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改革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通策略淺析

2016-11-01 22:01吳云燕
考試周刊 2016年82期
關鍵詞:現狀與問題小學英語課堂供給側改革

吳云燕

摘 要: 作者認為可參考現今經濟學領域大熱的供給側改革,在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改革,轉變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 供給側改革 小學英語課堂 現狀與問題 融通策略 作業質量建設

供給側改革是近幾年經濟學領域很熱門的話題,簡單概括,即“結構求創新,改革謀發展”。事實上,不僅經濟領域需要創新求發展,教育同樣需要推行教學改革。

一、供給側改革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概念內涵

供給側改革本是經濟學概念,指的是對經濟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供給側發力,鼓勵企業創新和結構升級,以促進經濟供給能力的提升,推動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不僅經濟領域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在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中,我們同樣需要進行教育供給側的戰略性調整。對小學英語課堂現狀進行觀察,普遍發現學生對教學提不起興趣,教師被動灌輸單詞、句型等語法知識,應試教育傾向嚴重,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一點沒有看到小學生該有的朝氣與活力。小學英語課堂教育迫切需要通過教學改革,提高英語教育產品供給結構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滿足小學生創新知識和技能需求。小學英語課堂上的供給側改革必須改變之前大而全的大眾化教育,轉向個性化、精準化、有前瞻性的教育服務,解決英語教學內容與學生實踐需求脫節的問題,實現英語教育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新平衡。

二、小學英語課堂哪些現狀需要改革

1.優質作業沒有得到有效供給,作業質量建設頻頻拖后腿。

盡管教育改革一直在三令五申地要求減輕小學生作業負擔,但是“減負令”卻陷入了越減越負的怪圈中。教師盲目布置作業,一味朝題海戰術前進,不僅壓垮了學生的肩膀,還限制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可能性。有的英語課堂,學習新課后馬上要求學生回家背誦單詞、背誦課文、抄寫句子、做單元導讀。這種家庭作業量完全超過了科學時限,學生長時間埋在英語作業上,且不說沒有時間進行其他科目的學習,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我效能感。小學生本就好動,思維非?;钴S,一直要求學生端端正正地坐在桌椅前寫作業,限制了學生實踐探究能力,構成了課堂和家庭的雙重壓迫性體制,學生對英語學習感到厭煩,抑制了學習動機的激發。

2.教學評價圍繞考試而設計,阻礙有效教學和有效課堂的開展。

在教學評價中,英語課堂仿佛被語文、數學課堂帶偏,片面圍繞升學考試而設計。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并不一樣,學習英語最終目的是要運用,英語是一門“活”的語言。有些學生打趣說:我才不學某某科目呢,反正上菜市場買菜又用不上。這種理念在英語學習中是不適用的,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掌握外語是所有人才必備的一項技能?;仡櫖F今的英語教學評價,幾乎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教學評價過分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學習動機的啟發,以考試定輸贏,教學評價與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割裂開來,變得面目可憎。會考試但不會運用的大有人在,“啞巴英語”的出現讓人哭笑不得。

三、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實現供給側改革

1.結構性推進作業的質量建設,賦予作業教育性。

小學英語課堂實現教育供給側改革,勢必要將作業質量建設提上日程。為小學生書包減負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只有致作業質量的“富”,才能減作業數量的“負”。教師布置作業時,要提高作業質量,不能什么作業都布置,要精心選擇那些能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高質量作業安排學生完成。

不同的作業有不同的目的,針對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教師要在作業設計上有針對性地進行策略研究。預習作業主要用于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不宜過多,安排學生上新課之前瀏覽課文,在字典中查找自己不認識的單詞并標注出來即可;復習作業主要用于診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發現學習問題,教師可在每節課上抽出3~5分鐘的時間,對學生上次課所學單詞做一次簡單測試,這可以有效督促學生課下進行復習;課外作業形態應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不一定以書面作業形式進行,可以英語實踐活動的形式進行。

作業設計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師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科學布置學生作業,使英語課堂作業朝著合理化、教育化的方向發展。

2.教學評價要納入學生的元認知狀態,重點考察學習過程的效果與質量。

科學性是英語教學評價的內在尺度,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由外部評價的奴隸轉變為內部評價的主體,以服務學生英語發展水平,以促進學生學習水平與課堂教學為設計目標。

教師可有選擇地放棄考試評價,嘗試讓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英語學習小組,由學生互相監督彼此英語學習情況,評價重心需從成績內容偏移到實踐內容。定期安排學生小組進行英語實踐活動,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家長參與到教學評價當中,以擴大教育供給端??梢园才艑W生回家為父母演唱一首英文歌曲,由父母給予肯定評價,樹立學生和家長對英語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僅僅將學生考試成績作為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是片面的,傳統以考試成績定輸贏的評價形式與學生探究能力、創造能力發展是背道而馳的。小學生年紀還小,此階段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過程都是動態的、可塑的、個性化的。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在供給結構上存在千篇一律的問題,沒有充分關注到學生過程性發展需求,在評價標準、評價內容、評價方式上比較單一,缺少創新,導致學生普遍不重視過程學習,盲目扎在英語升學考試說明上?;诖?,教師有必要在評價體系方面加快形成豐富多元的供給結構,滿足學生成長與發展需要。

小學英語課堂引入供給側改革,必須在培養方式、考試評價、課程設置等方面細心研究,使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都有發揮和被開發潛能的機會,最終實現英語素質的全面提升,完成“啞巴英語”、“中國式英語”、“開口跪”等教學難題的完美蛻變。小學英語課堂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教師要進一步開發教學市場,不將目光局限在學校里,鼓勵家長和多元主體參與到教育供給端,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技能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英語課堂,推動小學英語教育的個性化發展,實現培養知識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猜你喜歡
現狀與問題小學英語課堂供給側改革
小學英語教師課堂即時評價效果調查研究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藝術之我見
英語課堂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實踐探索
高中外國小說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行政處罰制度之完善
小學英語課堂體態語運用初探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