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市動物疫情應急管理工作探討

2016-10-31 05:11王恕寶廖康瓊
湖北畜牧獸醫 2016年7期
關鍵詞:恩施市應急管理

王恕寶+廖康瓊

摘要:分析了當前恩施市動物疫情應急管理工作的現狀,并針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相應建議,以便更好地加強動物疫情應急管理工作。

關鍵詞:恩施市;動物疫情;應急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1.3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7-0049-03

近些年,恩施市畜牧產業發展迅速,連續九年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畜牧業成為推動農業經濟發展、農民脫貧致富和新農村建設的主導產業。但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動物疫情尤其是突發重大動物疫情仍然是制約和威脅畜禽健康、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管理日益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近些年來,恩施市通過健全組織、完善預案、落實經費、嚴防嚴控,沒有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沒有發生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維護了社會公共衛生安全。但是,當前國際國內動物疫情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在國際國內屢見不鮮,廣大消費者一度“談禽色變”;非洲豬瘟等外來疫病虎視眈眈;布病等人畜共患病更是潛在隱患。所以如何進一步加強突發動物疫情應急管理,對于保障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工作現狀

恩施市近些年通過不斷夯實動物基礎免疫、加強應急隊伍建設、開展疫情應急演練、保障應急物資儲備、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嚴格疫情監測預警等措施,筑牢了疫情防控屏障,動物疫情呈現平穩態勢。重大動物疫病呈零星散發,多為輸入型;普通動物疫病個別呈地方流行,可防可控。

1.1 組織機構健全

恩施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市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為全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指揮機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擔任副指揮長。市政府辦公室、市畜牧獸醫、財政、公安、衛生、食品藥品監察、交通、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行政管理、林業、水利水產、民政等部門為指揮部成員單位。負責貫徹落實上級政府防控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工作的各項決策和部署,統一領導、組織、協調全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研究制定本市應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意見。指揮部下設指揮部辦公室和疫情快速處置組、專家組、強制消毒組、設卡堵疫組等11個工作組。各鄉(鎮、辦)也相應建立了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組建了從鄉到村級到治安中心戶為基礎的防控重大動物疫病工作責任網絡體系,責任明確到指揮部成員、鄉、村、組、中心戶的每一個人,達到村村、組組、戶戶有人負責的行政網絡體系。

1.2 應急預案不斷完善

2006年制定了《恩施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后結合本市實際不斷修訂完善,2015年作了最新修訂,對預案總則、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疫情報告、監測預警、應急響應及終止、善后處理及保障措施作了明確規定。

1.3 加強隊伍建設,開展應急演練

動物疫情應急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加強基層防疫隊伍的建設,恩施市按照省、州要求根據以錢養事的原則和強化公益性職能,對村防疫員實行競爭上崗、擇優錄用,并對各鄉鎮派駐防疫檢疫人員,現該市共有應急隊伍616人,其中鄉村防疫員455人,應急工作隊伍基本穩定,服務保障能力明顯增加。自2010年恩施市成功舉辦全國突發動物疫情應急演練后,隊伍的應急實戰水平不斷提高,每年對應急管理隊伍均開展了動物疫情應急演練及培訓,使應急人員熟悉應急處置程序,明確自身職責,增強快速反應處置應對能力。

1.4 應急保障有力,基礎設施不斷加強

市政府每年均投入了一定的防疫經費、免疫應激死亡補償經費、應急專項經費等。堅持防控應急物資備足庫存制度,當前庫存有高致病性禽流感、雞新城疫、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小反芻獸疫等緊急免疫用疫苗,有防控所需的應急處置物資、設備;四級冷鏈體系完善,恩施市有雙溫冷庫、冷藏運輸車,各鄉鎮有冷鏈室、冰箱冰柜,村有防疫室、冰柜,防疫員有疫苗冷藏箱;實驗室進行了提檔升級,已建成二級獸醫實驗室;為了科學處理病死畜禽尸體,消滅疫源,在四個鄉鎮建設了無害化處理化尸池11口,容積1 100余m3。

1.5 動物疫病綜合防控能力不斷增強

(1)夯實動物基礎免疫。堅持對規模場實行自主化程序化免疫、對散養戶實行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平時堅持月月補針的免疫制度,確保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小反芻獸疫等六種強制免疫動物疫病做到“應免盡免,不留空當”,免疫密度及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了標準。

(2)提升動物疫情監測及預警能力。全市上下建立了市、鄉、村三級重大動物疫情監測網絡,全市有疫情監測點172個,組織開展重點疫病的監測工作。市疫控中心及各鄉鎮(辦)負責組織開展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重點加強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布病和奶牛結核病等優先防治病種的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發現病、死畜禽及時按規定報告和處置。市畜牧獸醫局根據動物疫控中心提供的監測信息,對疫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分析其危害程度和可能的發展趨勢,提出相應的預警建議。

(3)加強重點部位監管力度?,F在散養戶逐漸減少,規模場日趨增多,所以規模養殖場是動物疫病防控的重點。恩施市對所有規模養殖場(戶、小區,豬存欄50頭、羊20只以上)都實行了責任人制度,其中養豬500頭以上、養禽5 000羽以上規模的由市局掛牌監管,其他規模場戶由各鄉鎮辦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掛牌監管,實行了重點部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責任到人,監管人必須親歷現場,督促場主按程序做好免疫工作,定期消毒滅源,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規范填寫免疫檔案和養殖檔案,引種前后要申報檢疫,全面落實各項防疫措施。

(4)提高群防群控意識。通過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張貼防疫宣傳資料、定期開展養殖大戶培訓等形式宣傳防控動物疫情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了養殖場戶對動物疫病的防控意識。

2 存在的問題

2.1 投入不足

一是村防疫員待遇很低,現人均年報酬12 000元左右,同財政供養人員和其他社會行業人員收入相比,報酬偏低,影響隊伍穩定和工作積極性,難以保證一個防疫員所肩負的500~700戶的動物免疫注射、疫情監測、疫情處置等工作的質量;二是應急物資儲備不足、設備不夠,特別是各鄉鎮基本沒有儲備應急物資;三是畜禽撲殺補償標準低,現行撲殺補償標準還是2006年省財政廳和農業廳出臺的,發生動物疫情發生后,要對疫點內的病畜禽予以撲殺時,因補償標準和市值相差懸殊,導致養殖者不愿配合,疫情處置難度大;四是無監測采樣補償機制,而當前采樣任務大,導致采樣難度加大。

2.2 引種隨意

近幾年零星發生的動物疫情,多為從外地隨意引種造成,養殖場主在引種前不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申報,不事先了解輸出地區的疫情狀況,盲目引種,引回后又不進行檢疫和隔離,往往造成疫情發生。

2.3 人才缺乏

一是二級獸醫實驗室建成后,缺乏實驗室技術人才;二是缺乏應急管理工作技術人才,整個畜牧獸醫隊伍尤其是村級防疫隊伍文化程度低,技術技能不能適應現在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

2.4 演練不夠

各鄉鎮由于受場地、經費等因素影響,大多數沒有進行過演練,應急管理人員缺乏相應工作經驗。

3 幾點建議

3.1 加大投入,穩定隊伍,備足物資

要加大防疫經費的投入,一是提高村防疫員的報酬,解決防疫隊伍老齡化、青黃不接的問題,至少要按本地區社會平均工資標準以上給予報酬,提高防疫員工作積極性,從而保證動物防疫工作的質量,促進動物疫情應急管理工作;二是備足應急物資,市鄉兩級要納入財政預算,對應急物資要專庫存放、專人管理,定時補充、更新,確保應急需要;三是建立動物疫病撲殺和監測采樣補償機制,列入財政預算,提高補償標準,使補償金額接近市場價格,以減小撲殺阻力。

3.2 加強應急演練,不斷提高應急隊伍素質

市鄉兩級要常結合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以實戰演練和桌面演練相結合,演練可以讓養殖戶參與。通過應急演練可以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可以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人員對應急預案的熟悉,提高應對處置能力。同時要開展對應急隊伍的培訓,保證應急隊伍的專業化、知識化。

3.3 應急處置要依法依規

當前國際國內動物疫情的形勢仍然嚴峻,動物疫病復雜多變,重大動物疫病隨時可能發生,所以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一定要堅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宗旨,依法依規地處置。①法治宣傳要加強。以《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湖北省動物防疫條例》等為主,結合一些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治技術規范,重點應突出動畜產品藥品質量檢測監督、動物強制免疫措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引種管理、疫情報告等方面的內容,加強宣傳,提高群防群控的意識和能力。②疫情報告須規范。發生疫情后,及時摸清疫點動物的來源、檢疫、免疫、發病情況及經過,全面了解疫點所在地易感動物情況,疫情報告按照《動物防疫法》及《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規定上報,并做到邊報告、邊調查、邊處置。有關單位和個人對重大動物疫情不得瞞報、謊報、遲報,不得授意他人瞞報、遲報,不得阻礙他人報告,不能出于對地方經濟、政治因素的考慮而瞞報疫情,如果應急管理決策者對疫情采取封鎖消息、內部消化,輕則影響國家對疫情動態的掌握,阻礙對疫情診斷、控制策略的研究,重則導致疫情的迅速擴散,引起非常嚴重的后果。③疫情處置講原則。一是快速反應原則,重大動物疫情一旦發生,其傳播蔓延迅速,時間因素就尤為重要,當地獸醫管理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到位,并采取一系列應急處置措施,及時控制疫情動態的發展,越快越好;二是操作科學原則,一定要按照疫病防治技術規范,并征求有關專家學者意見,邀請專家到現場進行專業技術指導,把疫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三是公眾利益至上原則,針對疫情給養殖場(戶)造成的經濟損失,政府要適當提高補償標準及時給予補償,并為以后的發展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和優惠,搞好疫情的善后處理。④違法行為要查處。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診斷、報告不及時,檢疫、監管不到位造成疫情隱患的,在重大動物疫情報告期間不組織采取臨時隔離控制措施,導致疫情擴散等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追究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對強制免疫不到位、未經檢疫違規調運、承運、販賣動物及動物產品、擅自發布疫情的、出售或收購病死畜禽引發動物疫情等違法行為,需對當事人予以立案查處。

3.4 進一步強化動物疫病的綜合防控措施

一是進一步抓好動物基礎免疫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保證強制免疫病種免疫密度常年達到100%,抗體合格率達到85%以上,同時指導養殖場(戶)做好當地常發普通動物疫病的預防,不斷控制凈化動物疫情;二是進一步做好動物疫情監測、診斷工作,充分發揮市、鄉、村三級監測網絡的作用,加強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雞新城疫、小反芻獸疫、布病和奶牛結核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和優先防治病種的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引進技術人才,充分發揮獸醫實驗室的作用,為動物疫病的監測、診斷提供平臺;三是進一步加強規模養殖場的監管力度,全面落實規模養殖場的防疫措施,督促場主必須做好自主化程序化免疫工作,定期消毒滅源,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規范填寫免疫檔案和養殖檔案,引種前后要申報檢疫,特別跨省跨地區調運畜禽必須事先申報,了解輸出地的疫情,引回后進行隔離觀察,謹防引入疫情。

動物疫情應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要堅持管理方式由應急管理向常態管理轉變,只有平常加強重大動物疫情的法制、體制、機制、預案等體系建設,未雨綢繆,有備無患,才能確保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恩施市應急管理
堅定信念跟黨走脫貧致富奔小康
不同干擾程度下苔蘚植物物種組成差異性研究
生態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營配信息集成的客戶停電應急管理研究
基于知識元和有色Petri網的應急實施流程優化方法
民族地區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區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研究
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對策研究
群體性事件應急管理路徑優化研究
恩施市肉牛產業發展現狀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