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下加強課前自主預習對初中生生物學習的影響

2016-10-29 17:56盧寶仙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24期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生

盧寶仙

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由于其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國新課標賦予教學活動的要求,它能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使每位學生的自主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實現有效學習,是中學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探討的焦點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探索和運用。

關鍵詞 小組合作 初中生 生物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1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順德區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形式上教師將學生分成了學習小組,合圍而坐,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本以為一帆風順的學習卻遇到了重重困難,使老師不得不放慢腳步,蹣跚而行,比較明顯的問題就在于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以后,良、中層學生對優生產生了依懶性,逐漸表現出“懶于思考”、“等答案”、“抄答案”等等現象。筆者認為如果老師一開始便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到位,而忽略學生學習習慣和態度等的養成,則應屬于舍本逐末。因此,筆者提出本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下加強課前自主預習對初中生生物學學習的影響。加強課前自主預習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對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

2研究意義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以及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能力,要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課、課中、課后的各個環節對學生做好要求。課前自主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使學生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并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可以降低片面追求“小組合作學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望達到“獨立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雙方面的共贏。

3理論依據

(1)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一切后教的知識都要根據先教的知識,即理解新知識需要舊知識作基礎。

(2)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積極創導的發現學習法,是讓學生按教師提供的材料自己探究和主動發現問題,從而得出相應結論的一種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

(3)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主體的、能動的。學生是個性認識的主體,實踐的主體,自我發展的主體。學生成長關鍵在于自身的積極性。

(4)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又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依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而自主發展,主要考慮學生的內因作用。

(5)對于預習,葉圣陶先生早就有過精辟的論述:“上課之前,學生要切實預習”?!耙B成學生閱讀書籍的習慣就非教他們預習不可”。

4研究方法及操作過程

4.1研究方法

4.1.1行動研究法

(1)研究對象:以順德區北滘鎮君蘭中學2015學年初二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各班在分班時已經確保是平行班。初二(1-9)班為對照班,初二(10-18)班為實驗班。

(2)研究時間: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為期一個學年。

(3)研究過程:一學年內,實驗班的學生每節生物課都進行課前自主預習,預習的具體內容參照《生物學同步導學與優化訓練》一書中的“自主預習”部分;對照班學生則不開展自主預習環節。

(4)研究結果:學年結束后,提取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生物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判斷出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下加強課前自主預習對初中生生物學習成績的影響。

操作過程:

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的操作相同。

第1周:集體備課,把本項目的計劃落實到每一位生物老師,控制初二(1-9)班為對照班,初二(10-18)班為實驗班,換句話說,初二(1-9)班的老師在授課時,不開展課前自主預習環節;而初二(10-18)班的老師在授課時,開展課前自主預習環節。

第2~19周:開始本教學實驗研究。即實驗班學生的生物課開始自主預習,對照班學生則不開展自主預習。

第20周:期末考試結束后,提取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生物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對比分析。

第21周(第二學期):總結一學年的結果進行分析,開始撰寫論文。

4.1.2問卷調查法

(1)調查對象:以順德區北滘鎮君蘭中學2015學年初二(10-18)班學生(實驗班學生)為調查對象。

(2)調查時間: 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

(3)調查目的:了解實驗班學生在實驗開展前、后對生物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及學生學習品質的變化情況。

(4)調查問卷編制:《中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及學習品質調查問卷》由本研究者設計,第一部分是學生信息,第二部分“學習興趣”的問題及選項,第三部分是“學習品質”的問題及選項。

5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本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下加強課前自主預習對初中生生物學學習成績的影響?!背掷m一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提高學生課堂聽課效果。

(2)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3)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6課題研究后的思考

(1)經過一學年的教學研究,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生物科組形成了一種教學模式——預習導學,小組合作,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該模式分為四個基本環節:課前預習(自主獲取知識,完成自主預習部分)、課堂小組交流(組長匯總本小組疑難,各小組內質疑問難,共同解決)、成果訓練交流展示、鞏固提高(達標練習,反饋矯正,拓展、升華提高)。

(2)加入了“自主預習”環節的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評價方面發生了轉變。如:不再評價教師的講解精彩度,而是評價學生的參與度;不再評價課堂的學生活躍度,而是評價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不再評價教師的交流互動,而是評價學生的交流展示為主;不再評價教學環節的完備性,而是評價教學結構的合理性;不再評價教師對教學目標的明確,而是評價學生對學習目標是否明確;不再評價教師的板書設計,而是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筆記。

(3)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理論研究還不夠深入,數據的收集還不夠全面,原因分析還有待提高,今后會作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歡
小組合作初中生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養英語自學能力的幾種有效途徑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如何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小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男才女貌:大學老師娶個初中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