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重心轉移,權力格局變了

2016-11-02 18:14李哲夫
南風窗 2016年20期
關鍵詞:經濟秩序霸主霸權

李哲夫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國際經濟發展的歷程,深刻地告訴我們,中心轉移遲早總會發生。

在研究國際關系的蕓蕓學者中,不能不提及羅伯特·吉爾平。這位曾先后擔任過普林斯頓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洛克菲勒基金會研究員、美國總統技術和經濟顧問團成員的當代西方著名國際政治經濟學家,多年來,孜孜不倦,潛心鉆研,寫下了《國際關系政治經濟學》、《全球政治經濟學—解讀國際經濟秩序》等多部著作。在這些著作中,他對近代以來一些典型的國際經濟政治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都有所吸取而又有所批判,從而形成他的一家之言。于九鼎中嘗其一臠,或可對我們認識當前的國際經濟秩序有所裨益。

市場與國家的矛盾是國際經濟關系的基本矛盾,是當代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一個主題。在吉爾平看來,對于國際經濟關系,“僅僅國家或市場都不是主要的,至關重要的是它們的相互作用、相互關系及其周而復始的變化?!?/p>

市場是一切以效率為轉移,國家則是將安全置于最高位置;市場遵循的是經濟規律,國家則考慮的主要是國家間的政治。因而,由市場而導致的全球性經濟及技術相互依存關系的發展,與由主權國家所構成的世界政治體系的持續分化的沖突,就成為形成和制約國際經濟秩序和政治秩序的最基本因素。

世界經濟中心區和外圍區的形成及其變動,是國際格局穩定和動蕩的深層動因。物之不平,物之性也。世界經濟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在市場力量的影響下,(國內或國際的)社會被改組為一個富有動力的中心和一個依附于中心的外圍兩部分。中心地區的主要特征是其具有更先進的技術及經濟發展水平;而外圍地區,起碼在最初階段,要依附于中心地區,……”這一中心和外圍的格局一旦確立,就會使建立在這一格局基礎上的國際經濟秩序相對穩定一個時期,包括國際分工、貿易網絡、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以及支配經濟活動的種種規則和制度,都會在這一時期持久地發揮作用。

然而,“春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總會起變化,“從長遠看,由于生產技術和發展過程的逐步擴散,新的中心將會在外圍地區形成,這些新興區域憑借自己的實力而一躍成為發展中心”,這就是中心轉移。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國際經濟發展的歷程,深刻地告訴我們,中心轉移遲早總會發生。近三個世紀以來,中心所在地在全球經濟活動的分布狀況就己發生了幾次大的變化,經濟重心最先是在地中海,接著是北大西洋,現在又開始向太平洋轉移。而每一次轉移,都將引起世界經濟政治秩序的深刻變動,引起世界權力格局的深刻變動,引起世界財富分配的深刻變動。今天,世界正處于這一轉移的過程中,因而許多國際事件和動態,都可以從這一轉移中找到動因。

霸權秩序是一把正負兼有的雙刃劍。吉爾平是基歐漢和金德爾伯格“霸權穩定論”的贊同者,他認為,在世界仍處于無政府狀態條件下,國際社會不能沒有霸權國的存在。由于現代主權國家首先是一部戰爭機器,是在國際關系激烈競爭情況下,為謀求國民生存和軍事安全的產物。如果沒有霸權國家提供有序的政治經濟環境,勢必難以避免頻頻發生弱肉強食的國家間戰爭,難以保證市場的擴大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出現與發展。一言以蔽之,“一個居霸權地位的自由國的存在,是世界市場經濟充分發展的必要條件(盡管不是全部條件)”。這些條件主要是:為國際市場供給必不可少的“公共產品”;為國際市場建立不可或缺的規則、制度和機制;為國際市場提供極為重要的安全環境。霸主國雖然不能不是一個實力超強的軍事大國,但其主要的影響力還是來自于經濟,從而才能掌握領導其他國家經濟的手段。霸主國的存在應當有益于市場制度的建設,應當有益于其他國家經濟的發展,這樣才能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接受。

但毫無疑義,霸主國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為本國民族主義目的服務,為自已的貨幣霸權、科技壟斷、意識形態歧視服務,特別是在霸主國實力相對衰落的情況下,它往往會從一個“慷慨的霸主變成掠奪的霸主”。因此,霸權秩序決不可能是一個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的秩序。只是吉爾平不愿多加批判而已。

猜你喜歡
經濟秩序霸主霸權
超越霸權中心主義——主權平等的第三世界歷史經驗
有效應對新數字時代意味著改變世界經濟秩序
挑戰海洋霸主
“量子霸權”之謎
海洋霸主
海上霸主I:太平洋之心
正義概念的所指霸權和能指反抗
從中國視角看未來世界經濟秩序
G20緣何比G7更能代表未來
會計造假的原因分析及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