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引導下農村電子商務的現實困境

2016-10-29 14:04左安東
2016年29期
關鍵詞:農村電商電子商務

左安東

摘要:在電子商務作為主流化的時代,電子商務與“五化同步”、“三農問題”等諸多問題密切相關,不僅被各級行政組織納入討論議程,也從戰術層面提升到戰略層面。本文通過對湖北省某農業鄉H為例,通過親身調查走訪和文獻分析,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能提供一種思想資源。

關鍵詞:政府引導;電子商務;農村電商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再次將目光聚焦于三農問題之上。在《意見》中也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盵1]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農村電商銷售額超過了1400億元,農村地區網上購物人數增速達到41%,也反映出農村電子商務的廣闊前景。

基于農村電子商務的巨大發展潛力,面對如何處理農村電子商務中市場與政府的關系這一復雜問題,商務部等19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確立“市場為主、政府引導”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根本原則,從而捋順了市場與政府之間的關系,規定了政府的職責權限,保障和激發了市場活力。

不少地方政府將農村電子商務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和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自2015年國務院扶貧辦將電子商務扶貧納入了扶貧的政策體系之后,各地方政府借助“互聯網+農業”的春風紛紛制定了相關的電子商務扶貧政策。某農業鄉H鄉位于湖北省大別山連片貧困區域,扶貧攻堅被列為十三五時期最重大的任務,在X縣政府制定的精準扶貧“二十法”中,農村電子商務也被納入扶貧模式。然而基礎條件良好區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農村電子商務,卻在這里陷入瓶頸。

一、H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狀況

(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與電商企業下沉密切相關。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之后,發布了未來進行的三大戰略,分別是跨境戰略、農村戰略以及云計算大數據戰略,其中農村戰略計劃在農村投入100億實施“千縣萬村”計劃,建立并完善縣級和村級服務站。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在X縣落地啟動之后,通過招募農村淘寶合伙人參與項目推進。H鄉通過村干部宣傳、刷墻廣告等多方面宣傳農村淘寶合伙人,可是收效甚微。

(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與外出人才回流密切相關。H鄉作為農業大鄉,糧食總產量居全縣第二位。但是資源缺乏、區位無優勢,導致人員外出,人才外流。如今外出人才回流一方面是就業壓力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各地對電信詐騙的打擊(H鄉犯罪率全縣最高,多數是電信詐騙犯罪)。在不少人電子商務觀念還停留在“會上網就能開網店”的原始階段,人才的回流對于電子商務經營環節的深入認識有著質的幫助。

(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與精準扶貧進度密切相關。該地精準扶貧“二十法”中的電商扶貧模式,以供銷社、某農林網等電商平臺為主體,組建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電子商務運營中心。著力推進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對農用物資與農產品開展線上線下銷售。此外對有意愿開辦扶貧網店的貧困戶,交一萬元押金,H鄉政府就可以免費提供電腦、接通光纖網絡等基礎設施。

二、H鄉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目前農村電商的發展面臨著農產品經營“小而散”、農村物流網絡不健全以及農村電商人才匱乏三大棘手問題?!盵2]根據筆者調研與觀察,結合H鄉實際情況,總結出最突出的四方面問題,與張近東的觀點有著一定的差別。

(一)政府定位偏離?!笆袌鰹橹?、政府引導”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根本原則,但普遍情況是:政府執行過程中往往偏離這一根本原則。具體表現為:一是忽視市場,重視計劃,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過程中卻以計劃、命令為手段;二是干預過多,效率低下,造成群眾對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行為產生依賴,形成惰性。

H鄉維穩工作多且重,加上鄉經濟發展成效不顯著,群眾對鄉政府缺乏信任,同時對農村淘寶合伙人項目開展不理解,導致目前報名工作進展緩慢。

(二)農民觀念保守。H鄉發展長期以小農經濟為主,交通較為閉塞,壯勞力大量外出務工,留下眾多50后與00后,致使總體觀念較為保守,接觸新鮮事物的階段具有長期性的特點。

觀念保守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消費觀念,農村目前的消費,有著較強的自給性特點,因此消費主要以建材、家電、紅白喜事相關消費為主。二是電商觀念,農村目前多數人對于電子商務的理解都停留在“會上網就能開網店”的原始階段,對于策劃、宣傳、經營、物流等環節缺乏系統性認知。

(三)農產品缺乏優勢。農產品電商是電子商務的皇冠。H鄉是農業大鄉,種植業以傳統的水稻種植為主,但是在“互聯網+農業”的春風里,H鄉水稻沒有競爭力也沒有美譽度和知名度,自然無法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農產品缺乏優勢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傳統種植業缺乏競爭力,且在耕地紅線之外,農民依靠固有思維,保持水稻的種植;二是特色種植業面積小且分散,無法形成規模效應;三是青壯勞動力外出也一定程度導致耕地荒廢。

(四)基礎設施有待完善。電商的基礎設施建設,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公路方面,H鄉2014年道路實現村村通的目標,卻無法改變國道、省道通行里程偏少的局面,僅107省道貫穿南北;二是農村寬帶方面,問題集中在網速、費用和寬帶維護維修之上。三是農村物流配送能力能力方面,交通、農業、供銷、郵政各部門和單位及電商、快遞等企業尚未形成體系,配送能力有待提升。

三、H鄉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建議

在各地搶占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的前提下,H鄉必須發揮和強調政府引導的作用,利用好后發優勢,實現發展縣域經濟和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

(一)調整政府定位,樹立服務意識。堅持建設服務、創新、學習型政府的目標,致力于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型。在農村電子商務中捋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確定市場的主體作用,減少政府干預;堅持政府引導作用,營造參與環境。避免踏入“塔西佗陷阱”,樹立政府公正形象,用真誠服務贏得民心和擁護。

(二)重視宣傳培訓,鼓勵人才回流。堅持政府引導作用,重視對電子商務的宣傳與教育。通過H鄉政府大力宣傳,突出電子商務的萬億藍海前景以及政府優惠政策,鼓勵人才回流;通過政府H鄉組織培訓,使接受培訓者掌握電子商務的基本知識和運營技巧,形成脫貧致富的知識儲備。

(三)發展特色農業,形成產業聚集。堅持政府引導作用,強調農產品的特色和聚集發展。H鄉政府展開調研和分析,種植具有高儲藏能力、高競爭力、高附加值的“三高”農產品,搶占市場制高點,達到后發趕超的目的;通過政府合理規劃,優化農產品布局,提高種植、采摘、運輸效率,形成農產品聚集效應。

(四)完善基礎設施,建立物流體系。堅持政府引導作用,發揮財政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通過財政專項撥款,完善公路和農村寬帶等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網絡化政府的治理能力,加強電商、物流企業和政府、郵政各部門、單位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橫向關系的互動,從而提升物流的配送能力。

過去農村電商受到基礎設施等硬件因素制約,一直依靠市場的自發力量為主導,卻也為政府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積累了經驗。而如今農村電子商務在短短時間從試點階段跨入推廣階段,可以證明農村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和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

作為貧困區域的 H鄉,在缺乏主要經濟支柱的情況之下,若不能搭乘“互聯網+農業”的春風,將繼續拉大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摘帽出列”將成為一句空話,全面建成小康也只是形式建成。H鄉是中國當今基層發展的一個縮影,它們缺乏的不是機遇,而是缺乏抓住機遇的能力。(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 中國政府網.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01/27/content_5036698.htm,2016-01-27.

[2] 鳳凰網.蘇寧農村電商學院成立[E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523/14408573_0.shtml,2016-05-23.

猜你喜歡
農村電商電子商務
2025年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8萬億元
《電子商務法》如何助力直銷
電子商務
激活農村電商生態,創新農村綜合服務
貴陽實施精準扶貧之農村電商研究
關于加快制定電子商務法的議案
電子商務人的核心能力
期刊訂閱電子商務平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