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2016-10-31 12:40李娜
時代金融 2016年23期
關鍵詞:會計監督會計信息財務會計

李娜

【摘要】會計信息是企業經濟信息的核心內容,企業定期對外披露會計信息,所有會計信息使用者通過會計信息評估企業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如果會計信息出現失真,會誤導所有市場參與者的經濟判斷,所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是所有經濟參與者的目標,本文分析了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及原因, 并給出了防范措施。

【關鍵詞】會計信息 財務會計 會計監督

一、提高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必要性

現代商業最主要的信息莫過于會計信息,完整、真實的會計信息可以全面反映企業運行情況以及其盈利能力。對于企業,通過會計信息的整理和披露,分析和管理各類經濟活動,提高經濟效益,及時實現利潤分配,保證財產安全。會計信息不僅對企業管理者有指導意義,其真實性、完整性同樣對外部監管者和投資者意義重大。對于外部監管機構和投資者,可通過會計報表、賬簿、憑證等會計信息推斷企業財務是否合法,成本費用是否合理,經濟活動是否科學。然而目前,中國的企業,無論規模大小,普遍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會計信息做假不僅直接損害投資者的利益,給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各類會計信息使用者帶來巨大損失,間接影響了實體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必須加強會計信息的控制,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

會計信息失真有多種表現,往往讓會計使用者無法準確甄別。有很多方式可以做假會計信息,一是通過會計原始憑證做假,出于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會計從業者往往會為企業或者個人謀取一些利益而出具虛假會計原始憑證,扭曲會計信息,導致會計信息與企業真實經營狀況有偏差。二是篡改會計數據,企業通過偽造賬簿、虛設科目、篡改會計數據,夸大或縮小會計數據,采取不正當手段,編制失真的會計報表,導致成本、收入信息失真,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三是第三方監督評價失真,企業為了顯示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往往請審計及會計事務所等第三方監督機構對會計信息進行審核,向社會出具專業報告,增加財務信息可信度,但由于第三方監督機構受聘于企業,出于利益考慮,第三方出具的報告會加劇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會計信息失真表現形式多樣,但究其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機制存在缺陷。雖然大部分企業構建了法人治理結構,有著完善的現代企業管理框架,但是從內在管理上,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仍未形成現代企業管理思路,也未采取合規的企業經營模式,財務會計管理落后和現代企業制度的不完善導致財務工作者和內部審計、外部審計為了迎合管理層需求,粉飾企業經營成果。

二是財會監管制度作用有待強化。為了嚴肅經濟信息披露,國家從法律、制度方面都做了諸多約束,但是法律制度和體系建設往往滯后于現實經濟活動,法律和各類管理規章制度也只是從宏觀方面對會計作業給出了總體指導意見,并未嚴格、細致到對每一個經濟活動的會計事項處理做出詳細規定,這就給財務人員和會計信息流轉過程中留下主觀發揮的空間,憑借個人經驗判斷往往會導致會計信息標準不一,形成的財務報表也無法用來做橫向對比。

三是財務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缺乏職業操守。企業財務人員及財務管理人員借由對會計操作和賬務處理的主觀判斷,人為忽視會計工作真實性和完整性要求,根據企業利益要求,對企業財務會計數據進行造假,隨意修改,導致企業會計信息失真,不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經濟判斷。

四是會計監督力度不夠。企業為了偷稅漏稅或者其他特殊目的,往往會利用不完善的企業財務體制機制大做文章,對于這些違規違法的行為,各類監管部門都應加強監督,避免因財務會計數據虛假和信息失真而損害國家和投資者利益。但在實際操作中,企業會通過各種方式弱化監管機構的監督權,給予監管者權利尋租的機會。由于形同虛設的內外部會計監督,各項會計規章制度無法有效執行,導致會計信息扭曲。

四、防范會計信息失真的措施

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可以客觀反映企業經濟活動,揭示了企業的各項經濟行為,為企業管理者、社會監督者和投資者提供寶貴的經濟信息。因此,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會計信息的控制和監督。

第一,企業要豐富管理手段,加強財務管理?,F代企業要想長遠發展,管理層必須對財務會計高度重視,制定嚴格的監督控制制度,以完善的內部管理逐步優化會計體系,建立合理、合規的會計制度,規范財務人員的業務行為。定期組織財務檢查,重點檢查容易滋生財務造假的環節,通過會計檢查、核算等手段從內部控制和監督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增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第二,完善財務監管法律法規。監管者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發展配套的財務會計規章制度,出臺會計實施細則,提高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明確各項會計事項的操作流程,明確各類會計主體的職責、權利。合理設置會計科目,統一會計標準,減少主觀判斷,指導企業會計人員正確使用科目,避免虛列賬目、虛構交易,規范會計核算,從根本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第三,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和職業道德教育,明確會計負責人的職責。會計人員上崗前要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提高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杜絕因專業不過關而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除了專業培訓,更要加強從業人員的道德培育,讓從業人員遵守誠信,堅持遵守規章制度,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要求真實填報會計數據。除了會計從業人員,還應明確財務負責人的會計責任主體,企業負責人應熟悉相關的財務會計法律法規,了解財務會計工作,才能對企業財務會計資料和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要加強內部建設,確保會計人員可以履行職責,合法、合規開展財務會計工作。

第四,強化外部監督作用。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不僅要憑企業內部自己控制,自我監督,同時也要強化外部監督。加強企業外部監督,即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國家審計機構、稅務主管部門、財政管理機構加強執法力度,明確監督目標和執法依據,審核、監督企業財會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同時,社會監督主體如注冊會計師和審計機構,要堅守職業操守,對不符合規定的財務信息和會計數據在專業報告中出具真實意見。

綜上所述,會計信息對企業、政府、投資者意義重大,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改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并非短期可成,必須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教育引導財務會計人員遵紀守法,加強內外部控制監督,結合多方面力量,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參考文獻

[1]王思卉.關于如何完善會計監督體系的幾點思考[J].中國外資,2011(8).

[2]馬恒.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及對策.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

[3]李寶生.論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強化會計監督.管理薈萃,2015(7).

猜你喜歡
會計監督會計信息財務會計
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完善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
探討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問題
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研究
ERP在企業財務會計中的應用及價值探索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探討
新常態下高校會計監督與會計服務關系探究
事業單位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