后備資源不足,必須要根據土地利用規劃,合理地調整用地結構,保護并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提升土地利用的綜合效益,以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二)利用現狀。侯馬市土地利用現狀(以二調為據),全市土地總面積22006.68公頃,農林用地面積12035.0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9818.99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6931.67公頃),園地面積669.13公頃,林地面積463.46公頃,其它農用地面積1083.46公頃;建設用地面積6311.47公頃,其中,城鄉建設用地4819.86公頃,交通水利設施用地1002.31公頃,其它建設用地489.30公頃;未利用地面積共3660.17公頃,其中,水域面積499.38公頃;其它用地3160.79公頃。各類用地所占比重見圖1。

二、侯馬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土地利用比較粗放。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的不斷擴張,土地利用方式相對粗放,節約集約用地潛力較大。一方面,城市建設中寬馬路、大公園、大廣場等工程建設現象部分存在。另一方面,城市建設用地的低效粗放利用問題比較突出,可調整使用的土地潛力很大。近幾年,由于“開發區熱”、“房地產熱”致使大量土地利用效益偏低,甚至造成閑置和浪費。

(二)土地使用規劃不合理。據統計,近幾年房地產行業占地總面積正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形成原因之一是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數量增長,對房地產有了迫切的需要。規模的商場建設,一方面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而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和占用。

(三)交通占地增加。交通是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體現。侯馬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增加。據調查,侯馬市交通所占的土地資源在近幾年以來呈現上漲。由于人口的增多和經濟的發展,不得不迫使侯馬市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大規模的公路和鐵路的建設,在便利人們出行的同時也大量占用了土地資源。

三、土地資源持續利用的途徑

(一)加強政府對土地的宏觀調控。首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土地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加強政府的合理干預,達到土地高效、公平和可持續利用。其次,政府應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強對土地的管理,統籌協調土地與城市、道路、管線等規劃銜接,慎重確定用地項目,切實將規劃落實到土地利用管理的各項工作中。最后,要進一步提高人口素質,緩解人地矛盾,更好的實現人均社會福利的最大化目標。

(二)加強保護耕地和對土地進行用途管制。對于農用土地,必須嚴禁將之轉化為建設用地和其他非農用途。不同類型的土地應深刻挖掘土地價值,努力將土地利用價值達到最大化的程度。

同時,注重耕地保護,必須執行“占一補一,占優補優”政策,保持耕地面積相對穩定,進一步強化對基本農田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保護新機制。積極開展土地整理和復墾工程,充分挖掘土地潛力,盤活使用分散的空閑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等,以此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達到土地資源的高效可持續發展。

(三)大力抓好節約土地工作。首先,要在各項建設中要以節約用地為準則,對于節約用地的建設工程進行獎勵,將土地利用從傳統的粗放型低效利用向高效型可持續發展利用轉變。其次,把節約用地放在首位,堅決貫徹“挖潛為主,拓展為輔”的方針,立足內涵挖潛,提高土地利用的綜合效益,促進達到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最后,將以往工廠工礦廢棄的土地進行復墾,擴大耕地面積。根據追責原則,復墾的土地應該由造成土地荒廢的企業等相關單位進行復墾,承擔相關責任。

(四)土地資源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合理利用作為土地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任務和保護與改造、開發利用的終極目標。侯馬市應做到因地制宜,充分根據本地區的風土人情,土地資源的相關生物屬性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高效的利用開發。從而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自然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完美統一。

(五)積極利用先進技術,增強群眾對土地可持續發展意識。積極采用衛星、遙感、計算機等現代科技手段,及時掌握土地數量和質量的動態變化,為本市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寶貴資料。綜合利用3S(GPS、GIS、RS)技術來監測土地類型的變化,為科學制定土地可持續利用的政策服務。

同時,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使依法用地、按規用地變成群眾的自覺行為,從而營造出土地可持續利用的良好法律氛圍,提高群眾保護土地和合理使用土地的觀念,以實現人與社會、自然的協調發展。(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 牛蘭蘭,丁國棟.北京市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

[2] 欒喬林、谷秀蘭、吳繼萬、韋仕川、黃朝明.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安全評價——以海南省為例[J].農學學報,2015,5(6):71-77.

[3] 冀曉燕.太原市土地利用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22(4).

[4] 趙會順,高素芳.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及可持續性研究[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6(2):132-136.

[5] 李艷輝.淺析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

猜你喜歡
可持續利用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的經濟問題
大慶市城市化進程中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